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04] 哈尔滨工人阶级队伍的形成

编者按:1921-2021,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小舟起航。百年来峥嵘岁月,沧桑巨变,如今已成长为旷世巨舰,带领中国人民乘风破浪!百年大党,青春不减,风华正茂,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屹立东方!百年前的哈尔滨,群雄汇聚,风云际会。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几乎全都到过哈尔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艰苦创业,为中国未来前仆后继,艰难求索的过程。百年跋涉,百年凝思。在迎来建党百年之际,大话哈尔滨(imharbin.com)开设专栏,连载李忠义老师的长篇作品《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是为党献礼,也是回顾初心,不忘使命。祝福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快乐,我辈共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继续奋斗!

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

哈尔滨工人阶级队伍的形成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1914年到1918年期间,许多中国人从俄国和欧美各国的制粉商人手中购买了设备和制粉厂。1913年,收买俄国人歇杰斯火磨,改名泰益火磨;1915年,收买了俄国人地列金火磨,改名为双合盛火磨。从而,为中国民族工业又创造了机会,促使了哈尔滨的民族工业的逐渐崛起。

当年在哈尔滨除了面粉工业,酿酒工业居第二位。光建设酒厂就有12家,除了生产酒精,还制作伏特加。加上新开设的哈尔滨啤酒厂,雇佣的工人总共有2000多人。另外还有油坊十多家,除了几家蒸汽油坊,还有的工厂使用了内燃机,简直就是现代化粮油加工厂。

北满电器株式会社拥有员工200多人;徐志鹏开办的哈尔滨电气公司拥有工人600多名;1927年,又建成哈尔滨发电厂,并且购进摩电车,为全市提供交通服务。这一期间,光沙俄就先后开办了七家发电厂,全市的电业工人大约共有工人三千人左右。

从1911年到1925年哈尔滨航运企业已有十多家,哈尔滨轮船公司、戊通轮船公司、三江轮船公司等等,已经拥有航运工人2000多人。

1925年时,全市的印刷企业已达60多家,拥有印刷工人3000多人。纺织企业已有七八十家,拥有纺织工人五六千人。老巴夺烟草公司的工人已多达三千人左右。

此外还有皮革加工业、肉类加工业、肥皂制造业、玻璃制造业、火柴业等等。另外,除了许多工厂还开办了许多商店洋行。如秋林公司,除了经营百货还有农杂等物品。特别是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经营珠宝、金银、宝石洋行出现,有的还出售长短枪支和刀具之类。

总而言之,当时的哈尔滨随着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哈尔滨的现代产业工人的队伍也在急剧扩大。

但是,这些产业工人也毫不例外的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残酷的三重剥削和压迫。他们工作时间长、工资低、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甚至生命的安全也毫无保障。所以,哈尔滨的工人阶级自从诞生之日起,为了争取自身的最起码的生存权利,他们不断用怠工和破坏等方式,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封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之中。甚至有时为了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开展罢工斗争。特别是哈尔滨的中东铁路工人,他们与布尔什维克工作在一起,最早接受了马列主义,所以他们的罢工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所以也来得最迅猛。

原三十六棚总工厂旧址   图片@王树元  三十六棚中国工人抗俄斗争故事

象中东铁路建设局最早设计修建的就是哈尔滨地包和三十六棚总工厂,就是哈尔滨最早出现的大型企业。这两个工厂是铁路运营体系中关系重大的部门,所以,其中不仅工人人数众多,而且工人的素质也比一般工厂的工人高。

在中东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地包的火车头不仅运输各种筑路的材料和设备,而且还要注重日常的保养维修工作。同时,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物流工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临时机械总工厂要组装机车,制造和维修各种筑路设备。沙俄对这两个部门儿的建设和管理是特别重视的,往这两个部门儿调去了大批俄罗斯最优秀的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在选拔招收中国员工时,也是优中选优,严格筛选。

当时,哈尔滨地包有1500多名员工,其中半数是俄国人,三十六棚1300多名员工中有三分之二是俄国人。在这些俄国工人当中,就有许多布尔什维克。俄国十月革命前夕,远在异国他乡的布尔什维克,也和国内的布尔什维克一样,在列宁的领导下,积极的从事着革命的组织和宣传活动。这些布尔什维克组织,他们在与沙俄分子进行斗争的同时,把他们掌握的马列主义思想,开始向中东铁路的中国工人传播。他们经常向中国工人介绍俄国国内人民反对沙皇政府的革命斗争事迹,和分析当时哈尔滨的革命斗争情况,使中国工人初步懂得了一些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道理。他们还号召中俄工人团结起来,推翻俄国的沙俄残暴统治和中国的封建专制。当时,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工人开始逐渐受到影响。他们朴素的阶级觉悟被启蒙了。这样一来,他们开始逐渐受到马列主义的的熏陶,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

他们愿意跟着这些俄国人一起唱国际歌,一起参加活动,因为这些俄国人尊重他们,把他们当兄弟对待。有时候,他们还一起去同那些欺压工人的白俄工头做斗争。这些刚刚来自于农村的年轻工人,对这一切还都感到那么新鲜,对团结起来去斗争压迫者,感到那么兴奋;与俄国工人一起唱着富有色彩的国际歌,感到兴趣盎然。

那时候,早在1905年前后的哈尔滨地包和三十六棚地区,就不时地响起国际歌的歌声。

1905年11月,在哈尔滨的俄国工人成立了俄国民主工党哈尔滨工人团的组织。他们重要的活动基地就在哈尔滨临时机械总工厂哈尔滨的包,这两个部门都隶属中东铁路的机务处领导。

1984年,我采访过哈尔滨机务段的几个百岁老人,当他们慷慨激昂地跟我谈论当年的情景时,暮色的眼睛里还放射着光。他们说:当时有许多中国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组织,他们管他们叫国际党。

这些些老工人回忆说,当时地包的中国工人,大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血气方刚,就象一滴水融进了松花江一样,他们全副身心都投进了布尔什维克的怀抱。当时,争先恐后报名加入“国际党”的人有二、三百之多。有一些胆小怕事的也跟着跃跃欲试,但最后还是没有报名。当时报了名的也要等布尔什维克开会,讨论研究这个人的品质和表现再决定是否吸收。有一个河北献县姓钟的钳工,还被选进组织当了领导,专门负责中国工人的组织工作。中国工人有了自己的组织,腰杆儿硬了,他们再也不怕沙俄工头的欺负了。

地包的修车工人一般都是下班后,在大地包的俄国工人家里活动。跑车的(火车司机司炉),没有班儿的就跟着活动,有班儿的,就等他们回来给他们传达。平时,由书记宣讲革命理论,地包的书记叫伊凡诺维奇,工人都亲切地喊他伊凡。集会时伊凡给工人们讲:有一个德国人叫马克思,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这本书里告诉工人,要团结起来同剥削压迫工人的资本家作斗争。还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叫列宁,列宁在俄国就是按照马克思说的,正在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推翻沙皇的斗争。中国工人也要团结起来,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布尔什维克当中还有一个玛达姆(俄语妇女),名字叫达莎,她是地包布尔什维克组织的组织部长。她身体强壮,在火车头上当司炉。她特别善于做鼓动工作,每次大罢工前,她站在工人前面,讲述一番沙俄工头对工人的残忍和欺辱,工人们被她讲的热泪盈眶,都争抢着跟她走在罢工队伍的最前面。

李忠义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