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为人在哈尔滨创建党团组织的革命先驱李震瀛-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与哈尔滨15

按语:

闻名遐迩的移民之城哈尔滨,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诞生的时日起,就开始蒙受马列主义的影响,笼罩红色的光环了。当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云笼罩在中国神州大地上的时候,无数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经由哈尔滨去十月革命圣地,去追寻拯救中华民族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几乎全都到过哈尔滨。哈尔滨,对于他们而言,具有一种前瞻意义;而对于哈尔滨而言,在中国近代史上,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曾经留下过这些伟人的足迹,那么,这些历史事件的本身,就是哈尔滨的光荣和骄傲。

李震瀛

1922年底,李大钊派李震瀛和陈为人来哈尔滨宣传马列主义、进行筹建党团组织工作。

1923年3月, 李震瀛化名骆森、陈为人化名陈涛来到哈尔滨。他们进入哈尔滨《晨光》报社工作,以记者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哈尔滨《晨光报》当时是一家比较进步的报纸,是由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发起人韩跌声、于芳洲、张树屏等人创办,地址在道外北14道街。当他们到报社见到总编辑韩跌声,提出要到报社工作的要求时,韩跌声对他们说:“你们来我们欢迎,但是我们报社经费不足,不能给你们工资,我们这些人都是白尽义务。”李震瀛他俩都表示同意,并且谈得非常投机。因为他俩在北京、上海都办过报,而且文笔也都不错,况且还有群众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报社干的如鱼得水。从此他俩埋头苦干,夜以继日的工作,带动报社的其他人把报社办的更加出色了。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开展革命宣传,伺机发展党团组织。他们发表了许多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文章,尤其注重民生和群团组织的报道。 他们利用这个阵地,宣传反帝反封建军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中共三届一次中央执行文员会上,哈尔滨委员报告说:“哈尔滨《晨光》报的销量在哈埠已占第一位,五个月后可归我们主持。”由此可见,李震瀛、陈为人对控制哈尔滨《晨光报》是很有信心的。1923年9月,日本国内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灾情十分严重。陈为人写了一篇短评刊登在副刊《寸铁》栏目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掠夺,对国内罔顾人民死活的卑劣品质。文章发表后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日文报纸《哈尔滨日日新闻》攻击哈尔滨《晨光报》编辑人员是“暴烈分子”“有碍中日邦交”,从而引起了军阀政府的注意,警告报社,今后若再发生类似事件,定然查封。李震瀛、陈为人为了保住这个阵地,只好与韩跌声退出了哈尔滨《晨光报》。

1923年9月16日,李震瀛和陈为人委托韩铁声创办了哈尔滨通讯社,哈尔滨通讯社共有职员4人,韩铁声为社长、陈为人为编辑主任、李震瀛为通讯社新闻主任、吴春雷为丛刊主任他们还拟定了特约通讯员,有巴黎的谢振河、柏林的张松年、日本的周佛海、伦敦的李传曾、莫斯科的骆觉、北京的张克仁、上海的罗正宇、广州的张菊坡、汉口的李能主、湖南的李维汉、济南的王用章等。哈尔滨通讯社是共产党人在哈尔滨开设的第一家新闻通讯社。通讯社通过无线电台接收的日、俄、英文新闻稿,均由李震瀛等译成中文,再由李震瀛巧妙地加以改编,然后提供给本埠和外埠的报刊、电台发表。

李震瀛和陈为人在哈尔滨期间,以记者、教员职业为掩护,积极开展党团工作,先后发展了汪洁曼(教员)、李铁钧(教员)、马新吾(铁路工人)、陈毅可(地方审判厅翻译)、刘天佑(教员)等5人入团。为此,李震瀛和陈为人于1923年7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10月,李震瀛和陈为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共哈尔滨组(也称中共哈尔滨独立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李震瀛和陈为人以通讯社为据点,吸引和团结一批进步青年,建立了党团组织,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不久,李震瀛和陈为人委托韩铁声出面通过关系向官厅备案,于1923年11月23日在道里外国二道街7号创办了哈尔滨青年学院。李震瀛白天为通讯社采访编稿,晚间在哈尔滨青年学院授课,帮助青年提高文化水准,同时,进行革命思想宣传教育,培养了一批青年运动的骨干力量。

李震瀛在他的《东三省实况分析》的报告中说:“东三省是文化落后的地方,教育是落后的,在奉天全省的行政上看,差不多每县都有中学师范的设置,不过程度尚差,听着朋友说,奉天省城有个小学办得很好,杜威曾来参观,说是中国的第一小学。这样看,奉天或者能讲到教育,到吉林全省,学校就有数几个了。至于哈尔滨中国人的教育就更悲惨了。全是中等学校二所,都是私立的,共有学生200人。最近铁路方面,由华工在沿线设立了五六个小学,可算是北满教育了。”由此可知,李震瀛、陈为人委托韩铁声出面通过关系向官厅备案,创办青年学院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李振瀛、陈为人开办青年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个阵地开展革命活动,培养教育进步青年,为发展壮大党团组织创造条件。李震瀛还拟定了《东三省哈尔滨青年学院院章》,共23条。院章规定,招收学员“不分男女、国籍,以人品端洁为合格”,学院“以研究学术,交换知识,宣传文化,改善社会为宗旨”。学院设“政治经济组、文学组、哲学组、社会学组、实业组”。此外还开设了俄文班、英文班、法律班,授课教师分别由李震瀛、陈为人、韩跌声、彭守朴等人担任。

李震瀛在授课时,经常借机宣传革命思想,启发青年的觉悟。在讲社会科学理论时,由浅入深地介绍马克思列宁的学说,介绍十月革命的经验。由于讲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使一些青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前来参加学习的人数逐渐增多。

李震瀛、陈为人在办青年学院的同时,又要兼办通讯社,还要做好党团组织的发展工作。他们的工作十分繁忙,白天奔波于工厂、学校、机关采访,翻译新闻稿件,晚上还要到青年学院讲课。李震瀛他们开办的青年学院卓有成效,受到哈尔滨市各大报纸的重视,台北《国际协报》聘为专门撰写言论文章的主笔。此间,他在《国际协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1923年12月13日,《国际协报》曾刊登了《骆森(警寅)启事》和他以警寅署名的一篇社论《我们要努力反抗第二次华会作战》。文章指出,两次华盛顿会议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分赃”和“阴谋协调的掠夺”会议,来“宣告中国的死亡”。

李震瀛和陈为人在哈尔滨期间,以记者、教员职业作掩护,积极开展党团工作。先后发展了汪洁曼(教员)、李铁钧(教员)、马新吾(铁路工人)、陈毅可(地方审判厅翻译)、刘天佑(教员)5人入团。1923年7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成立。10月中共哈尔滨组(也称中共哈尔滨独立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由于李震瀛和陈为人频繁活跃在哈尔滨青年学院,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他们以严防“赤化”为由,加紧了对青年学院的监视。东省特别区警察管理处还派警察到青年学院以学习为名,进行侦查和捣乱,致使有的学生不敢来上课。加上李震瀛和陈为人与《晨光报》一些人出现矛盾,到12月下旬更进一步激化。1923年12月28日,彭守朴给林育南、恽代英的信中说:“哈尔滨因陈、李二人与晨光报发生恶感,激起反动匿名向奉吉两当局告案,连及弟等。一星期来,哈埠同仁欲静以待动,不意情势渐恶。为前途设想,同仁等不得不暂时停止一切工作。”无奈之下,为了李震瀛和陈为人的安全,1923年12月底,李震瀛等离哈返沪。

李震瀛和陈为人在哈尔滨尽管只有9个月的时间,从哈尔滨没有团员发展到5名团员,并建立了团支部组织;从没有党员和党的组织到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发展了2名党员。他们在哈尔滨播下的革命火种以燎原之势,迅速燃遍了东北大地。

李震瀛,原名李宝森,1900年8月生于天津。早年就读于南开中学,与周恩来等组织进步活动。1913年,李震瀛考入天津南开中学。李震瀛会说英语、俄语1919年,他参加了五四运动。1919年7月,19岁的李震瀛与同学李学珍结婚。1919年9月16日,李霅瀛、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等20多位青年学生创建了觉悟社。他们采用50个号码,通过抓阄确定每个人的໣号,比如1号邓颖超化名逸豪,5号周恩来化名伍豪,13号郭隆真化名石珊,25号刘清扬匒ᐍ念吾,28号李震瀛化名念八。觉悟社在天津开展了抵制日货的活动。由于天津警察厅长木以德镇压学生运动,李震瀛乃于1919年11月离家外出,同新婚妻子分别,直到0932年才夫妻重逢。

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于兰渚等率南开大学、北洋大学、中西女学校等18所学校的学生在东马路办游行大会。周恩来、于兰渚、郭隆真、张若茗、李震瀛等20多位学生代表被捕。同年7月17日,周恩来、李震瀛等21人获释。8月初,觉悟社在天津法租界召开了14位社员参加的年会,会期三天。他是觉悟社的创建者之一。

1921年夏,李震瀛奉李大钊之命到上海负责编辑中国共产党组织创办的首个刊物《劳动界》。1921年秋,李震瀛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负责人,在铁路开展工人运动。同年11月,李震瀛受劳动组合书记部派遣来河南领导陇海铁路罢工,在罢工中,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和路局进行谈判。罢工胜利后,他到洛阳,与罢工领导人游天洋共同处理罢工后的善后事宜、党和工会的组建工作。在他和罗章龙等人的领导下,陇海路郑州站等大站都建立了党和工会组织,并于1月5日成立陇海铁路总工会。

1922年初,他作为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负责人到安阳站组建安阳铁路工人俱乐部,并领导了铁路工人运动。1922年4月,他回郑州任郑州铁路工会秘书,并指派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学生贺道培到安阳继续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7月,李震瀛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其“中共二大”代表的身份一直存有争议。1922年8月,他担任京汉铁路总工会秘书长,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2年下半年,李震瀛被派往郑州,以京汉铁路为主,兼管陇海路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京汉铁路河南境内的各大车站先后建立俱乐部,同时积极筹备组建京汉铁路总工会。1922年8月底,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上海迁往北京,李震瀛也随之来到北京,不久被派往郑州,领导京汉铁路工人运动,担任京汉铁路总工会秘书长。1922年12月,他发展戴清屏、解长喜、姚作堂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立了安阳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小组——中共安阳县党小组。

1923年1月,赴洛阳与吴佩孚谈判关于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他是五人代表之一。2月1日,在郑州普乐园成立总工会时,他以总工会秘书身份领导大罢工。在“二七惨案”前夕,他以京汉铁路总工会全权代表的身份,与湖北督军肖耀南、参谋长张厚生在江岸进行谈判。“二七惨案”后,李震瀛回郑州时被捕,不久获释。

1923年2月4日,他参与组织郑州二七大罢工。大罢工失败后,他被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到哈尔滨、大连、天津、保定等地领导工人运动并负责建党。

1923年底,他以记者身份来大连,访问“满铁”沙河口工厂华人工学会、大连中华青年会等爱国进步团体,接触了中华青年会会长傅立鱼,并同工学会长傅景阳、中华青年会干事杨志云、《泰东日报》社工人赵悟尘等进步青年深入交谈,广泛了解大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工人运动情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指导进步青年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1924年1月12日,他将杨志云带回上海,介绍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月末,他受党中央派遣再次来大连开展工作,以中华三一学校英语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在关向应协助下,先后创办《民国日报》、整顿沙河口工厂华人工学会、组织印刷界职工成立大连印刷职工联合会,介绍关向应、赵悟尘等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团小组。1924年5月,他将关向应带回上海参加革命。不久,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派遣,再次到大连,以英语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4月下旬回到上海,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第52—54期发表题为《东三省实情分析》一文,介绍了东北地区民众、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1924年夏,大连的党、团组织成立后,他们二人又赴南满,帮助傅景阳、杨志云推动工作。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李震瀛受党派遣再次到河南恢复和领导工运工作。1924年末,李震瀛到郑州,负责陇海、京汉铁路工运工作,全面负责河南省总工会筹备工作。

1925年9月18日,河南省总工会成立。李震瀛在成立大会上宣读了贺词。同年10月,中共豫陕区委成立,李震瀛当选区委委员兼任河南省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的领导工作。

1926年初,李震瀛到上海,在上海总工会工作,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1927年4月7日到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李震瀛、毛泽东、陈潭秋、陆沉、黄平、袁达时、林育南、吴陨铭等11人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27年春夏之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件,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及群众。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参加会议者为当时在武汉的中共中央委员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等22人,候补中央委员毛泽东、李震瀛、陆沉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1927年10月中旬,李震瀛和向忠发率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庆祝十月革命10周年活动,担任代表团主席团秘书职务。之后,他与向忠发、江浩3人前往德国、比利时出席反对帝国主义大同盟理事会扩大会议。

1928年2月,李震瀛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全会,并获得斯大林、布哈林接见,同时与向忠发组成中共代表团,出嘭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间,参与了由联共(布)代表团斯大林、布哈林和中共代表团共同提出嚄《关亊中国问题的决议案》起草工作。接着与苏兆征、邓中夏等组成中国工人代表团,出席了在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䜊,李震瀛任代表团主席团秘书长。1928年5月回到上海。

1929年11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会组织部长。

1930年8月,中共长江局总行动委员会成立,李震瀛当选为委员兼任中共武汉市市委委员。

1931年1月,李震瀛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兠会。会议✟间,参加了以罗章龙为首的“反对四中全会代表团”的会议,并被派往香港进行分裂党的活动,遭到中共广东省᧔⚄拒绝。1931年7月,李霅瀛因䰺反对王明的左倾路线,参与了罗章龙等反对王明的斗争,另立党中央的活动,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1931年夏天,李震瀛在上海被逮捕,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没有出卖组织。1931年11月,因证据不足,李震瀛被释放出狱,但同党组织失去联系,此后长期乞讨。他由于在狱中遭受酷刑折磨,受伤很重。一路乞讨,经过两年时间,于1932年12月18日夜间,终于回到天津家中,见到了分别已13年的妻子李学珍。当时李震瀛因遭狱中酷刑而伤势很重,休养了一段时间仍未好转,只好先回家休养。12月19日,李震瀛的妹妹李宝祯帮李学珍将李震瀛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其肋骨已因骨折长期未获治疗从而发炎化脓,需赶紧做手术。但李震瀛的母亲和妻子一直无正式工作,生活全靠在医院当助产士的李宝祯勉强维持,无钱给李震瀛做手术,只能靠一些消炎药维持。经过三年时间的调养,李震瀛的身体稍微恢复,便到元隆绸缎庄胡一爷的家教馆给学生做英语补习。半年之后,李震瀛转到元隆柜上办业务。后来,据说因为劳累过度旧病复发。因为无钱住院医治,于1938年5月7日,病逝家中,享年38岁。

新中国成立后,李学珍和妹妹李宝祯联络到当年的中共地下党员李散人希望他向中央反映一下李震瀛的死亡情景以及其家属的困难情况。1952年夏,李散人致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介绍了李震瀛生命的最后岁月及其家人的生活情况,提出杊震瀛应当属于革䑽惈士,媔对ᅶ家人的焟活䲈以照顾。195#年3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收到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来函称,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巨赞、天津地下党员李散人先后致信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格平,要求对李震瀛的家属应当予以照顾,并提出李震瀛应当属于革命烈士的问题。附件内李散人的原函介绍了李震瀛的最后岁月。不久,天津市人民政府请李宝祯、李散人来到市政府面商办法。李震瀛的家属获得了照顾。这个消息,无疑对于了解李震瀛当年在党内的地位和他的革命经历,以及知道他与陈为人在哈尔滨创建党团组织的光辉业绩的人们,从心理上给予了一定的慰藉。

李忠义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