哈尔滨铁路总工厂俱乐部史话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281号,有一座具有俄国风格的老建筑。它始建于1901年,原为东清铁路总工厂俱乐部也称“大白楼”。1928年,仿照坐落在南岗区的中东铁路俱乐部(今哈尔滨铁路博物馆),改为中东铁路总工厂俱乐部。
这栋百年老建筑有两个经典设计,一个是房顶上的古希腊“里拉”乐器雕塑,它是一个世界通用的乐徽。在哈尔滨的一些俄式建筑上是很少见的,这组雕像也是十分珍贵的。另一个就是剧场内的旋转舞台,这个舞台直径12米,钢结构,只要按动电钮,舞台就可旋转,以便改换舞台场景,当时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也是为数不多的。

铁路工厂俱乐部,当年主要是为总工厂一些俄籍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服务的娱乐场所,同时也对外开放。这里经常上演一些俄国歌剧、芭蕾舞剧,还举办舞会等。

1905年,俄国国内发生铁路工人大罢工,风潮波及到哈尔滨,总工厂俱乐部成为当时红色俄国工人活动地。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中东铁路中俄职工举行了四次全线工人大罢工。其中有关宣传、动员、代表会议等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原哈尔滨铁路总工厂俱乐部

1921年9月末,总工厂的中国工人,曾参加俄国职工联合会书记布尔巴在这里召开的“为了救济俄国国内的灾荒,俄国工人援助国内人民集金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 10月8日上午,总工厂俄国工人又一次在这里召开会议。中国工人推举柴好等人为代表出席会议,并把全厂中国工人募捐的赈灾款当场交给了大会。当时,会场爆发出长时间雷鸣般掌声。许多俄国工人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用俄语高呼;“俄中工人万岁!”“中俄工人是弟兄!”

1924年10月,中东铁路实行中苏两国共管后,中国工人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这里真正成为了中东铁路工人俱乐部。
在这里还曾出现一位远东地区的拳王,叫安德烈 . 西里亚耶夫,他祖籍是俄国人,1917年安德烈出生在中国。上世纪30年代初,工人俱乐部是拳击爱好者集结地,每年这里都举行“手套骑士”的比赛。由于安德烈打法灵活、反应机敏、摆拳有力,经常战胜对手,在哈尔滨业余拳手中名气很大。

老建筑房顶上的“里拉”乐徽

1933年,世界重量拳击冠军马克斯 . 格梅林格的前任教练,犹太人泽林格从德国来到哈尔滨。他观看了安德烈的比赛后,认为安德烈是一个极有发展潜力的拳击选手,于是就将安德烈收为自己麾下。

16岁的安德烈,在老师的指教下进步惊人,战胜了哈尔滨众多拳手,并将伪满洲国拳击冠军击败,从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拳王”。此后,老师泽林格带安德烈出征北京、天津、青岛、上海等地,又战胜了诸多选手,先后获得了“满洲”冠军、远东冠军、中国冠军称号和冠军金腰带。其后,他又远渡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参加比赛。在美国,他的实力和成绩引起了体育界的轰动。

在美国的挑战赛中,安德烈首先对排名世界第三的拳手,意大利籍美国人乔尼 . 法扎诺(外号公牛小子)发起了挑战。比赛时,在第三个回合中,乔尼就被安德烈一记重拳击伤,不得不退出了比赛。在现场观看比赛的排名世界第二的拳手,费莱迪 . 阿波斯托里见此状况,不得不高挂免战牌。安德烈最后一名对手就是当时的世界冠军奥尔科 . 萨依瓦多尔。在挑战世界拳王的比赛中,经过15个回合比赛,世界冠军稍占上风。在裁判宣布比赛结果后,安德烈却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老建筑的屋顶

安德烈被安葬在美国塞尔维亚墓地,碑文中写道;“这里长眠着年轻的拳击运动员安德烈留沙.希里亚耶夫。他悲哀地客死异乡,但朋友们是永远记住他的,1917年12月14日——1938年12月13日。”

1953年,中长铁路时期,改称哈尔滨铁路车辆厂文化宫。2007年,由哈尔滨铁路局正式移交给道里区政府,名为“道里区文化宫”。

 

王树元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曾在《人民铁道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铁道报》 、《哈尔滨党史》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联系方式:307174705@qq.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