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建筑上的“舶来”味道

哈尔滨被称为“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古代,哈尔滨曾是肃慎和女真的故地,后来则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之地。几千年来,这里是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休养生息的地方。100多年前,这里来了许多外国移民,他们把哈尔滨打造成了一座极具异国情调的城市。于是,受各种文化影响,哈尔滨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优秀近代建筑,涉及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哥特系、拜占庭系、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及现代主义、中国系、西伯利亚系、伊斯兰系等。其中,霁虹桥和 圣索菲亚教堂是舶来文化的典型代表。

百年俄式霁虹桥

当你从哈尔滨火车站去道里区时,一定会经过霁虹桥。站在桥上,朝天的方尖碑、金黄色的麦穗卷、铁道轮子样的装饰……好一座壮美的桥。

霁虹桥是一座俄式桥梁建筑,1901年10月通车,已有百年历史。桥形如弓,桥长51米、宽27.6米,桥两侧是斜对称的塔式建筑,塔座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浮雕,铸造精美,镶嵌着“飞轮”标志的铁路路徽。

19世纪末,沙俄在我国东北修建铁路,发现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原野和低洼地形成的水沟,因他们迫切需要将松花江上运来的物资运到香坊地区去,于是在此建了一座大木桥,起名为“秦家岗大桥”,桥下通火车、桥上行车走人。之后,简陋的木桥难以承受如此繁重的任务,于是决定在原址上修建一座更坚固的桥梁。经俄罗斯著名建筑师斯维利道夫和桥梁设计师符·阿巴力的合作,新大桥建成。1926年11月28日,在新大桥的命名典礼上,时任哈工大校长的刘哲为桥题名“霁虹桥”。其意霁虹者,谓雨止云散,长桥如虹是也。

远东的“教堂之国”

除了霁虹桥,哈尔滨浓重的舶来文化最突出地体现在教堂建筑上。

教堂是早年侨居在哈尔滨的外国人建筑的。1907年,在哈尔滨的俄国侨民超过2.3万人。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侨民为8.9万人。1919年至1922年的俄国内战期间,俄国侨民高达15.5万人,这还不算来自法、英、美、德等国的侨民和众多无国籍者。1920年,侨民数量更是占到哈尔滨总人口的51.7%。他们的到来,也将他们的精神家园——教堂带来了。

哈尔滨籍著名作家阿成回忆,那个时候,哈尔滨有教堂几十座,每当大大小小的钟声响起时,所有走在路上的侨民都会停下来,在胸前画十字,故外乡人称哈尔滨是一个“教堂之国”。当时,建在南岗中心区制高点的 圣尼古拉东正大教堂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楼群中静默的 圣索菲亚教堂

如今,屹立于哈市透笼街的 圣索菲亚教堂是“教堂之国”最后的一个大教堂。它静默在高楼中,略带沧桑。

据哈尔滨建筑艺术馆馆长韩延军介绍,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通高50多米,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也是当初沙俄为稳军心而建造的随军教堂。

1907年3月,一茶商出资6万多卢布,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全木结构教堂。4年后,人们又在其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建成砖木结构。随着信徒的不断增加,1923年, 圣索菲亚教堂进行了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从此,这座大教堂成为哈尔滨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东正教堂。

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辟建广场7000平方米。现在,教堂内部已被改建成民族历史博物馆。虽然内部已失去原始面貌,但它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哈尔滨一处独特的景观。

那呢子

职业媒体人,创业者。个人公众号:我30岁了(ID: me30thisyear) 宅,文字,读书,行走,记下记忆…… 个人微信号:ninannizi2010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