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35] 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 – 地包党支部的建立

编者按:1921-2021,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小舟起航。百年来峥嵘岁月,沧桑巨变,如今已成长为旷世巨舰,带领中国人民乘风破浪!百年大党,青春不减,风华正茂,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屹立东方!百年前的哈尔滨,群雄汇聚,风云际会。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几乎全都到过哈尔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艰苦创业,为中国未来前仆后继,艰难求索的过程。百年跋涉,百年凝思。在迎来建党百年之际,大话哈尔滨(imharbin.com)开设专栏,连载李忠义老师的长篇作品《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是为党献礼,也是回顾初心,不忘使命。祝福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快乐,我辈共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继续奋斗!

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

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

 地包党支部的建立

二十世纪初叶,当近代化企业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哈尔滨的时候,哈尔滨的工人阶级队伍形成了,中东铁路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当时的哈尔滨,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产业工人的革命摇篮。

哈尔滨工人阶级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整个东北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哈尔滨的工人运动,为哈尔滨的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和东北地区早期党组织——满洲省委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作为中共中央一至五届最高领导人的陈独秀,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逐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主张依靠工人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无产阶级革命。他通过文章和实际行动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革命团体、策划和指导五卅运动及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掀起了上海乃至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陈独秀在党内提出建立党的组织,要与开展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方针,与他在苏联的一次经历不无关系。1922年11月,陈独秀、刘仁静、王荷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11月13日,中国代表团聆听了列宁带病在共产国际作的报告。在分组讨论中,中国代表团分在《关于东方问题》提纲组。在听取中国代表团发言后,大名鼎鼎的共产国际政治书记、国际工人运动的专家拉狄克作了长篇发言。拉狄克在发言中,批评中国同志,“那里有许多我们的同志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研究马克思和列宁,就像他们从前研究孔夫子一样”, “在广州和上海工作的同志很不懂得同工人群众相结合”,“不要过高估计你们的力量”。这个批评对陈独秀的影响是深刻的。所以,陈独秀自从在苏联中途退出会场回国之后,他在党的会议上痛心疾首,多次跟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们研究发展党的组织和工人相结合以及开展工人运动的问题。

修建中的地包

修建中的地包

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的建立

地包党支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哈尔滨成立的第一个地下工人党支部,而且也是东北地区的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同时,地包党支部的诞生,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实践中学习马列主义的经验总结。地包党支部的诞生对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乃至于整个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3年2月,党中央派陈为人、李震瀛来哈尔滨开展组建党的工作。八月份,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十月份,又建立了党的独立组。1924年5月,当李大钊同王荷波、罗章龙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途经哈尔滨时,发现陈为人、李振瀛建立的党组织已经涣散了。所以,在李大钊到达莫斯科,遇到正在东方大学学习的吴丽石时,立即指示他中断学业、赶赴哈尔滨进行整顿党组织的工作。

苏联的东方大学,全称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始建于1921年10月。学生有一部分是苏联东部的,另一部分是从亚洲以及东方,主要是中国来的。因此,这个大学有两个方针;一个目的是培养能为东方各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需要服务的干部,另一个目的是能为中国和东方各国培养干部。所以这个大学充分考虑这些国家的不同特点,不同班级开设的课程以及教学要求、教学方法都有所区别。但是,学习的中心内容则都是马列主义理论。东方大学自从诞生的时候起就设有中国班,它在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吴丽石接到李大钊的指示,立即中断学业赶赴哈尔滨。他是1924年的11月份来到哈尔滨的。吴丽石到哈尔滨后,首先把5名党团员组织起来,编为一个小组,由马新吾负责。马新吾又名马万禄,是中东铁路机械总工厂(哈尔滨车辆厂前身)工人,是1923年陈为人和李震瀛来哈后发展的第一个工人党员。接着,吴丽石分析了哈尔滨当时的形势,并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根据党中央关于“要在产业工人当中发展党的组织”的精神。决定深入产业工人中去开展工作,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因为1921年11月,陈独秀以中央书记名义向全党发出通知,强调建党工作要首先开展工人运动,把开展工人运动与筹建党组织紧密结合起来。经过深思熟虑,吴丽石认为首先应该去的就是地包(机务段的俄语译音),虽然地包与三十六棚总工厂同属于中东铁路机务处,但是,地包不仅是中东铁路的要害部门,而且还聚集着一大批接受过马列主义影响,经历过中东铁路大罢工,组织性和纪律性都很强的无产阶级队伍。

1925年二三月间,正赶上哈尔滨地包招工,吴丽石和由中共北方区派来的共产党员姜文洲、刘铁牛、王麟书等人,就乘机进入了地包当小工。吴丽石等人来到地包之后,专拣脏活累活干,主动接近工人,和他们交朋友,还经常利用会俄语的特长,替工人跟白俄工头交涉讲理,为工人鸣不平。就这样,逐渐提高了他们在工人中的威信。接着,吴丽石就在休息时间,给工人们介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现在苏联人民的生活情况。还组织了夜校,教工人学习俄语和文化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在地包附近的偏脸子租了一套白的房子,秘密成立了“东铁青年协进会”。吴丽石等人利用这个组织,对工人进行革命宣传。如:读进步报纸;讲国内国际形势;区别“红党”与“白党”的不同;分析沙俄帝国主义对中东铁路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强调团结起来就是力量等。

1925年5月的一天晚上,哈尔滨地包的10多个青年工人,在偏脸子(现在的道里区安字号一带)的一个小平房里开会。吴丽石把“东铁青年协进会”中的先进青年工人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发展了地包的张有仁、王光禄、刘凤阁、小孔(名字不详)、张阔舟、朗勋臣、杨长春和车辆厂的郑升、马万禄四名党员和五名团员,并建立了地包党支部,哈尔滨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就这样诞生了。当时吴丽石任地包党支部书记,后来由姜文洲担任。

吴丽石之所以一到哈尔滨就打入哈尔滨机务段,是有其战略目的的。 当时的哈尔滨地包,隶属于机务处的中东铁路的要害部门,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火车司机和产业工人。其中有不少俄国工人,他们大部分是布尔什维克。他们在中俄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启蒙中国工人的阶级觉悟。并且率领他们参加了一系列的反对沙俄支援俄国十月革命的罢工斗争,使哈尔滨机务段和哈尔滨车辆厂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哈尔滨产业工人的革命摇篮。

前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王式滨同志,曾经在哈尔滨与姜椿芳一起搞过党的地下工作,而且他父亲曾经是哈尔滨地包的火车司机,所以,他非常熟悉地包的历史,讲起地包党支部的活动情况如数家珍。他说:“中东铁路沿线这些党支部的成立,都是通过地包党支部的活动发展起来的。每次中东铁路大罢工开展之前,苏联乌苏里铁路局赤塔机务段的工人,首先到地包来串联,然后再去中东路其它部门。因为机务段是中东铁路的要害部门,如果中东铁路举行罢工,而火车头在照样运行,那还算什么罢工?所以,在地包党支部成立之前,地包的工人在中东铁路的工人运动中,就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了。毫无疑问,中东铁路的一切重大历史事件,如果没有地包工人参加和首当其冲,那都是不真实的历史写照。因为,这一切都是机务段的工作性质决定的。”由此观之,地包党支部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另外,哈尔滨机务段是行车部门,火车头跑东西南部线,四通八达,便于扩展党的宣传。地包党支部成立后,就是遵循这个方针开展工作的。在地包党支部成立一年之后的1926年,绥芬河、穆棱、阿什河、安达、昂昂溪、磨刀石、扎兰屯等火车站,都先后建立了党支部。从此,中东铁路的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一页。

总而言之,布尔什维克的活动、马列主义的传入、十月革命的影响,对中东铁路工人革命思想的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东铁路工人一系列的罢工斗争和革命活动,充分说明,中东铁路的工人阶级,已经日趋成熟了。这就为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总而言之,吴丽石在哈尔滨建立的地包党支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地包党支部建立的重大意义在于,哈尔滨的工人运动,从一开始由布尔什维克领导和开展工人运动的中心中东铁路总工厂,全面转移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哈尔滨所有领域的工会组织范围中。

李忠义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