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遗存唯一诗作的秀才革命家何叔衡-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与哈尔滨11

按语:

闻名遐迩的移民之城哈尔滨,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诞生的时日起,就开始蒙受马列主义的影响,笼罩红色的光环了。当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云笼罩在中国神州大地上的时候,无数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经由哈尔滨去十月革命圣地,去追寻拯救中华民族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几乎全都到过哈尔滨。哈尔滨,对于他们而言,具有一种前瞻意义;而对于哈尔滨而言,在中国近代史上,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曾经留下过这些伟人的足迹,那么,这些历史事件的本身,就是哈尔滨的光荣和骄傲。

第十一篇 在哈尔滨遗存唯一诗作的秀才革命家何叔衡

革命烈士何叔衡是湖南宁乡县人,出生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18岁就考中了秀才。1912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相识,并因志同道合结为好友。1918年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曾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1927年马日事变后,在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过他这个时期的工作,说“叔衡办事,可当大局”,还说“何胡子是一头牛”。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

何叔衡

何叔衡本是清末的秀才,他一生所写的诗,照理应该是不计其数,然而却是毫无遗存。显而易见当时的白色恐怖,以及他将全副身心都投入到革命的忙碌之中。解放后革命诗人萧三在主编«革命烈士诗抄»时,费尽周折才找到一首,再去如何努力,也是仅此唯一。这首无题诗就是何叔衡在1928年去苏联学习,和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途经哈尔滨时,在哈尔滨县委设立在现在道里区红专街的秘密接待站写的。

那首诗是这样写的:“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用白话诗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身上的征衣还夹杂着酒痕,远游的地方实在是令人兴奋。我这辈子注定是一个不顾家的人,风雨中即将登上出国的游轮。

本来,当时何叔衡在哈尔滨仅仅逗留了几天,而且又要去考察哈尔滨的社会状况,紧张忙碌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他的这首诗,是借用宋朝大诗人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一诗所作。陆游诗曰:“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的这首诗是北宋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自汉中赴成都上任途中,路经剑门关时所作。当时由于朝廷的腐败,陆游的改革政治、抗金复宋的思想被朝廷所非议,而被放逐四川。地势雄伟、物产丰富、民俗豪壮的四川激起了他新的希望。陆游诗中的“消魂”,是令人神往和使人眷恋的意思。显而易见,何叔衡借改陆游的这首诗,具有与当年陆游相似的思想和感情。马上就要离开被帝国主义摧残的千疮百孔的中国,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去学习,对于这个革命的秀才何叔衡来说,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要知道,那时候辗转几千里来到哈尔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从这首借改诗中可以看出,来到哈尔滨的何叔衡,满怀激动的心情还是没有平静。同时,忧国忧民之心也跃然纸上。

何叔衡一行是1928年的夏天到达哈尔滨的,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云,笼罩着中国神州大地的时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哈尔滨,更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当做一块肥肉,争相瓜分吞噬的殖民地。但是,当时的哈尔滨,也是一个与南方其它城市截然不同的地方,因为哈尔滨临近苏联,而且中东铁路的产业工人,与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并肩工作共同劳动,最早接受了马列主义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大都是在哈尔滨第一次听到国际歌,在哈尔滨闻到了“共产党的空气”。对于何叔衡来说也不例外,他在哈尔滨看到的异国情调让他好奇,他在哈尔滨所感受到的革命气氛,也让他感到激动和兴奋。

1930年10月,何叔衡从苏联回到上海,他的两个女儿和女婿都被捕了,通过组织做营救,只有大女婿被杀害。两个女儿获释以后,他教育和安慰她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他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不应该死在病床上,一定要死在大马路上。”何叔衡还要求她们要抱定舍身忘家的决心,继续做好党的工作。他在家信中说:“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我也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子孙的。”何叔衡光辉的革命品质,由此可见一斑。

1934年红军长征,他与瞿秋白等留中央苏区领导开展隐蔽斗争。次年初,党组织决定由省政治保卫局抽调90多人护送他与瞿秋白等转移上海,结果途中遭遇国民党保安团。为使同志们脱险突围,已经身负重伤的何叔衡,摆脱了警卫员的搀扶,毅然跳下悬崖,英勇牺牲。

1963年,在福建长汀何叔衡牺牲的山头上,竖立了一座3米多高的大理石石碑,上面刻着时任国家内务部长谢觉哉的亲笔楷书:何叔衡同志死难处。

谢觉哉在1945年,还为悼念何叔衡逝世十周年写了一首题为“何叔衡沙场捐躯”的诗,诗中写道:“叔衡才调质且华,独辟蹊径无纤叚,临危一剑无返顾,衣冠何日弄梅花?”谢觉哉的这首七言绝句,是对秀才革命家何叔衡非常准确的评价。

李忠义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