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解放前的人口变迁今所思

人口基于当地经济与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人口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讲,会促进或者制约一地的发展。哈尔滨地处如此高寒高纬度地区,能够发展成为一座人口千万级别的超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不小的奇迹。而在哈尔滨城市草创期间,在其真正作为一座城市进行规划与建设的前五十年即1898–1948年间。哈尔滨的人口数量变迁究竟是如何?我们今人又能从中总结和借鉴些什么呢。

哈尔滨在解放前,政治经济形势几度发生重大变化,对人口变动产生很大影响,但人口变动始终处于增长状态。到1948年末,哈尔滨人口已达76万余人。1898—1948年这段时间是哈尔滨人口的巨变时期,亦是哈尔滨作为城市从无到有的重要奠基时段。

中东铁路开工前,史料记载哈尔滨“乃久无人迹之地,丘陵起伏,茅舍三五”。哈尔滨区域内的人口极其有限。1898年6月,中东铁路工程局迁来哈尔滨,随之大批俄国官员、管理人员、工程服务人员、俄国工人以及大批中国籍筑路工人涌入哈尔滨。自哈尔滨向东(绥芬河)、西(满洲里)、南(大连)三个方向同时开工筑路。1900年初仅铁路沿线筑路工人达17万。同时,清政府出于各种原因,对关内流向东北的移民,也从部分开禁到全部开禁,加之当时山东、河北、河南一带连年灾荒,这一时期哈尔滨人口骤增。1903年7月,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哈尔滨正处于大规模兴建时期,筑路工人一部分返回原籍,另一部分则进入哈尔滨,致使这一时期哈尔滨人口再次大幅增加。

Image by <a href="https://pixabay.com/users/eak_kkk-907811/?utm_source=link-attribution&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image&utm_content=1044891">Eak K.</a> from <a href="https://pixabay.com/?utm_source=link-attribution&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image&utm_content=1044891">Pixabay</a>

Image by Eak K. from Pixabay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哈尔滨成为沙俄的战争后方基地。为满足前线供应,需要大批人力和大量物资,促使哈尔滨人口再次迅速增长。据史料记载“日俄战争中,哈尔滨的工商业急剧增长,人口骤增至25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大批资产者、军官、官吏以及对革命不理解的俄国群众,纷纷逃亡至我国东北,其中大部分涌入哈尔滨。在哈俄侨从1916年的34115人,1918年增至60200人,1920年增至131075人,1922年增至155402人。1918年开始,哈尔滨人口又进入新的增长时期。保守估计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人口虽有上下波动,总体应保持在35至40万左右。并且在此期间外籍人口比例占全市人口比例之高,冠绝亚洲。俄式、欧陆文化渗入到了哈尔滨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充分影响了今日的哈尔滨,将其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异域风情最为浓厚的一座城市。

1932年2月5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哈尔滨,并于1933年7月将原哈尔滨四个部分统一起来,建立了“大哈尔滨”。日本侵略者为了掌握“市势”,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哈尔滨特别市户口调查”。调查结果:1934年12月1日零时,哈尔滨全市人口为500526人。此次调查为当时哈尔滨最详细、具体、最接近实际的一次人口统计。伪满政权统治期间,由于大量日本资本侵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受到严重摧残,大批中国劳动力失业。国人在哈备受压迫欺凌,至其纷纷离开哈尔滨。并导致哈尔滨人口增长呈现暂缓之势。

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军在哈尔滨解放后的1947年9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户口申报登记工作。基本查清了哈尔滨市的户籍和人口状况。全市共有人口643621人,其中外国侨民28964人。

通过1898至1948年这五十年哈尔滨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与之相伴的是哈尔滨建市初期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独特的文化渐渐形成、以及国际地位步步攀升。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一书中曾说“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遵循这位史学大家的话语,我们有必要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回眸哈尔滨1898至1948年那段已然逝去的往事,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

一、提高总人口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并大量引入外来人口

哈尔滨在城市草创期经历了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基于此迎来了解放前哈尔滨发展的一次黄金时期。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早期的大量移民潮同样给美国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经验。而反观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一路走低,经历了被称为“失去了的二十年”之颓势。而日本过于严苛的入籍制度也限制了在日外国人的入籍热情,以上因素一直羁绊着日本经济的再次腾飞。我国目前GDP总量排名第一名的广东省,第二名的江苏省,第三名的山东省无论是在人口出生率、总人口增长率、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均在全国范围名列前茅。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我省目前出生率位居全国末位,短时期内扭转困局难度很大。因此需要转变思路,从大量引入外来人口的层面上下足功夫。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持续爆发并愈演愈烈。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这几座在抢人大战中政策力度最大、成绩斐然、独占鳌头的城市,也是我国最近二十年来发展变化最大的“明星城市”。如何牢牢把握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体现的是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魄力。

此外借助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成立的契机,参照国务院制定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关于畅通交往渠道。进一步为来自贸试验区开展商务、旅游等活动的外国人提供入出境便利这一条款。哈尔滨市应尽量增加俄国游客的到访量。假使中央大街上到处都是流连于此的外国游客,本身对哈尔滨旅游异域风情的特色就是一个最大的宣传广告。有助于外省游客慕名而来,不出国门即可感受欧陆风情。

二、防范人口流失,提高人口素质,完成“人口”向“人才”的转化

目前社会上的很多观点都是要确保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实则人才的获得,可以从两条线双管齐下。
其一是为“外来引进”,外来引进之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解放前哈尔滨城市草创阶段的人才引进,绝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这个范畴。大量的俄国、东欧各国、犹太裔无国籍人士的工程师、音乐家、医生、教师纷纷基于各种原因来到了哈尔滨,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俄罗斯整体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之下,俄远东地区各高等学府的优秀师资及科技人才并不缺乏。高薪引入这些院校的俄罗斯教授,将其纳入哈尔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之中,其实施的性价比很高。

其二是为“内部发掘”,哈尔滨历来都是一座文化教育水平极高的城市。省内外较为知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均是哈尔滨本地高校。各个高校涵盖了农、林、商、工、医、教等诸多领域。这些高校的毕业生,每年约有一半左右会选择在毕业后继续留在哈尔滨生活工作,另一半则会离开哈尔滨去外省市发展。如何尽最大可能留住这些哈尔滨未来建设中的星星火种意义非凡。特别是留住外省籍毕业生是最为简单便捷化的一条引才之路。

我们要走进历史,通过对历史的不断研读,汲取我们当代之所需,从历史演变规律中得到智慧。历史智识,随时变迁,应与当身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之联络。历史智识,贵能鉴古而知今。

张悦

工作单位:哈尔滨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系方式:234639771@qq.com,微信号:zhangy7lc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