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记三棵树铁道工厂秘密抗日斗争的往事

72多年前,一位少年受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的派遣,来到伪哈尔滨三棵树铁道工厂做地下抗日工作。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他又接到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的“纪念勋章”,笔者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这位“少年”王济堂。

1930年5月,王济堂出生于哈尔滨市一个贫苦市民家,8岁时母亲病逝,父亲不在身边,他跟随在哈尔滨道外区爱民街开豆腐坊的大伯王守壁生活。时值伪满时期,日伪宪兵经常来豆腐坊白吃白拿,心不顺时则对大伯大打出手。年幼的王济堂对日本侵掠者恨之入骨。

1943年1月,王济堂在豆腐坊认识了扮作推销黄豆的张瑞麟,他和大伯是锦州同乡,他的真实身份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十二支队领导人,经过商议决定把抗联秘密联络点建在豆腐坊。

1

王济堂

14岁的王济堂,在张瑞麟抗日思想影响下,一心想上战场打鬼子。但他的要求受到了张瑞麟劝阻,张瑞麟让他好好学习日语,并送他到哈尔滨三棵树铁道工厂在共产党员董丽泉领导下,以半工半读身份搜集厂内日军情报。进厂不久他便和日本兵拉上关系,巧取情报及时送给抗联。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关东军兵力不足,为了炫耀武力时而开着军用瓦罐专列绕内城铁路,故弄虚玄,在车厢两侧的门各设四、五个日本兵围挤在车门前,伪装兵员充足迷惑我抗日军民。王济堂将得到的这一情报及时向董丽泉汇报,在铁道工厂里他还练就了一身抓、跳火车的本领。

2

在铁道工厂时的满铁工作证

1943年7月的一天,一列三棵树开往新京(长春)的军用混合列车,刚出站不久,他就扒上火车,站在一节客车厢连接处,正在偷偷观察车内日军兵运实情,却被一个日军发现。大声叫道了“小孩!你什么地干活?”当时王济堂身着满铁服装,手拎检车小锤儿,掏出满铁工作证示意;“我是检车的!”日军骂道;“八格牙路,你的进来。”王济堂很怕暴露身份,进到车厢肯定是凶多吉少,在他迟疑的瞬间日军举枪刺向他的脑门,他急忙躲闪,刺刀在他的左眉骨划过扎在左肩窝上,一时鲜血直流,他迅速跳下疾驶的列车,经过10几公里的奔跑回到豆腐坊。大伯王守壁一看满脸是血的他,顿时吓了一跳。当了解实情后,一边带他去诊所处置伤口,一边派人把得来的情报送给董丽泉。

说到这王济堂指着左眼眉说;“你看我眉毛是断开的!”并撩开衣服给笔者看,左肩窝一块凸起的疤痕清晰可见。

3

王济堂左肩窝上的伤疤

同年8月,抗联十二支队参谋长许亨植在“巴、木、东”检查工作被敌围歼,在他的文件包里装有张瑞麟上报哈尔滨地下党的材料。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经组织安排王济堂不再去铁道工厂上班,只在豆腐坊联络点接送交通员传递情报,站岗望风,掩护交通员乘火车给抗联部队送养等工作。

4

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的“纪念勋章”

1945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张瑞麟从苏联回到哈尔滨来到豆腐坊。王济堂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抱着张瑞麟失声痛哭。“我们胜利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呀!”张瑞麟安慰他说。为了更好地锻炼王济堂,1946年5月,张瑞麟把他送进了部队,后来王济堂转业到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

IMG_5981

IMG_5989

1990年,王济堂从公安战线退休后,参加很多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研究工作,还加入了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书写了一些张瑞麟、董丽泉等抗联地下工作者史料,为抗联研究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王树元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曾在《人民铁道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铁道报》 、《哈尔滨党史》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联系方式:307174705@qq.com

相关推荐

东北的“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是小说《红岩》中的人物,原型叫宋振中,江苏人,生于1941年。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 …

2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