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马家沟河挖河泥

今日马家沟河(笔者拍摄)

图1、今日马家沟河(笔者拍摄)

一九七〇年冬天,我在哈尔滨铁路第一中学(现黑龙省实验中学)读初中三年级,学校与马家沟河仅一墙之隔,尚未治理的马家沟河污水横流,每逢刮南风的时候,操场、教室弥漫着一股河泥味。当时,受“读书无用论”影响,学校热衷于搞学工、学农活动,这正合学生们的心意,只要不考试大家就兴高采烈。

寒假里的一天,学校通知搞“积肥”活动,每个排(班级)不少于三马车,还要搞竞赛。说起“积肥”事儿,我们那一代人都知道,由于化肥少,当时种地都用有机肥(大粪),国家为多打粮食,大力提倡“积肥”运动。每年冬季北方城乡学生都要大张旗鼓地开展“积肥”活动。“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谚语家喻户晓。

当年中、小学生冬季积肥宣传画

图2、3:当年中、小学生冬季积肥宣传画

那时,学校学解放军实行部队编制,年级称连,班级为排,我是排里的副排长。因排长是位女生且文静,老师把任务交给了我。我十分为难,城市不比农村,街上粪肥很难找,任务难以完成。于是,我组织召开骨干会议,商量解决办法。一名女生说,可以到大街上捡马粪蛋,但时间紧、任务重,杯水车薪;一名男生说,可以晚上偷淘厕所,这办法更不靠谱。当时,市区厕所都包给了郊区菜社,为防止别人偷粪,各菜社用红油漆,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厕所墙上,偷大粪等于盗窃,抓住会被扭送公安派出所。当时大粪很值钱,一马车能卖五十多元,能买一个猪后鞧。

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同学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说马家沟河冬天不封冻,两岸楼房厕所粪便都排到了河里,河泥是上等的肥料。真一条好主意,大家一致赞成!我们商定此事一定要保密,否则别的排都去挖,我们就无法拿第一了。然而事与愿违,因挖河泥时一位同学不小心掉进河里,我们不仅没拿到第一,反而遭到严厉的批评,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当年学校四层教学楼

图4、当年学校四层教学楼

次日,全排同学扛着铁锹,带着土篮子,顶着飕飕的小北风,来到臭烘烘的马家沟河边。寒冬时节的马家沟河,水面“五彩缤纷”,脏得辨不出颜色,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河泥臭气熏天。那时,社会崇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红卫兵小将连死都不怕,还怕臭气吗?身强力壮的男生干在前,把挖出的河泥装进筐;女生一字排开,把装满河泥的大筐传递到岸边,扣在雪地上冻成冰坨,再用爬犁运往学校,大家不怕棉裤、棉袄被污泥弄脏,干得汗流浃背。谁料,一天上午大家干的正欢,一位男同学脚下一滑“噗通”一声栽进了河里,身子越陷越深,一些女同学的脸都被吓白了,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拽了上来,赶紧跑到家住岸边一位同学家里换衣服。

“落水事件”不翼而飞,暴露了我们的 “秘密”,全校各连排纷纷效仿,一时间,马家沟河两岸人声鼎沸,红旗招展,“积肥”大军干得热火朝天。那次,我们排挖了四汽车河泥,“积肥”数量全校第一,但由于有人落水,被学校取消了评比资格,老师也因此挨批评受牵连。光阴荏苒,一晃过去了四十多年,每逢我路过已经治理的马家沟河,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那桩往事……

 

王宝滨

前哈尔滨铁路工务段主任,哈尔滨文史馆馆员,著有《中东铁路旧事散记》一书。联系方式:2665164376@qq.com

相关推荐

渐行渐远的秋林记忆

本文原载2023年12月29日《新晚报》“人世间”版 ,标题有变。 作者题记:散落在秋林的美好记忆,仿佛是金黄色的落叶,轻 …

马家沟河

图片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8-12/25/c_1123899033.htm 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边上的东面和北面,有一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