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瓦特夫人培养了王洛宾、李晋玮、李维渤、邓映易等音乐名家

【霍尔瓦特局长夫人】

卡米拉·阿里贝尔托乌娜·贝努阿-霍尔瓦特(Камилла Альбертовна Бенуа-Хорват,1878-1953),她出生于圣彼得堡声名显赫的艺术世家贝努阿家族。其父亲阿里贝尔特·尼古拉耶维奇·贝努阿(Альберт Николаевич Бенуа,1852-1936)院士是沙俄著名画家、建筑师、曾任教于圣彼得堡皇家艺术学院,是一位有着高度音乐修养的音乐鉴赏家和天才的钢琴即兴演奏者。其母亲玛丽亚·卡尔罗乌娜·肯特(Мария Карловна Кинд-Бенуа,1855-1909)是一位有着瑞士血统的杰出的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任教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1902年,霍尔瓦特夫人随赴任中东铁路局行政长官的丈夫德米特里·霍尔瓦特(Димитрия Леонидовича Хорват,1858-1937)抵哈埠。她非常热爱音乐艺术,在她的努力下,铁路员工对音乐的渴求得到了满足,音乐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俄侨亲朋经常聚集在一起演奏音乐,其中具有浓郁俄罗斯韵味的手风琴是最常用的乐器之一。同时,为了满足俄侨子弟学音乐的需求,艺术家在哈尔滨建立了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霍尔瓦特,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

霍尔瓦特(1859-1937),全名为狄米特里·列奥尼德维奇·霍尔瓦特。出生于俄国乌克兰的波尔塔瓦省克列明楚格市一个旧贵族家庭。

本名:狄米特里·列奥尼德维奇·霍尔瓦特

所处时代:19世纪初

出生地:俄国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克列明楚格

出生时间:1859年

去世时间:1937年

简介:

1878年于尼古拉耶夫斯克工程学校毕业后,被派到作战部队担任少尉。参加了俄土战争。1885年被派到中亚地区修筑外里海铁路,以后任中亚和乌苏里铁路局局长。因其妻母与沙俄皇后有亲属关系,受到重用。

1903年7月,中东铁路正式通车后,被沙皇任命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开始为上校军衔,后晋升为中将。

任职期间,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内建立民事行政机构,即实行所谓自治市制,1908年在哈尔滨成立了自治会和董事会。

1917年10月革命后,作为沙俄残余势力代表人物,成立”全俄临时政府”,自任”最高执政”。

在1920年3月,霍尔瓦特下野。

1920年11月聘为中东部特别委员会名誉副会长。他寓居北京,住在奥地利旧公使馆。

1937年病逝于北京。

霍尔瓦特以自己的官邸为中心,将今尚志公园(原香坊公园)一带开辟成霍尔瓦特庄园的一部分,在里面设立了气象站、游艺室、菜园、球场、滑冰场等,供自己和中东铁路要员休闲娱乐。

他的夫人以特殊身份在这里建立了“华俄栖息所”开展慈善活动,成为当时的佳话。

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拓荒者之一、俄侨声乐教师霍尔瓦特夫人培养出王洛宾、李晋玮、李维渤、邓映易等我国音乐名家。

1911年中东铁路俱乐部建立。模仿莫斯科大剧院风格,是中东铁路高级官员的娱乐集聚地。

位于中东铁路俱乐部的卡米亚俄式西餐厅,”卡米拉”取自于中东铁路局第一任局长霍尔瓦特夫人的名字。

1902年卡米拉随丈夫来到哈尔滨,开始组织慈善和各类俄侨文化艺术活动,1911年中东铁路俱乐部建成后,这里成了她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

【霍尔瓦特将军府】

香坊区卫生街上,有一幢华丽的俄罗斯风格黄白相间二层小楼,该楼曾被誉为哈尔滨的“白宫”。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只有院子里那两棵上百年的老榆树还静静地“站”在那里。这座百年老建筑,就是当年霍尔瓦特的官邸,人们称它为“白毛将军府”。

从1903年开始的17年里,作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的霍尔瓦特一直住在这幢小楼里。他的官邸是先期到达哈尔滨的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尤格维奇的住宅。

霍尔瓦特官邸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厅、警卫室、地道、厨房、餐厅、仓库等,是一座具有欧洲风格的俄式建筑,在上世纪初堪称一流建筑。

包括此官邸在内的霍尔瓦特庄园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庄园内驻扎着一个哥萨克中队,守卫霍尔瓦特及其官邸。

庄园里还有铁路专用线,霍尔瓦特有一列豪华列车,他每天乘坐此列车到中东铁路的办公大楼上班。因为霍尔瓦特是沙皇俄国派到哈尔滨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的,加上他长着大白胡子,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他为“白毛将军”。

【白毛将军府沿革】

从1903年开始的17年里,作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的霍尔瓦特一直住在这幢小楼里。他的官邸是先期到达哈尔滨的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尤格维奇的住宅。

1920年3月,中国政府收回中东铁路主权,霍尔瓦特下台,白毛将军府便由中国护路军收回并占用。

1932年2月,被日本关东军占用,成为军用物资储存地。

1946年哈尔滨解放,白毛将军府由政府收为国有,分给居民居住。

1951年,哈尔滨轴承厂在香坊建厂,白毛将军府遂被征用。

1972年改作哈轴幼儿园。

2004年,位于香坊区西南的哈轴家属区开始改造,为保护这座百年老建筑,按照当年白毛将军府———霍尔瓦特官邸的原貌,对该建筑及周边进行了恢复。

1920年,领导中东铁路局长达十七年之久的霍尔瓦特这样以后移居北京。他与其他俄侨租用了奥地利旧公使馆。
他妻子教人声乐和钢琴,他妻子有一个学生后来唱响了全中国——他就是文明华夏大地的西部歌王王洛宾。

1924年,霍尔瓦特在哈尔滨的府邸成了中国护路军某部,向他支付了租金。

1937年,霍尔瓦特因阑尾炎穿孔在北京病故,终年77岁。

1948年,70岁高龄的霍尔瓦特夫人结束了在华生涯,离开北京前往加拿大。她来时是一位风华正茂、风姿绰约的24岁贵族少妇,去时已是白发苍苍,年架古稀,却仍故国难归,异乡飘零。

1953年7月4日霍尔瓦特夫人以俄国侨民画家的身份终其一生,客死温哥华,享年75岁。究其一生,在俄国生活了24年,在加拿大生活了5年,在中国生活了46年…

1913年(民国二年)12月28日,王洛宾生于北京。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夏,其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荣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荣庭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1928年(民国十七年)6月,在国民政府陆军被服厂当职员的父亲因病去世。暑假,王荣庭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横道河子车站做列车连接工(摆小旗的)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跟塞克学弹“七弦琴”奇达尔(即“吉它”,此乐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译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

这时的王荣庭受到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和影响。同年秋,塞克十分欣赏王荣庭对音乐的执着、感悟与灵性。邀请王荣庭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北归》《离别情意》。年底,王荣庭为塞克的诗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词《在海的那边》谱曲。与此同时,王荣庭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

李晋玮

从1942年起,李维渤就先后师从俄籍教师霍尔瓦特夫人,美籍教师范天祥夫人,罗伯特·勃勒斯,阿瑟·克拉夫特学习声乐。1943年至1948年,他曾先后在北平联合圣乐团演出的清唱剧《弥赛亚》、《创世纪》以及燕京大学合唱团演出的清唱剧《弥赛亚》、《受难曲》、《伊利亚》中担任男低音独唱。1948年,他毕业于燕京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俄亥俄卫斯理大学音乐系专修声乐,1951年获音乐学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PiKappaLambda音乐荣誉学会和PhiMuAlpha音乐学会会员;同年进入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研究院学习,次年毕业,获音乐硕士学位。1953年回到中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李维勃活跃于艺术表演舞台。1953年归国后,即在中国中央歌剧院的前身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声乐教员兼独唱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在歌剧《茶花女》、《蝴蝶夫人》、《暴风雨》、《两个女红军》中担任主角,在音乐会中担任独唱。他此时的学生中,有中国早期的歌剧演员李光羲、魏秉哲、柳万雨等。1976年至1978年他曾被借调到上海音乐学院,魏松、毛惟钰等,是他此时所教的学生。1980年,他被调入中央音乐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声乐歌剧系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他还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英汉辞海》的编撰工作并担任编委。他的学生中,像李红深、刘克清、孙禹、袁晨野等,曾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其中的袁晨野,是第一位获得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声乐金奖的中国人。李维渤的很多学生,目前都活跃于国内外歌剧舞台,有的默默耕耘在中国声乐教育领域,正在为中国声乐艺术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邓映易

邓映易女士原籍安徽,1920年出生于北京;1938年毕业于北京贝满女中;同年考入辅仁大学社会系,194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其间同时就读于燕京大学,专修音乐;1945年到上海国立音专深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上海音乐工作团、北京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任女高音声部长和独唱演员13年,演出两千余场。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5年赴波兰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1963年由中央乐团调至山西大学任教。

鸣谢以上文字,来自网络改编。
希望各位多多指教,还原历史的真实状态。

【鸣谢】所有文字介绍都来自网络,或改写,仅供参考。谢谢原作者,和历史老照片的作者。

子阳

喜欢随手拍,从花草树木,到抓拍美好瞬间的天空中变化莫测的白云、乌云、彩云、落日晚霞。 现在专心拍摄哈尔滨欧式特色的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喜欢用美篇编做摄影专辑,如中东铁路系列、冰城历史上的教堂寺庙、银行、学校等。希望给各位欣赏者,带来快乐和美的享受。希望各位亲多多指教。联系方式:13945082619

相关推荐

南岗博物馆逸事

前言: 现如今作为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使用的这栋中东铁路时期建造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就其自身的价值来讲,已完全可 …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