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路事件始末

“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诱迫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于19世纪末开始修筑的一条铁路。

1924年5月1日,张作霖公开宣称,所有北京订立关于东三省、蒙古、热河、察哈尔之条约,未得本司令允许,概不承认。为此,苏联政府于同年9月同东北当局签订了《奉俄协定》该协定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俄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内容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把铁路使用权从沙俄规定的80年缩短为60年。

1927年,蒋介石公开暴露了他反苏、反共的面目。张学良易帜后,蒋介石鼓动其在东北挑起中苏冲突,从而转移国内视线。

1929年5月27日,东北当局强行搜查了苏联驻哈尔滨使馆,为强行接收中东铁路制造借口。于是,东省特警处悍然逮捕了中东铁路沿线各站、“三十六棚”地区各工厂职工联合会、苏联商船局、远东煤油局等负责人39人。

7月14日,苏联外交部向张学良发出通牒,要求恢复中东铁路原状,释放苏方人员,举行正式会谈,解决一切纠纷。张学良对此没有理睬,18日,苏联政府再次通牒,声明召回驻华使领,断绝中东铁路。

此时,蒋介石为了反苏,支持张学良与苏联的武力行为,于7月24日通电全国各省市及军队。蒋介石还发表通电:“除一致讨俄以外无出路”,要求“举国一致,共同御侮”,“诸将士同心同德,势贯废除不平等条约之目的”。

8月6日,苏联成立特别远东军。此后,双方不断发生武装冲突。8月15日,张学良发布动员令,出兵6万(后又增至10万)向中苏边界集结,18日蒋介石派代表协助张学良讨俄军事。张学良在答记者时说:“对俄战事,兵力充足,无劳中央军必要但望在军火弹药上予以接济。”然而,张学良哪知道,与他较量的苏军兵力有3个步兵师、一个骑兵旅还有蒙古骑兵营,总兵力4万余众,并装备了飞机、大炮、战舰和MC一型坦克。

9月25日,苏联照会中国政府,要求停止“地方政权的犯罪性活动,如果招致严重后果,揩由中方负责”。南京政府对苏联的警告置若罔闻。

1929年10月12日,中苏之间爆发了同江战役,随后苏军占领了满洲里、海拉尔,东北军死伤及被俘人员9000余名。旅长韩光第、团长林选青等重要军官阵亡,还有300多军官被俘虏。张学良面对如此惨败,不顾南京政府的阻挠,迅速决定派代表同苏联和平谈判。

1929年12月22日,张学良派蔡运生在伯力与苏联签署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这份议定书是一份新的不平等条约。中东铁路恢复了7月10日以前的原状,双方尊重1924年《中俄协定》和《奉俄协定》的共同管理原则。“中东路事件”以中方的完败告终,一场中苏边境之冲突,从此宣告结束。

图1为韩光第旅长

1

图2为张学良

2

图3为1929年11月17日苏远东军在西部战场发起进攻

3

王树元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曾在《人民铁道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铁道报》 、《哈尔滨党史》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联系方式:307174705@qq.com

相关推荐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2 条评论

  1. 对外收回国权,对内实行统一,其着眼点就是国民运动。——《哈尔滨的城市规划1898-1945》(越沢明)

    • 长河

      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东北军做这样的一件事,算得上是民族英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