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不是沙俄的殖民地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殖民地”条中说:“殖民地是指遭受外来的资本主义强国侵略、丧失了主权和独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完全由资本主义强国统治和支配的地区。”

而哈尔滨,无论是在中东铁路修建之前还是之后,都归属吉林省双城厅管辖。铁路附属区,不过是在哈尔滨这座城市内划给铁路的用地而已。首先要说,不管铁路附属区内发生了什么情况,都影响不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主权性质。况且,附属区内自从1898年至1920年期间,任由中东铁路当局如何折腾,它自始至终依然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尽管沙俄在中国东北“借地筑路”,其狼子野心就是连接它在国内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东北寻找一个出海口,以抗衡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远东霸权。同时妄图实现它的“黄色俄罗斯计划”,变中国东北成为它的殖民地。然而,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妙演变,和中国以及哈尔滨人民的抗俄斗争,哈尔滨不仅没有成为沙俄的殖民地,反而在中国东北边陲诞生了一座美丽的移民城市。

1、中东铁路的性质

①1896年6月3日,李鸿章与沙俄政府代表罗拔诺夫在莫斯科签订的《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由此观之,条约的宗旨不言而喻。条约的第一款内容明白写道:“日本如侵占俄国东亚或中国、朝鲜领土,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第六款清楚说明:“本条约自铁路合同批准日起,有效期十五年。”

②1896年9月2日, 清政府驻俄、德公使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签订了《华俄道胜银行合同》。规定俄国对拟建中的东清铁路,委派华俄道胜银行承办,铁路股票名义上属中俄两国商民,中国出资500万两白银入股,与华俄道胜银行合伙来经营。

③1896年9月8日,中国驻俄、驻德公使许景澄与俄政府代表维特、罗拔诺夫、道胜银行代表乌笃斯基及罗修登,在柏林签订《华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简称《中东铁路合同》),全文十二条。其中有:“成立东省铁路公司、股票只准许中国商人购买、俄国货物经此铁路运入中国者,按原税额的三分之二缴纳”等内容。《中东铁路合同》,更进一步强调了中东铁路由中俄两国共同修建的性质。

通过以上三个条约不难看出,沙皇和满清政府各怀心腹事。清政府对于沙皇政府的“借地筑路”进退维谷,凭借“以俄制日”的愿望勉为其难。而沙俄政府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妄图蒙混过关,以期达到霸占中国东北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条约签订之后,中方任命许景澄为中东铁路公司总经理。但是,自1900年许景澄被慈禧太后处死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东铁路中方领导一直空缺。中东铁路名为“中俄合办”,实际上为俄国一方所控制。但是从法理上,中国政府对中东铁路是拥有不可否认的权利的:中国政府最初以500万两库银入股,中国政府是建造、经营中东铁路的华俄道胜银行的股东。另外还规定80年期满后,所有铁路及铁路一切产业全归中国政府所有。还规定从通车之日起36年后,中国政府有权给价收回等。条约里的这些条款,都为日后中国政府收回中东铁路提供了法律依据。

2、中东铁路附属地

随着中东铁路建设的需要,不断扩大征用土地,在很短时间内就强征土地124 728亩,仅从香坊到江沿一带就征用土地65 400亩,并把哈尔滨划分为老哈尔滨(今西香坊)、新市街(今南岗一部分)、埠头(今道里区一部分)、马家沟(今南岗一部分)、兵团村(今西大桥一带)、卫戌医院村(今王兆屯车站一带)、桥头村(今道外八区)和阿列克耶夫村(今铁路印刷厂一带)等8个区,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属沙俄势力范围。

1898年6月18日,双城堡协领衙门接到将军衙门的通知:“奉命批准铁路公司在阿什河口松花江沿岸(哈尔滨九站一带)、秦家岗一部分,加上西香坊一带,购买7.8平方公里土地,用于盖总车站、车厂和铁路人员住宅等。”

《中东铁路合同》中规定:“凡建造经理防护铁路和铁路附近开采砂石等项所需之地,原是官地者由中国政府无偿给与,凡该公司地段一概不纳地税,由该公司一手经理。”所以,修建铁路所用的地方属于正常给予的拨地,既不是租借,也不是占有,更不属于殖民地。

据《中东铁路公司成立25年来商务精英概况》一书中说:“1903年哈尔滨中东铁路附属区内的人口,已经达到7万人。”《沙俄对哈尔滨一带的经济掠夺》一书中说:“1902年哈尔滨有俄国居民12 000人,不包括军队和铁路员工。”《铁路工商指南》书中说:“1912年哈尔滨有俄国人43 091人,占当时哈尔滨总人口的 63.7‰。”据薛连举著《哈尔滨人口变迁》书中记载: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俄国侨民的人数1920年骤然增长到13万多人,到1922年又增长到15.5万人。再加上28个国家和民族各种身份的侨民,十几万人集聚在7.8平方公里的附属地内,中东铁路附属地,几乎就成为了一个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移民大家园。

通过当时有关哈尔滨和中东铁路附属地的人口统计,充分说明附属地内绝大部分是俄国人和外侨,只有一部分中东铁路的员工和有钱的商人是中国人。附属地内的中国工人在布尔什维克的影响下,不仅不接受它的管理,而且还经常的发动罢工,跟铁路当局进行激烈的斗争。当然,附属地的外国侨民更不会接受沙俄的殖民统治了。沙俄铁路当局虽然在附属区内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手段,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中东铁路的附属区都不是沙俄的殖民地,也根本不会成为沙俄的殖民地。

关于中东铁路管理局附属地部分,1907年将马家沟、香坊、偏脸子、八区、顾乡屯\正阳河、江北船坞划为中东铁路管理局民政处直辖,1921年2月,中东铁路路权收回后,成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1926年改称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属哈尔滨市。

3、哈尔滨自治公议会

1907年7月,中东铁路管理局成立了民政处,并组成了哈尔滨自治公议会。规定哈尔滨自治公议会额定议员6 0名,成员由附属区内的移民组成。其中还有布尔什维克的社会民主工党哈尔滨团的成员。董事会为执行机关,额定董事5人,并将西香坊、道里、南岗各一部分共约7.8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自治市。这部分土地开发、市政建设、工商业管理、文化教育等事宜均归哈尔滨市自治公议会治理。 1908年3月,在地亩处处长戈伦勃切夫斯基的操纵下,举行了哈尔滨市自治公议会议员选举,选出了40名议员,两名候补议员。俄国人在哈尔滨搞的“自治”活动引起了中国人民和清政府的抵制和反对,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和奉天、吉林、黑龙江巡抚以及滨江关道道台杜学瀛等都指出,“此举与中国主权关系极大”。庆亲王也代表清政府外务部照会驻华俄使蹼科第,声明“东清铁路系属商业…… ,无管理地方之权”,“原拟自治章程中国万难允任,应即撤销。哈尔滨华商对该公议会也群起反对,拒绝向自治公议会纳捐。

1909年5月10日,清政府外务部尚书兼会办大臣梁敦彦与俄驻华公使廓索维慈终于在北京签订了一个《东省铁路界内公议会大纲》。该大纲第一条规定:“沿铁路两侧15华里的中东铁路属地之范围”;“承认中国对中东路属地之主权”,而且第十三条规定铁路总办“位置在议事会会长及办事处领袖之上,有监察之权”。

其实,哈尔滨自治公议会不过是中东铁路局管理附属地内所有外国人的一个机构而已。

4、中国人民的抗俄斗争

沙俄政府自从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就恶梦连连,自始至终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抗争。

(1)清政府的抗俄举措

①沙俄图谋侵略中国东北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80年代,沙皇俄国为了同西方帝国主义争夺远东霸权,就开始酝酿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1891年3月,沙皇尼古拉三世批准这个计划,在华俄道胜银行尚未成立之前,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就已经确定假道中国东北的“借地筑路”计划了。从1895年3月12日起,俄国在国内大造借地筑路的舆论。俄国极有影响力的报纸《新时代》公开叫嚷:俄国必须采取原来的计划,“把西伯利亚铁路的阿穆尔段穿过满洲,这是一条大为缩短、便宜迅捷的路线,同时,它将阻挠日本在该地区的逾分的要求”。

当时,清政府驻俄公使许景澄及时将这些情况汇报给了清政府,并告诫要提防沙俄的狼子野心。当时清政府主持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再三强调:“此种作为,于华权利有碍,各国必多效尤”。因此,当沙俄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借地筑路的要求时,被清政府以“拟自造铁路”的理由,予以拒绝。清政府已经察觉到俄国的意图,所以决定由中国自己在东北修筑铁路,然后再与俄国铁路相接,并训令中国驻俄公使许景澄如此回复俄国政府。结果令俄国政府气急败坏。

②1895年8月,沙俄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就急不可耐的配备武装的勘测人员进入中国境内,在中国东北各地调查和勘测铁路线路。清政府提出交涉,俄驻华使馆却说,俄国建造的西伯利亚铁路,可能与将来在东北日后兴建的铁路相接,所以“自应将满洲铁路所能经过各地情节数端预先勘查”,并要求清政府训令地方当局“放行无阻”,“量力照料”。沙俄殖民主义者进入中国东北勘测线路的人员,他们不服中国地方管吏的约束,到处乱闯,胡作非为,遭到清政府地方官员及其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1902年,鉴于当时铁路公司占地非常严重,不断地和当地蒙旗民,放荒的汉民发生纠纷,严重侵夺了中国土地主权。皇帝根据奏报朱批:“土地只能租用给铁路公司使用,不得买卖。”限制了土地私自交易,确定了土地所有权是属于清朝的。《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中明确规定:中东铁路占用的民用土地,按当时价格一次付清或者向土地所有者按年缴纳地租。

③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在其回忆录中,谈到他与李鸿章谈判的时候说,当时李鸿章故意制造了许多“麻烦”和“困难”,这些“麻烦”和“困难”对沙俄政府所提出的“借地修路”和中俄“同盟”毫无影响。这正如俄国历史学家罗曼诺夫所说:“在目前的政治情况中,这同盟正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满清政府走出不良状况之大好出路。李鸿章提出这些困难之点是为着应付俄国所讨的同盟之代价。”同年12月,俄国将铁路定名“满洲铁路”,遭到李鸿章的坚决反对。李鸿章坚持“必须名曰‘大清东省铁路’,若叫‘满洲铁路’,即须取消允给之应需地亩权”。

④1898年10月10日,中东铁路当局擅自将中东铁路附属区改称松花江市,并将修建中的松花江火车站(香坊站)改为松花江站,在香坊修建的尼古拉教堂中还悬挂了一块“松花江城”的牌匾。哈尔滨人民对于沙俄的这种做法非常愤慨,通过舆论和抗议以及各种方法,迫使中东铁路沙俄当局恢复了哈尔滨市原名,松花江火车站也随之改为哈尔滨站。

⑤1899年,沙俄与黑龙江将军恩泽、吉林将军延茂签订了《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章程》《吉林铁路交涉总局章程》,督促清政府在哈尔滨按照近代外交体制成立“铁路交涉局”“专司铁路交涉”。该章程规定交涉局“专管铁路界内交涉事宜,遇有事件由该局会同总监工办理”。“凡一切极重要事件、及哈尔滨总局官员与总监工有意见不同之处,均归将军按局员掌请情,与总监工照会核办。其余事件可由总会办与总监工或代理人员随时和衷商议办理。总会办拟定之,要一面掌知将军照,并一面移知交涉局(黑龙江交涉处、吉林交涉总局)备案。” 这些章程的设立和铁路交涉局的成立,就成为沙俄附属地内维护中国主权的有力措施。

⑥1902年10月,俄国财政部、陆军部和外交部召开高级会谈,再次审议、并通过了《中东铁路界内民政处大纲》草案。1907年 11月7日,霍尔瓦特等又拼凑了120余人开会通过了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章程草案。并擅自决定将埠头区(现道里区一部分)和新市街(现南岗区一部分)的一部分合7.8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归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管辖。1908年1月8日,沙俄在哈尔滨实行《哈尔滨公共治理地方章程》,在中东铁路附属地设立公议会。藉以管辖“中东路属地内的各国人民” 。在这种形势下,哈尔滨道台府四处出击,积极组织华俄合办铁路警察,在中东路属地内设关卡收取税收。同时,试图在铁路附属区内动员各工商筹设地方自治会,但是最后没有成功。其实,哈尔滨关道的设立本身,就是清政府为维护中国权益的一项抗俄举措。

⑦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中东路属地日渐繁荣,华商也涌入铁路属地,寻找商机。1910年(宣统二年),清政府批准东三省总督锡良、吉林巡抚陈昭常所请“以滨江关道(即哈尔滨关道)改为西北路道,仍驻哈尔滨,巡防吉林西北一带等处地方,兼管哈尔滨关税及商埠交涉事宜”。至此,“哈尔滨关道”改称“吉林西北路分巡兵备道”,作为当时的中国政府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外围(治所在今哈尔滨道外区),设立的最高权力机构(后相继改为吉林西北路道、滨江道)。其官房长官为道尹,由吉林铁路交涉局总办兼任。所以此后吉林西北路道的道尹身兼两职,既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外围中国领土的地方长官,又兼任吉林铁路交涉局总办,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内中方“影子政府”的首脑。中国政府通过在中东路属地内外实行“双轨制”行政管辖,对沙俄中东铁路管理局形成了联合制衡的态势。中方在该地区的实际利益控制权,自沙俄入侵以来首次得到提升。

⑧1906年,清政府迫于群众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九月发布“仿行宪政”诏。东省铁路公司迫于东北地方当局的抗争,做了一定的让步,同中国会议专员商定购买吉林、黑龙江两省铁路应用地亩章程,这在法律上确定了中东铁路沿线土地,所有权归清政府,铁路公司是购买租用。1910年,时任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办的李鸿谟主张由铁路交涉局负责中东铁路附属地内的租地问题。1910年9月29日,经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宣布,“俄商与本公司订立租地合同,其画押据系由俄国官员代者作证,若系华商应由交涉局作证。”正式承认黑龙江铁路交涉局在中东路附属地内的租地权。这说明在收回土地权益方面,还是获得了一些成功。主要表现在1910年安达铁路的占地的斗争。安达厅抚民通判翟文选,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人,其“勤政爱民,所至有声”。1907年,他到安达厅上任,开始在全境考察,发现安达厅境内中东铁路各站,俄人在站址附近到处挖界壕,漫无限制。清末一些有良知的官员,克服无理的刁难,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多方奔走呼号,还是为积贫积弱的中国争回了一些权益。

⑨1916年7月2日,李鸿谟以哈尔滨交涉员、吉林铁路交涉局总办的身份,参照《国际法》及1898年后中俄政府的相关条约,与霍尔瓦特严正交涉。重申了中国政府完全担负保护俄船安全的责任。1918年,中国军队就是以此为依据驱逐了俄兵,收回了拉哈苏苏(今同江市)。

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中东铁路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中东铁路沿线工人,也有为数众多的布尔什维克工人团体开始斗争。李鸿谟利用《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章程》中第八条规定的“铁路交涉局总局分局可设兵勇”的条款,在黑龙江铁路交涉局主导下,利用华商势力,积极推选华人入驻哈尔滨公议会;利用哈尔滨商会组织,发挥侨民团体的职能,向霍尔瓦特施加压力。向俄方要求保护铁路附属地内的华商权益;要求在哈尔滨派驻以陆军改编的警察,以保护侨民。在张作霖强硬的军事压力下,沙俄中东铁路当局只得同意。藉此,中国陆续收回了中东铁路非法侵夺的市政、司法、护路、警察、土地管理、教育、海关等利权。这是中国政府在哈尔滨行政辖制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⑾1920年3月16日,中国政府把沙俄残余势力的头目中东铁路的总管霍尔瓦特赶下台,也进一步收回中东铁路的利权。1920年9月23日,北京政府停止原俄国公使及领事待遇,同时取消俄国治外法权。在9月28日国务会议上,中国政府通过了关于在中东铁路附属地收回司法权的临时办法,决定从10月1日起开始实行。后遭到俄方的无理拒绝,中国政府调动军警查封了沙俄审判厅,接收了中东铁路附属地的沙俄监狱。1920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改中东铁路附属地为东省特别区,后又设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废除了中东铁路管理局民政处,中东铁路沿线的市政由市政管理局管理,收回了中东铁路沿线的行政权。1920年10月末中国政府颁布法令,成立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地方分厅。在中东铁路沿线设立6所地方分厅。在中东铁路附属地专门负责有关俄人的诉讼案。终审机关按着中国法律办理。这样中国又收回了中东铁路的司法权。1920年12月,北京政府颁布《东北特别区警察编制大纲》和《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章程》,设立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中东铁路沿线界内警权归该处管理。这样就收回了中东铁路的警权。

(2)东北义和团的抗俄斗争

1900年7月14日,宾县、吉林、呼兰、阿城、绥化、双城的义和团与部分清兵就从三方面向哈尔滨集中,形成了包围形势。东面由阿什河、西面由齐齐哈尔、南面由双城来的义和团民和部分清兵将哈尔滨围住,并割断了电话线、拆毁了铁路和桥梁,切断了和外地的一切联系。《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记载:“俄以该处(哈尔滨)为三省总车站、素屯俄兵2 500人在彼保护,而俄商俄眷男妇子女亦不下三四千人,军火资粮尽储于此。”当时的哈尔滨,成了这些殖民主义者的避难所和堡垒。义愤填膺的义和团,决定联合起来进攻哈尔滨。

俄方在总监工尤格维奇和护路军司令葛罗格罗斯指挥下,以3500人分守道里、背江子、南岗和香坊等处。

7月22日,部分清军与义和团向哈尔滨集中。东路决定分三路总攻,即齐齐哈尔方面从西南渡过松花江,呼兰方面从北面渡过松花江,双城和阿勒楚喀方面从南、东南方向沿铁路前进,进而切断哈尔滨与外界联系。下午,东面由阿什河方面来的清军将领王忠泰率2 500名清军和吉林、阿城的义和团经过与中东铁路护路队激烈战斗后,占据了田家烧锅镇的永盛德烧锅。

7月24日,各路义和团和爱国清军以及筑路工人在黑龙江将军寿山的部署下,从三面包围并打响了总攻哈尔滨的战斗。

从齐齐哈尔、呼兰来的义和团,在右翼长庆祺率统领春山四营,首先发起了进攻,背江子(与道里区隔江相对的船坞)的战斗。《瑷珲县志》记载:“中国马队擎着两面红旗,在离船坞二千米处出现。同时,一对步兵从电报站出发,沿着坡地向铁路路基处进发。晚八时起,中国人开始了第一次炮击。经过一昼夜的战斗,连续攻破沙俄的五道防线,于25日凌晨击溃了沙俄守军第五连,攻占了背江子,其指挥官阿波斯道罗夫率部逃撤至松花江南岸,毙俄人数名,获枪数杆。至二十五日晨接着,由背江子向江南船坞又发起攻击。最后,进入道里,猛攻俄军在松花江北岸的前沿阵地船坞,控制了江南码头。”

从双城、阿城过来的义和团与清兵由呼兰统领定禄率步兵三营、炮队一营,共5 500余人,由涝州船口渡松花江攻入哈尔滨顾乡屯,首先攻占了沙俄第七骑兵连的哨所——元聚烧锅(原顾乡屯煤五商店址)。然后,在元聚烧锅和中东铁路制砖厂1 000多名工人的配合下,攻占了砖厂。然后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道里江边策应江北义和团,但因沙俄炮火猛烈,被阻隔在外国五道街(今道里区东风街)。另一路,顺着中东铁路线越过三孔桥,在铁路工人的配合下攻进哈尔滨地包(机务段),将地包的厂房和机车库,以及停留在线路上的机车、车辆全部烧毁。义和团和清军随后继续向哈尔滨火车站(今香坊站)发起进攻,但是,由于大批沙俄援军的到来,在沙俄猛烈的炮火袭击下,义和团最后没有攻克车站,不得不退回了顾乡屯。

驻扎在田家烧锅的义和团和清军,开始进攻中东铁路建设局驻地的沙俄护路队,由于沙俄哥萨克援军的到来炮火猛烈,双方经过激列的战斗,义和团和清军退回田家烧锅,随即,田家烧锅的房屋也被俄兵炮火摧毁。王忠泰率队突围,清军和义和团伤亡800多人,仅田家烧锅院内就有尸体400具。田家烧锅在激烈的炮火中被夷为平地,田家烧锅镇的许多村屯也毁于战火之中,街市遭到破坏,此后,因为田家烧锅镇不复存在,该地更名香坊。

7月25日,义和团和清军与沙俄军队在哈尔滨市区不断发生激战,战斗异常激烈,沙俄份子节节败退,沙俄铁路警备队的头子卡扎尔琴身中数弹,右臂被打掉。被围在哈尔滨的沙俄侵略分子,虽然仍在顽抗,但已缺乏坚持力量,只是在“焦灼地等待援军”。 中东铁路建设局局长尤格维奇等眼看不支,下令逃往伯力,路途中又遭袭击。监工沃芬别尔格率领的一批人逃经雅鲁车站时,受到义和团与士兵阻击,被歼灭29人。

7月26日,沙俄哥萨克骑兵连疯狂向元聚烧锅反扑,义和团战士、筑路工人和爱国清兵视死如归,800多名抗俄勇士壮烈牺牲,元聚烧锅被俄军烧成一片废墟。
当时,上海的《中外时报》报道说:“义和团总攻哈尔滨的战斗,打得凶猛异常。哈尔滨市区硝烟弥漫,天日为之失光。有一个沙俄的电报员竟然吓得在站台上开枪自杀了。”

(3)中东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

正当中东铁路行将通车之时,沙皇万万没有想到,俄罗斯的社会形势风云突变。欧洲马列主义思潮正以风卷残云般的强势涌进俄罗斯,荡涤着沙皇的农奴制王朝。

①布尔什维克传播马列主义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也随着中东铁路在国内招聘的技术工人来到了中国。他们不仅在俄国工人中间宣传马列主义,而且也在中国工人中间传播马列主义,号召他们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也要反对帝国主义。早在20世纪初叶,哈尔滨的工阶级队伍就已经形成。他们最早接受了马列主义,有的工人甚至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当时的道里区一带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

②中俄工人大罢工

被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从1905—1920年期间,积极参加了中东铁路大小罢工斗争总共100余次,其中有四次全线大罢工。不仅有力的支援了十月革命,而且沉重的打击了中东铁路当局的嚣张气焰。1920年的中东铁路第四次全线大罢工,也就是驱逐沙皇的残余势力,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920年3月16日,中国政府派兵进驻中东铁路,解除了俄国的军警武装,霍尔瓦特4月逃往北京。当年11月,中国政府正式免去他中东铁路会办和局长职务。1937年5月,霍尔瓦特死于北京。沙俄妄图殖民中国东北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而且帝国主义的贪婪、掠夺、侵略的本性都是相同的。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即“八国联军进北京”……,已经给身陷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中国人民已经熟悉了帝国主义的本性、了解了它们的贪婪。尤其是哈尔滨的中国移民是以齐鲁燕赵之地为主的文明尚武的精英。他们来到哈尔滨,受到来自俄国的一些布尔什维克进步思想的影响,更具倔强的傲骨。他们的思想意识不完全苟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深知,“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的待人之道。所以,沙俄修建中东铁路以来,尽管掠夺了东北大量的财富,但是哈尔滨以及东北人民,对于沙俄的侵略罪行进行了激烈的反抗和斗争,沉重的打击了沙俄的嚣张气焰。

总而言之,哈尔滨的诞生历史,就是哈尔滨人民反抗沙俄企图变哈尔滨为殖民地的斗争史。

李忠义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

中东路事件始末

“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诱迫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 …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