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在哈尔滨第一次听到《国际歌》

 

瞿秋白在哈尔滨第一次听到《国际歌》

[原文刊载于《新晚报》2012年4月1日老哈尔滨版,转载前请询问作者]

栾颖新

1920年秋天,瞿秋白在俄文专修所尚未毕业,看到北京的《晨报》、上海的《时事新报》刊登两报共同启事招聘驻苏俄特派记者,瞿秋白应征前往。在去往莫斯科的途中,因谢美诺夫军队与赤塔民军剧烈冲突,满洲里与赤塔之间的桥梁被毁,火车无法通行,瞿秋白在哈尔滨停留了50余天。其间,他广泛地接触各方各界人士,还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报道他在哈埠的所见所闻。而且,正是在哈尔滨,瞿秋白人生中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并由此成为了中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其中“因特纳雄纳尔(International)”就是根据音译过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瞿秋白其人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机历史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当他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而无法在党的领导岗位上继续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而是很快在文化战线上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如获至宝,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辞拒绝。他对劝降者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唱《国际歌》,还唱《红军歌》。到刑场后盘足而坐,回头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敌人可以消灭一个革命者的肉体,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1]

 来哈缘由

1905年,瞿秋白插入冠英两等小学堂三年级,开始接受西方教育。[2] 1917年春,堂兄瞿纯白调外交部任职,瞿秋白也随同北上到北京,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免费入学,简称“俄专”),学习俄文。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北京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专修馆学生总代表,参加了北京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为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8月参加了中南海总统府前抗议马良祸鲁的请愿活动,遭到逮捕,旋即被释放。1920年初参加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北京的《晨报》、上海的《时事新报》刊登两报共同启事,宣告中国向欧美遴派新闻记者事宜。此时,俄专尚未毕业的瞿秋白看到这则启事,欣然应聘,他和他的俄专同学俞颂华、李宗武同时被聘,并将作为派驻俄国的特派员同赴苏俄。《时事新报》为了扩大此事的影响,还刊登了三人的合影。[3]

北京进步报刊之一《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共同发表启事,招聘赴俄特派记者。

北京进步报刊之一《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共同发表启事,招聘赴俄特派记者。

 

1920年10月,瞿秋白在俄文专修馆还没有毕业,应北京《晨报》与上海《时事新报》的聘请,与李宗武(左)、俞颂华(中),以特派记者身份前往莫斯科。

1920年10月,瞿秋白在俄文专修馆还没有毕业,应北京《晨报》与上海《时事新报》的聘请,与李宗武(左)、俞颂华(中),以特派记者身份前往莫斯科。

堂兄瞿纯白认为:苏俄距离北京有千里之遥,而且布尔什维克在搞革命,苏俄国内一片混乱,内战未息,据说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人们都叫它“饿乡”,因而反对瞿秋白前往苏俄。[4] 但是瞿秋白不认同堂兄的观点,他觉得自己去苏俄,小而言之为了自己,是去学俄文的;大而言之为了国家,是去了解苏俄,把苏俄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中国同胞的。[5] 瞿纯白看到瞿秋白去意已决,连声叹气,无可奈何地勉励他到了俄国之后要专门研究学问,不要半途而废。瞿秋白此行是他参加“五四”运动、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创办《新社会》、《人道》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他是借新闻采访和通讯的形式来形式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宣传社会主义的“邮差”使命,借履行新闻记者的责任来实现革命家的更大的责任。他要开通的是一条红色的“丝绸之路”。 

在哈见闻

1920年10月16日,瞿秋白从北京登上了赴苏俄的征程,沿途盘桓受阻并调查采访写作历时101天,风尘仆仆,冰天雪地,于次年1月25日到达了莫斯科。[6] 瞿秋白三人这次赴苏俄考察,同行的还有北洋政府驻苏俄总领事陈广平、副领事刘雯以及随习领事郑焱。[7] 10月18日午夜登上京奉列车离开天津,开始了漫长的旅程。[8] 19日早晨火车驶入山海关,21日早晨到达长春车站,哈尔滨的俄式火车站给瞿秋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格外清晰地记得“头二等待车室里还供着希腊教的神像”。[9] 在火车即将到达哈尔滨之时,瞿秋白与车上一位驻哈尔滨的警察聊天,其间瞿秋白向他询问哈尔滨火车站附近有什么客栈,警察回答了福顺栈,瞿秋白一行人即前往那里住下了。瞿秋白初到哈尔滨之时,本预备最多住一星期时间,所以虽然福顺栈很拥挤,他们只能住四人一间的客房,但是因为停留时间短,瞿秋白也决定将就住下不再换旅店了。之前听说传言谢美诺夫横梗在满洲里与赤塔之间,火车不能通行,只有专车能够经过。瞿秋白为了确准消息每天都买俄文报纸来看,最初消息还不明朗,后来谢军与赤塔民军剧烈冲突的消息就传开了,满洲里与赤塔之间的桥梁也已经毁坏了。瞿秋白天天去看陈总领事,但是领事迟迟没有行意。当时哈尔滨生活成本据瞿秋白所写是“异常之高”,一间房两块钱一天,一顿“很坏很坏”的饭要一元几角钱,同行三人一天至少五六元花费。[10] 此时已经迫近11月,天气又很寒冷,瞿秋白把哈尔滨冬天玻璃窗上面结着冰霜的房间比喻为“水晶宫”,看着“水晶宫”的冰一天天变厚,瞿秋白他们的心情非常烦闷。可是,“谁知,这一困,竟长达50多天。”[11]

“黯黯的天色,满地积雪,映着黄昏时候的淡云,一层一层春蚕剥茧似的退去,慢慢透出明亮严肃的寒光来;嘁嘁喳喳私语的短树,林里穿过尖利残酷的寒风;一片空旷的冬原,衰草都掩没在白雪里,处处偶然露出些头角,随着风摇动,竖着雪丝作响;上下相照,淡云和积雪,像是密密诉说衷肠,怨叹生活的孤寂。”[12] 这是瞿秋白在自传里对哈尔滨的冬天的描写。虽然天气寒冷,但是瞿秋白没有中断工作。瞿秋白在滞留哈尔滨期间,广泛地接触各方各界人士,他经过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的介绍,与友人廖连科同去中东铁路工会联合会拜访了会长戈尔恰科夫斯基,与之讨论中东铁路的铁路工人会的状况,并且到隶属于此联合会的哈尔滨劳工大学听邬芝栗洛夫先生讲授《俄国社会发展史》。[13] 在此期间,瞿秋白还撰写了大量的文章报道他在哈埠的所见所闻。这些文章有《哈尔滨四日之见闻》、《哈埠见闻中之珲春事件——日本总领事与张使直接交涉》、《谢军大败后之东俄情形》、《俄国远东之统一问题》、《赤塔统一会议与右党》、《哈尔滨之劳工大学》、《远东统一与日俄商务》以及《哈埠工会联合会会长访问记》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寄回去后陆续在北京《晨报》上发表了。[14]

当时俄国人大多住在秦家岗南头,瞿秋白去那里拜访了他的朋友及其妹妹马露西霞(Raigorodsky Marucya)。两位俄国朋友一边为瞿秋白端出了茶点,一边与他交流关于俄罗斯文化的趣事,在得知了瞿秋白将要前往苏俄之后,两人更是详细地为瞿秋白讲解俄罗斯文化如何与西欧不同、宗教势力的影响是如何之大等等。兄妹二人对中华文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囿于一直居住在俄国人的聚居区,没有机会去接触真正的中华文化,他们表示非常想了解真正的中国生活,还想去北京和上海看一看。瞿秋白告辞之后,出门拦下了一辆马车,未成想到车夫是俄国人,瞿秋白不知道福顺栈所在的街道的俄语名称,车夫绕了好多条街道才最终把瞿秋白送回客栈。

又一日,瞿秋白从报馆出来之后到七道街江苏小饭馆吃了饭,饭后沿着中国大街(Kitaiskaya ulitsa,现中央大街)回客栈之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沿大街两旁,俄国人“有相偎相倚坐在路旁椅子上的;有手搀一面低低私语指手划脚,一面走着的;有在铺子里买这东西,携着一大包裹出来的;雪亮的街灯,电灯光底下,男男女女一对一对穿花蛱蝶似的来来往往。”[15] 街上还有人卖各种俄文报纸,其中有《生活日报》(Novoctijizni)和《曙光报》(Zarya)等。中国大街两旁的商店所陈列的商品非常之丰富,工业品应有尽有,形式上看来和西洋货无毫厘差别。

瞿秋白也曾乘船游览松花江。“蔚蓝的天色,白云似堆锦一般拥着,冷悄悄江风,映着清澄的寒浪。”[16] 松花江畔的美景让瞿秋白留恋不已。他特地抽出一天与俄文专修馆的同学前往游览观光。乘着小船从道里到道外,在江中看着中东铁路的铁桥,后面还有几处四五层的洋房,远远望去还有树木带着些积雪,风景宜人。

 在哈第一次听到《国际歌》

公历11月7日是十月革命的纪念日(俄国之前使用的俄历与公元纪年不同,“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历的十月二十五日,实际上是公历的11月7日)。当时瞿秋白还滞留在哈尔滨,经过一位俄国友人的介绍去参加了他们举行的庆祝会。会场是哈尔滨工党联合会预备开劳工大学的新房子,那天得到中国警察厅的许可,召开大会。会场里非常拥挤,甚至都不能走进。瞿秋白和俄国友人一道与会长商量,得到允许之后在演说坛上坐下了。看坛下挤满了人,宣布开会时大家都高呼“万岁”,哄然起立唱起《国际歌》(International),声音雄壮宏伟。这是瞿秋白平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国际歌》。1923年6月15日,瞿秋白首次翻译发表的《国际歌》中文歌词。[17] 瞿秋白因而成为了中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其中“因特纳雄纳尔(International)”就是根据音译过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18]

1921年瞿秋白(右)与李宗武在莫斯科合影

1921年瞿秋白(右)与李宗武在莫斯科合影

十二月初,谢美诺夫的兵已经败退,总领事陈广平的专车也已准备停当,瞿秋白在12月7日启程离开哈尔滨,继续前往莫斯科。在驻苏俄的两年多时间里,瞿秋白深入调查采访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苏俄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会议和活动,阅读俄共的文件、报纸,追踪调查一些革命事迹,夜以继日地撰写了六十多篇通讯和《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报告文学集,向祖国和人民全面、系统地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和崭新面貌。其中《饿乡纪程》于1920年11月4日开笔写作,1921年10月结稿寄回国内,1922年9月,由郑振铎易名为《新俄国游记》,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饿乡纪程》是瞿秋白“心弦上乐谱的记录”,真实生动地描述了赴俄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再现了由北京到哈尔滨、到满洲里、到赤塔、到赤都莫斯科的路程和“心程”,其中有较多关于哈尔滨的记载,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读。瞿秋白是第一个以报晓之声向中国人民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记者,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9] 同时,瞿秋白还翻译了大量俄罗斯文学。1922年,瞿秋白在莫斯科由同乡张太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1月5日,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莫斯科,瞿秋白以中共代表团译员的身份参加会议活动,主要为陈独秀做翻译。瞿秋白的俄语翻译水平很高,同时熟悉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也十分了解共产国际和国际工人运动方面的事务,陈独秀因而对瞿秋白非常赏识,并且寄予厚望。而瞿秋白当年曾经在北大旁听过陈独秀的课程,拜读过他在《新青年》上写的文章,非常钦佩陈独秀的思想与学识。因此,共产国际会议结束后,陈独秀准备回国时,要求瞿秋白一道回国工作,瞿秋白欣然同意,在1922年12月21日乘火车离开莫斯科回国。[20]

 

 


[1] 新华社北京2005年2月17日电。《人民日报》2005年02月18日,第二版。

[2] 《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画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3] 《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画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3页。

[4] 张琳璋:《瞿秋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5] 张琳璋:《瞿秋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6] 《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画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7] 陈铁健:《瞿秋白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8] 陈铁健:《瞿秋白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9] 瞿秋白:《瞿秋白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0页。

[10] 瞿秋白:《瞿秋白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1页。

[11] 张琳璋:《瞿秋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12] 瞿秋白:《瞿秋白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9页。

[13] 陈铁健:《瞿秋白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76页。“戈尔恰科夫斯基”之名见于张琳璋:《瞿秋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14] 张琳璋:《瞿秋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15] 瞿秋白:《瞿秋白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16] 瞿秋白:《瞿秋白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19] 《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画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20] 《江南第一燕:瞿秋白画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栾颖新

栾颖新,哈尔滨人

相关推荐

玛拉的国际家庭

文/曾一智  原文发表于《黑龙江日报》 2000年12月7日 1936年,玛拉的曾外祖父吉尔什·奥尼库尔(前排左一)和曾外祖母切 …

叶琳娜·涅捷尔斯卡娅

我经常从睡梦中惊醒, 一切往事如云烟再现。 哈尔滨教堂的钟声响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无情的岁月悄然逝去, 异国 …

8 条评论

  1. 顶一下 :smile:

    • 栾颖新

      谢谢你的支持!

  2. 我们都有哈尔滨情节对吧

  3. QQ1147914771

  4. 我们都有哈尔滨情节对吧

  5. QQ1147914771

  6. 我们都有哈尔滨情节对吧

  7. QQ1147914771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