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老建筑今昔

【著名大作家唐飙】

哈尔滨这座大气、洋气、灵气的城市,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卓尔不群的绰约风姿傲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在哈尔滨遗存的近五百余座历史建筑中,欧陆风情占了主基调。巴洛克风格、拜占庭风格、折衷主义风格、哥特式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中西合璧,大观泱泱。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将哈尔滨美誉为“东方莫斯科”,自然是实至名归了。

哈尔滨的建筑,不但从样式和内涵上有别于其他城市,单是建筑外表的颜色也吸人眼球。只要稍留意中国古建筑,不难发现,那些建筑几乎都是浅灰色的砖墙,以朴实凝重的色彩和独特的肌理,孕育着清水建筑特有表现力。而哈尔滨老建筑的颜色恰恰不同,独一无二的米黄色。如今这些建筑已经成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诗篇,正如大作家果戈里所言:“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了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

诚然哈尔滨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以其不同的方式向世人述说着哈尔滨建城之初的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景象,述说着中东铁路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述说着一百多年的日新月异,沧桑巨变。

[qq-video vids=r0948zligdk]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

可谓是我国最早开放并充满外域色彩的国际城市之一,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更是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由于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这里不但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还融合了中西经典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异国建筑文化艺术,常被人们冠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

1897年,一条俄国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的大动脉—中东铁路动工修建,以沙皇俄国为首,日、法、意、德、美、英等近40个国家近20万侨民聚居在哈,种族形形色色,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源源流入,与本埠佛教、道教等融会贯通,哈尔滨成了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心。

1899年,哈尔滨出现了第一座教堂。沙皇俄国建筑师仿照古都莫斯科面貌,用法国最新流行的艺术形式设计建筑,建造了驰名中外古典哥特式的圣·尼古拉东正大教堂。

从此,与法国同步的新艺术运动风潮席卷哈尔滨,沙俄对哈尔滨采用了和巴黎、莫斯科一样的城市规划思路,街道以圣·尼古拉大教堂为中心,蜘蛛网般向四面八方辐射。

东正教堂每年以一二座的建筑速度崛起,到1931年已达60余座,分布在城市传统空间的主轴线上,至今仍是哈尔滨的重要标志建筑与景观。由于数量和风格的优势,哈尔滨又被称为“教堂之城”。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冰城一些历史文化建筑的旧貌与新颜。

欣赏一下哈尔滨的老教堂等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建筑,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变成残疾了,有的新生了………

著名的中东铁路局旧址,现哈尔滨铁路局文革前后的照片。

您知道吗?1966拆毁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塔名的“中苏共同管理中国长春铁路纪念塔”。

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4月起,对中长铁路进行中苏共管。1952年12月,苏联无偿将中长铁路移交中国。

为纪念苏联和中国铁路工人共同战斗的友谊,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中长铁路管理局(现哈尔滨铁路局)门前,建一座“中苏共同管理中国长春铁路纪念塔”。

塔高14米,基座110平方米。塔正上方是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半身铜像,下方是两位中苏铁路职工握手的铜像。纪念塔的背面上左和上右方分别悬有铜质的中苏两国国徽,下方有铜铸的火车头模型。中长铁路纪念塔成为纪念中苏两国铁路工人友谊的象征。

可是,文革中的 1966年8月23日,中长铁路纪念塔在红卫兵愤怒声讨“苏修”的声浪中拆毁了。

1902年竣工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大楼,俗称”大石头房子”,当时哈尔滨最大的一栋办公楼。

由6栋相对独立的楼房,通过过街楼组成”日”字形群体。正楼3层,配楼2层,墙面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饰面,工艺精湛。

1904年投入使用的第一代哈尔滨火车站。

哈尔滨火车站始建于1898年,于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更为现名,是中东铁路历史建筑中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代表。

当时的火车站广场。

1932年伪满洲国扩建了哈尔滨火车站,树起建国纪念碑。

1945年苏军在哈站广场建立苏军烈士纪念碑。

1992年4月20日,哈尔滨站前广场工程开工,原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拆除,而留下的只有哈站主楼前半月形的环廊。

1960年拆除火车站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全部建成,直至1972年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来哈尔滨,这时中间部分才应急建起来。

1989年进行改建。

2015年进行改造。

2018年12月投入使用的最新一代哈尔滨火车站。

曲线型的墙墩、活泼的窗型、丰富的墙面装饰……这一次,哈站的整体建筑风格采用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化元素,细节处尽显生动奇异,整体望去又舒展大方,充分体现了哈尔滨作为“东方小巴黎”所具有的欧陆风情。

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现在是黑龙江省博物馆。

当年的哈军工主院区的大门(内称”一道门”),

如今大门周边的建筑都已面目全非, 所幸的是米黄色的大门依旧, 四根粗大的门柱上方, 金黄色的麦穗烘托着红色的八一军徽仍旧是当年的样子。

被剃了头的,原哈军工大门。

现在不知是谁家的门了,哈军工搬走以后,院里增加了数家单位。

位于南岗区西大直街的,当年沙俄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后称为哈尔滨铁路局教育处,哈尔滨铁路第六小学,哈尔滨铁路卫校现在为祖国医药研究所(省中医研究院)南岗门诊。

位于南岗区西大直街的哈工大附中,始建于1903年,中东铁路男子、女子商务学校。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于1906年竣工。

哈尔滨第一所音乐学校在此诞生。

100多年的木楼梯还这么坚固漂亮,原来楼梯下面是两根铁轨。

楼顶的尖儿也衰老了……

哈工大的前身中东铁路的中俄工业技术学校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公司街,后来为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以后是工大教学楼,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文革期间还是公司街商店,现在是哈工大博物馆。

这是最初的建筑,以后渐渐变胖了,两边不断的添建。

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捷克驻哈领事馆旧址,当年的院墙飞了,现为某单位的家属宿舍,1楼部分变为了商服。

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被保护成这个样,破败不堪,真是令人心酸和遗憾……

历尽120年沧桑的 秋林公司,经历了从私营到国营,又到私营的过程;从上市的辉煌,到ST,又到……;身高也从二层长为四层高。

1867年 俄国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在前苏联伊尔库斯克创建秋林公司,时为“托拉斯”企业。

1900年 在哈尔滨设立了分公司,即“秋林洋行”,是中国东北地区早期经济实力雄厚的外国工商联合企业。

先后由沙俄资本家、英国汇丰银行、日本商人、和前苏联政府经营,1953年10月有偿移交我国,建立了国营秋林公司,先后进行了4次扩建改造。改革开放以后又改制。

十九世纪初的秋林洋行是一幢了不起的宏伟建筑,虽在众多建筑艺术经典中她略显微不足道,但整体艺术造型具有典型的“巴罗克”风格,古朴优美,受到各界瞩目;店面的橱窗像一串璀璨的珍珠闪烁着它独有的风彩。

日俄战争后,随着清政府应准开放哈尔滨商埠,欧美列国资本家,银行家和宗教文化人氏纷至沓来。国际化的哈尔滨高消费阶层日益膨胀,于是秋林洋行突出了高档商品的经营,与欧美市场结成姻缘,风潮流行商品成为秋林洋行的主流。

位于南岗区邮政街与建设街街口的,升高了三层的历史文化建筑,为省财政厅办公楼。

伊维尔教堂和附属孤儿院

圣·伊维尔教堂

位于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原军官街)。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计师为德尼索夫。原为俄罗斯帝国外阿穆尔军区的军用东正教堂。砖混结构,教堂面积为555.8平方米,折衷主义风格,俄罗斯式建筑,希腊十字式格局。主入口位于西侧,对面有圣坛,上方有钟楼。

原有的大大小小葱头顶,在文革期间被毁。

1927年,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在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音等课程,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材。

沧桑的百年伊维尔教堂,经历了初建的精美绝伦、美丽辉煌,到文革中的破败不堪,又到今日的重生。

 

重生的伊维尔教堂。

 

 

【图片为重生前躲过周边的障碍拍摄的】

伊维尔教堂附属建筑“亚斯立”公共护养儿童会

孤儿院。这是处俄罗斯风格的平房,中间拱门上有隆起的山花。壁面上是大约1.7万块1.5厘米见方的彩色马赛克拼贴而成的镶嵌画,经历了百年的风霜雪雨,但画面历久弥新,色彩明鲜如昔。这样保存完好、工艺精湛的镶嵌画在国内也属珍品了。

马赛克镶嵌画下方书写着红色的希伯来文。这里就是1920年,在圣·伊维尔教堂西北角修建的名为“俄人之家”的孤儿院。

这是目前国内保存下来的较为罕见的近代彩色马赛克风俗镶嵌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

看与俄罗斯的教堂真是血脉相连。

位于文化公园的受到损害的两个历史文化建筑,何时能恢复原貌呢?

现在的保护状态很不到位,人们关注何时能保护好这两个历史文化建筑?是否符合条件可以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

位于哈尔滨文化公园的残疾的圣母升天教堂 &钟楼。

文革中把洋葱穹窿和十字架被除掉,只剩下了洋葱穹窿的底座。

大门和院墙也消失了……

圣母安息教堂的钟楼,乌克兰建筑风格,1922年建。钟楼原为外侨新墓地入口。这是一个独立的别致的钟楼,钟楼与教堂主体分离,且和谐成一体。

1928年又修建了西大门。

1908年9月建起一座祭祀教堂——圣母升天教堂,也称圣母安息教堂。现在文化公园内。

教堂是单层砖木结构,造型于众不同,别具匠心。教堂主体是近乎于正方体的高大建筑,教堂中央的大穹顶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前一后,彼此呼应,和谐而温馨,门廊和厅廊的廊柱古朴厚重,整个教堂的形态极具个性。按照西方宗教理念,逝者没有痛苦只有升天与上帝同在的欢乐,而这个教堂精心营造了一个家人和朋友与逝者温馨告别的美妙氛围。

圣母安息教堂,又译圣母升天教堂,亦称乌斯别斯卡亚教堂,位于哈尔滨新市街(现东大直街)俄侨新墓地。这座教堂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出资和教徒捐款修建,是东正教徒祭祀死者的教堂。

该教堂修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9月,砖木结构。教堂虽然规模不大,但造型别致小巧,呈方形,穹顶为钟楼。以严肃的白色墙面和简洁的外部轮廓,精致的装璜、恰当的比例、体现了强烈的形象和气氛。

教堂入口处上方的尖顶与大小不一的洋葱穹窿彼此呼应。

教堂入口处门廊廊柱、格窗华丽而古朴,玲珑而厚重。

文革中消失的……圣·尼古拉大教堂

坐落于南岗中心广场(今红博广场)的正中央,亦称中央寺院,俗称“喇嘛台”,教堂的设计方案在圣彼得堡完成,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教堂的设计者为东正教教会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由工程师雷特维夫主持修建。

?教堂于1899年10月13日举行奠基仪式,1900年春动工,当年12月17日竣工。它正门的圣母像和正殿东方外部的壁画,是俄国画家古尔希齐文克所作,庄严肃穆、富丽堂皇;而教堂内部的圣物、圣像及大钟则是从莫斯科运来的。

建成后的圣·尼古拉教堂成为当时南岗区乃至全城的标志性建筑。继尼古拉教堂之后,广场周围先后建造了莫斯科商店(今天的博物馆)、新哈尔滨旅店(今天的国际饭店)和波尔沃任斯基医院(今天的哈尔滨少年宫),共同形成良好的广场空间。至此,中心广场及教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

圣·尼古拉教堂是典型的井干式木结构建筑,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建筑色彩。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成为墙体,主入口处有双向室外木楼梯,覆以双坡顶篷,中部交叉成焰心状尖拱,拱心饰以精致的木刻花饰楼梯,栏杆及栏板同样饰以精美的雕刻;主入口上层为耸起的钟楼,四面透空,覆盖陡峭的四坡顶,正中穿插坡度稍缓的双坡屋顶,下悬一口大钟,两侧各悬挂几口小钟。正脊耸立三个并排而立的“洋葱头”顶,饱满圆润,形态优美。建筑正中耸起向内收缩的八面体鼓座,南北两侧次要入口上方穿插以双坡屋顶,山花板饰以精致的雕刻。八面体鼓座之上是一段略有放开的过渡结构,在此之上耸立高高的帐篷顶,在帐篷顶基部呈十字形穿插四个焰心形尖拱,与主入口上方的尖拱相呼应。在帐篷顶的端部又接一个小“洋葱头”顶,使屋顶的形态更加丰满,同时也起到了统一和协调其他几个“洋葱头”的作用,使整个建筑造型完美匀称。

圣·尼古拉教堂精确的比例、错落的形体、精美的装饰以及优雅的造型,昭示出其神圣的特质。

文革中,在红卫兵愤怒声讨中拆毁。

圣·索菲亚教堂

位于埠头区(今道里区)透笼街95号,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17日,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在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四年以后,人们又在木墙外部砌一层砖墙,从而形成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重建后的圣.索菲亚教堂深受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影响,典雅超俗,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为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教堂通高 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哈尔滨符拉季米尔神学院曾设在这里。

哈尔滨解放后,苏联政府将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1986年,教堂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辟建广场,并将教堂做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当年从霍尔瓦特大街望哈尔滨火车站左后为伊维尔教堂,右边为索菲亚教堂。

变成残疾的中央大街的商铺。

随着时间的增长,二楼也长高了一层。

在繁华的中央大街上,昔日哈尔滨万国储金会,

后为哈尔滨市教育局机关办公楼,现为商服。

位于哈尔滨的中心喇嘛台广场,今日博物馆广场,不知何时,商家又自称为红博广场,当年意大利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史称吉别洛-索科大楼。

该建筑经历了从意大利富商的私人豪宅,到意大利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到日本宪兵司令部,又到有电力食堂、仓库。

建筑特色也从辉煌,到受损害,又重生的过程。

吉别洛-索科大楼的栏杆很有特色,1920年建设时,门前的栏杆为木制的,后改用水泥浇注的,采用典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栏杆装饰的花卉植物造型形态自由简洁、舒展,极具艺术表现力,特别是对称的花饰及儿童头像浮雕,形态活泼可爱,不愧为建筑中之精品,是哈尔滨惟一被列为二类保护建筑的围栏,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作为历史文化建筑的精美的外墙护栏飞了……?

在和平路上还能看到她的仿造品。

位于道里区的尚志幼儿园的外墙仿造的护栏。

位于南岗区果戈里大街的,昔日敖连特电影院,后为和平电影院,现在是……?

始建于1908年,是晚清时期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5座影院之一。其建筑为典型的欧式风格。

有人考证他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迷惑!谁来解惑?】还有人说哈尔滨的亚细亚电影院,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还有说是………1908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

可是青岛水兵俱乐部,说是被认定的中国最早电影院。据介绍,2016年5月22日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召集,专家团到访此地进行研究论证,

最终论证,水兵俱乐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

今日已封门窗……

位于南岗区邮政街的,原哈尔滨第一齿科学校,后为哈尔滨铁路基层法院,现在是商铺。

拆不净的教堂残骸。

1930年代重建的圣母报喜教堂,是哈尔滨乃至远东地区一个建筑杰作,不过可惜,这也只能是曾经的建筑杰作了。它只能存在于回忆中了。

哈尔滨圣母报喜教堂原址

这是曾经的教堂的钟楼,拆不了,包在了哈尔滨建筑设计院的大板楼上面,成了今日友谊路上,这个土不土,洋不洋、不伦不类的建筑。

位于公司街78号,建成于1908年,为新艺术运动风格。老建筑历经沧桑,主体依然保持这百年前的外观,外墙皮已经斑驳脱落,但那种历史感令人肃然起敬。

1908年一栋新艺术运动风格摩登洋房在公司街落成,曾作为中东铁路会办公馆和铁路职员住宅,历经百年,风韵犹存。

令人遗憾的是,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的标识是不一致的,互相矛盾的。

建筑正面采用的三心拱券扁圆窗口,饰以凸凹几何线纹,洞口以夸张的尺度,重点突出曲纹凸凹花饰。檐口部位也与众不同,不采用镂空的女儿墙,而是将墙体直接通天,做成与墙垛贯通的装饰而结束,富有雕塑性。

楼顶则借用具有法国特色的方底穹隆突出轴线,使建筑造型变化多端。与之相配套的雨搭阳台、栏杆、立柱造型富于变化,比例搭配合理,既有实用性又突出了整座建筑的小巧别致。

同时,各层门窗口上下互不重复,室内外楼梯、阳台、檐口栏杆以及雨搭撑件,采用模仿植物形态的金属构件,增添了建筑的时代感,活泼生动,惹人注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因而这种建筑当时又被称作“摩登建筑”。

一个非常漂亮的历史文化建筑变胖了许多破坏了整体建筑风格,影响了建筑的结构。

又是把窗户扒成门,又添建那么多违章建筑。

本是历史建筑,又是不可移动文物,应该受到有关部门儿依法保护,真是不知怎么保护出这么多添建的建筑。

经常看到报纸上登载全市清理违章建筑,可是这里怎么成了一个避风港?

哈尔滨市南岗区下夹树街23号(住宅)建于1931年?还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市政府悬挂的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上的时间是让人费解的!

砖木结构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

当年的哈尔滨市Ⅱ类保护建筑。

经历了挂牌保护变成了今日的,又乱又破的哈尔滨市Ⅱ类保护建筑、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

百思不得其解!令人气愤!本来应该越保护越好,怎么能变成这个样了?怎么能依法保护到如此这般……!?为什么呢?

惨不忍睹?

多年来,大家能看到有绘画的、摄影的光顾,现在越来越少了。

1921年的哈尔滨契斯恰科夫茶庄艺术珍品。

哈尔滨契斯恰科夫茶庄旧址。位于今南岗区红军街124号,红军街与建筑街口南侧,曾为荷兰驻哈尔滨领事馆。现为夏富祥的

汇丰公司。

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1921年荷兰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旧址。现已被拆除。

儿童公园的火车站。儿童小火车绕公园一周,五六十年代是从北京站发往莫斯科站。以后,历史的原因把莫斯科站取消了,拆掉了。建成了哈尔滨。

西哈努克亲王来哈尔滨时,曾改成了金边站。

拆除莫斯科站后建立的哈尔滨站。

保护较好,外观变化不大的,几个建筑。

【鸣谢】部分文字介绍都来自网络,或改写,仅供参考。谢谢原作者,和历史老照片的作者。

子阳

喜欢随手拍,从花草树木,到抓拍美好瞬间的天空中变化莫测的白云、乌云、彩云、落日晚霞。 现在专心拍摄哈尔滨欧式特色的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喜欢用美篇编做摄影专辑,如中东铁路系列、冰城历史上的教堂寺庙、银行、学校等。希望给各位欣赏者,带来快乐和美的享受。希望各位亲多多指教。联系方式:13945082619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2020 哈尔滨 — 回到 1920

友谊路 · 滨江关监督公署旧址 “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 —— 突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在冰天雪地的时节造访过,也体验过这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