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自杀激励着瞿秋白的一生-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与哈尔滨19

按语:

闻名遐迩的移民之城哈尔滨,从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诞生的时日起,就开始蒙受马列主义的影响,笼罩红色的光环了。

当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云笼罩在中国神州大地上的时候,无数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们,经由哈尔滨去十月革命圣地,去追寻拯救中华民族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几乎全都到过哈尔滨。哈尔滨,对于他们而言,具有一种前瞻意义;而对于哈尔滨而言,在中国近代史上,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曾经留下过这些伟人的足迹,那么,这些历史事件的本身,就是哈尔滨的光荣和骄傲。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届最高领导人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任领导人。他是江苏常州人,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世家。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常州城东南角青果巷八桂堂天香楼。

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生性淡泊名利,无官无职,寄居在叔父家,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济度日。他这个人擅长绘画、剑术、医道,但是,这些在当时的社会来讲,只属于修身养性的消遣,根本无以图谋生计。

瞿秋白的母亲金衡玉,是常州郊外的江阴人,出身书香门第,是广东盐大使金心茗的次女。瞿秋白的母亲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他不仅善良贤淑,天资聪颖,而且有很深的古点文学功底和良好的文学修养。她工小楷,而且擅长诗词。她婚后的生活虽然清寒凄苦,但是她自有一番雅致的精神诉求。她从小就十分注意对瞿秋白和其他几个孩子的教育,她亲自教瞿秋白诗词作文。秋白的性格受其母遗传较多,天性聪颖有灵性,善良而爱沉思,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对文学的极高的悟性。所以瞿秋白在他母的教育下,小时候就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底蕴。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写出了“今岁花不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这样的咏菊诗。

1903年,瞿秋白的叔祖父死在湖北布政使的任上,从此瞿家开始家道中落。瞿秋白一家也从此失去了靠山和生活来源。瞿秋白的父亲根本不谋正业,家庭的全部中担都落在了瞿秋白母亲一人的身上。瞿秋白还有4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共6个孩子,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祖母需要护理。瞿秋白的母亲不仅要操持家务, 还要担负起子女的教育责任。

但是,瞿秋白的父亲不能维持家庭生活,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只有靠典当借贷,把家中物品拿

去典当变卖,维持糊口。后来,一家八口,生活无着,只好逐渐的,衣服、首饰,全部典当了;金石、书画也变卖一空。最后,连柜橱、桌椅、盆桶和日用器皿,也大都典质了。当铺、旧货摊和米店,都是瞿秋白常去的地方,他把一包包衣物送到当铺高高的柜台上,接过很少的几个钱,然后再到米店去换回几升米或者几斤豆。最后,典无可典了,卖无可卖了,借无可借了,欠无可欠了,瞿秋白一家真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面对大量的借条,母亲非常伤心地对人说,要等到我七十岁,才能还清这些债啊!

 

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离开还有一学期就要毕业的常州中学,瞿秋白痛苦极了。他时常想到清代常州名诗人黄仲则的两句诗:“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这正是瞿秋白家庭和自己心境的写照。1915年中秋节,这一天前来讨债的人络绎不绝,家中房门后粘贴的无法偿还的账单,已经有一寸来厚。这些债多半是秋白祖母生病时拖欠下来的陈年老账。还有一笔是祖母逝世后买棺材欠下的。讨账的人言辞峻刻,堵门要账,迟迟不走。瞿秋白的母亲,只好再三道歉求情,婉言恳求他们再拖延几天。可是,期限一到,又用什么来还债呢?只好又是道歉求情。家道如此,自己又无能为力,她每次把讨账人打发走,回到房里,总是泪流满襟,不胜悲楚。她曾经对人说过:“我只有去死,我不死,不会有人来帮助我,孩子就不得活。”。她看到眼前这些年幼的孩子,一个个饥寒交迫;她想到长子瞿秋白由于贫困所逼,连中学也未能毕业,这岂不是葬送了他的前程吗?而势利的亲亲朋故友,又在百般责怪她没有侍奉好婆母,没有把家务管好,甚至连丈夫的无能也成了她的过错。生活的煎熬,社会的摧残,使她对未来已经完全绝望了。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面临饥饿失学的境地,而因为有自己的存在,亲戚本家就不会援手救济。摆在她面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只有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不存在了,亲戚们才能帮助救济。为了自己孩子的生存和前途,她走投无路了,她毅然选择了自杀。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233671436_100178638

 

年关将近的时候,瞿秋白经表姐夫介绍,在无锡南门外的一所小学谋得一小学教师的位子。这时,可是一家大小,嗷嗷待哺,小学教师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对于八口之家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这丝毫没有给带来生的希望,她早已萌发了自杀的念头,但是她还是强装笑颜的对瞿秋白地说:“阿双有了事儿做,每月可一挣些钱来,家用渐渐有希望了。”然而,她内心明知欠债太多,年关临近,债主的冷眼冷语让她想起来都感到恐惧。现实是春节将近,邻居家家户户都在欢乐地准备年货了,而她的家中却是一无所有。

1916年12月4日,瞿秋白的母亲催促瞿秋白到无锡去看一看,瞿去学校看看可不可以住宿?她这样做,是个借口,她怕儿子看出破绽,恐怕自己准备自杀的意图被儿子发觉,她恋恋不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最大的瞿秋白不过17岁,最小的才只有5岁,想起丈夫的懒散和无能,她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她伏在瞿秋白书桌的煤油灯下,含泪写了几封请人代抚儿女的遗书。然后,她把剪下来的两盒火柴头(过去的火柴头是磷化物),用烧酒和着吞服了下去。她步履蹒跚地走到儿子的床前,为两个儿子盖好了被,又俯下身亲了亲儿子们熟睡的脸庞。这时,大女儿瞿轶群忽然醒来,她睁眼看了看母亲又翻身睡去了。她深情的凝视了一会儿自己的儿女,就倒在自己的床上。天亮的时候,孩子们看到母亲痛苦的在床上挣扎,知道母亲服毒了。在邻居资助下,急忙请来西医急救,但是为时已晚来不及了。瞿秋白的母亲,终于带着满腹的幽怨和依恋离开了这个黑暗的社会,享年四十二岁。这个通晓诗词字画,而且相貌非常美丽的优秀女人,被饥寒交迫所逼,凄惨而又痛苦的告别了人世。

瞿秋白接到父亲打来的电报,便急急忙忙从无锡急赶回常州。当瞿秋白看到母亲遗体那惨白、痛苦的脸,趴在母亲的身上放声大哭,痛不欲生。他读着遗书、看着母亲自杀剩下的火柴头,心头充满了对那个社会的刻骨仇恨。

为了安葬母亲,瞿秋白到处奔走借债,典当衣柜,才买来一具棺木,草草将母亲遗体收殓。因无钱买地安葬,只好将灵柩停在宗祠的一间房子里。母亲的死,极大地震憾着瞿秋白的心灵。母亲善良温顺的性格、母亲良好的文化修养、母亲纯真的爱心,母亲对儿女的爱护和期望……这一切,都使瞿秋白终生难忘。母亲这么好人,把一切美好和幸福都给了别人,给了子女,而她却被穷困、势利、诽谤折磨致死,被这万恶的社会吞噬了。

母亲死后,一家人各自投靠亲友东西飘零。这在少年瞿秋白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到:“人人家族中的分子,兄弟,父子,叔伯,姑嫂因经济利益的冲突,夫妻情爱关系的不牢固,都面面相觑着孔教的假面具,背地里怨恨诅咒,无所不为,人与人的关系在我心中成了一绝大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昏昧极了。我心里和谐的弦,但弹不出和谐的调。”在瞿秋白洞察人生冷暖和社会真谛的《哭母》诗中表达了他对旧社会那个不合理世道的的痛恨  “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同时,诗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无限深情的思念之情。他也正是满怀这样的感情,告别了故土,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但是,这惨淡而又剧烈的人生悲剧,对于瞿秋白的整个生命,都产生了恒定有力的刺激。从此,社会的人情冷暖,在少年瞿秋白的心灵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就是在他与情投意合的爱人杨之华结婚之后,都会不由自主地讲起自尽而死的母亲,每次讲起,他坚忍不拔的清秀脸庞上,都会现出一层悲伤的神色。那一幕幕母亲自杀的情节,伴随、影响和激励了瞿秋白的一生。

李忠义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