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枭雄札木合 : “大铁锅煮人”的历史悬案

      大庆是以采油为主的油矿区,千里草原上布满了星罗棋布的居民点。

      小时候,我常去家附近的草甸子去玩。经常会看见一种枝杈为圆形,浑身是刺的植物。大人说,这是碱蓬子,初夏时节叫猪毛菜,人们会采集它的幼苗来喂猪。秋天来了,草原上斑驳泛白的盐碱地里,慢慢地由绿,黄,浅红,直到火红,一片片带刺的红色乱草,此刻变得异常坚韧,已失去了夏季的温柔;用手去扯它,一阵儿剧痛,会使你的手,条件反射般地缩回来,稍微用力手上会划出几道血印。

       有一次,在草原上遇到一位放牧的老人,他说:“草原上成吉思汗有个结拜兄弟,叫札木合,他嫉妒成吉思汗的才能,在草原上四处煽风点火,鼓动其它蒙古部落反抗铁木真,成吉思汗最后把他打败了,杀死了他,人们非常憎恨他,就把草原上这种满身有刺,到处扎人的植物,叫做札木合,时间久了,人们慢慢地就叫成了“扎木棵”了。

       这个故事对我影响很大,每每在草原上看见瑟瑟秋风中的扎木棵,就非常不喜欢,有时还用脚踹它几下,方能解解心头之恨。

        1986年内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成吉思汗》,由于是在内蒙古草原实景拍摄,外加著名影星斯琴高娃等质朴的表演,整个片子显得非常历史的厚重感。内容也是基本符合《蒙古秘史》里面对成吉思汗早期历史的描述。

       电影里面描写了札木合在蒙古历史上著名十三翼之战胜利后,为了恐吓草原其它部落,借宴请部落首领之时,在草原上支了七十口大铁锅,把被俘虏的成吉思汗部下,统统扔进大锅煮了。下图是影视作品里扎木合铁锅煮人。

      我当年看电影时,非常相信这段情节是真实的历史。电影里说札木合大铁锅煮人,来源于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蒙古秘史》,它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

        蒙古秘史第129节有如下记载:

      因为部属绐察儿被杀,札木合等札答阑(等)十三部联合起来,组成三万骑,越过阿剌兀惕、土儿合兀惕(两)山,前来攻打成吉思汗。

               ……

    (双方)交战于答阑巴勒主惕。在那里成吉思汗被札木合进迫,退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

       札木合说:“我们迫使他们躲避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里去了!”。

       回去时,他把赤那思氏的子弟们(活活)煮死在七十个(大)锅里,又砍下捏兀歹察合安兀阿的脑袋,系在把马尾上拖着回去了。

      这个记载对后世影响巨大,历史学家大都根据这一记载评价十三翼之战失败后的成吉思汗,势力反而壮大了,而获胜的札木合力量却受到了削弱。他们说获胜的札木合在归途中用七十口大锅煮死了赤那思氏所有的青壮年,这一令人发指的事件使他丧失了人心,许多原本依附他的人转而投向了成吉思汗。

       最近几年在央视百家讲坛风风火火的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袁腾飞在其新作《袁腾飞讲成吉思汗》(2013-10-1湖南人民出版社)也这样写道:

       札木合打胜了之后,对待俘虏极其残忍,弄了七十口大锅,里面烧着滚开的开水,把被俘的铁木真部落的人…….扔到大锅里活活煮死,等于煮了七十锅人肉。  ……. 来投奔者中就有也速该当年的托孤之臣蒙力克,他是最后一个离开铁木真,迫于形势追随札木合的。这次他领着自己已经成年的7个儿子一起回来,想他这样的人来投奔成吉思汗,说明成吉思汗以非常得人心了。

      然而这个普遍被史学界认为的札木合大铁锅煮人肉,从而失去人心的事件是真实的吗?千百年前的蒙古大草原发生了这样一幕惨绝人寰的重大历史事件吗?

       古历史典籍中,我们除了在《蒙古秘史》中看到“札木合大锅煮人”的简单记叙外,在其它史记中均未发现。明朝修元史中没有给札木列传,对他的了解只能从元史中其他人的本纪和列传中看到些只言片语。 

       明朝宋濂修的元史,在太祖本纪中对十三翼之战这样表述:“

       时帝麾下搠只别居萨里河。札木合部人秃台察兒居玉律哥泉,时欲相侵凌,掠萨里河牧马以去。搠只麾左右匿群马中,射杀之。札木合以为怨,遂与泰赤乌诸部合谋,以众三万来战。帝时驻军答兰版硃思之野,闻变,大集诸部兵,分十有三翼以俟。已而札木合至,帝与大战,破走之”。 

       宋濂仅仅记载成吉思汗与札木合大战,失败后退走,并没有写札木合煮大活人。

      《蒙古秘史》成书于十三世纪,原书用畏吾体蒙古文即古蒙文写成的,成书地点在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这部书随着蒙古人进入中原后,秘藏于宫廷内。直到朱元璋打进北京,蒙古皇族匆忙逃亡漠北,此书才得以流传外界。

       元朝灭亡一两年时间后,大明朝开始由宋濂参照《蒙古秘史》编纂元史。明朝刚赶走了蒙古元人,一些汉族人对他们有刻骨的仇恨,此时蒙古人的势力还没完全被击溃,蒙元皇帝正在茫茫戈壁草原积聚力量,以图东山再起,明朝也积极准备北征蒙元残余势力。按理说这时期修元史,对于一段能证明蒙古人残暴的史料,应该大书特写,这对于刚刚建立的明朝非常有利,可是作为中国古代治学严谨的宋濂为何没有采用呢?他没有必要去掩盖蒙古历史上一场惨无人道的行径。

      真实的历史应该是宋濂在蒙古秘史中根本就没看到这段“大煮活人”的记载,当时修史的宋濂一定留用了一些懂蒙汉两种文字的人,帮助翻译蒙古秘史。研究历史越靠近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近的人记载的事情越准确,宋濂他们翻译的应该是非常准确的历史信息。所以,当年宋濂看到《蒙古秘史》中并没有记载札木合煮人事件。后世很多人在用汉语翻译此书时,由于是古蒙古语,在翻译时候难免有错,不知道那位大师把这段本来不存在的历史事件凭空扣在无辜的札木合头上。

      就是这段来历不明的“铁锅煮活人”历史,在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的蔡东藩先生其代表作《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的《元史演义》中又被按在了成吉思汗铁木真身上。《元史演义》第六回帖木真独胜诸部札木合复兴联军这样写道:

      帖木真赶了三十里,方鸣金收军。大众统来报功,除首级数千颗外,还有俘虏数千名。帖木真圆着眼道:“这等罪犯,一刀两段,还是给他便宜,快去拿鼎镬来,烹杀了他!”他部下的士兵奉了这命,竟去取出七十只大锅,先将兽油煮沸,然后把俘虏洗剥,一一掷入,可怜这种俘虏,随锅旋转,不到一刻,便似那油炸的羊儿羔儿!羔羊是宰后就烹,人非禽兽,乃活遭烹杀,胡儿残忍,可见一斑。

      我们暂且不去探讨“大铁锅煮人”历史悬案是谁干的?

      我们可以自己找个大锅,跳进去实验一下,能煮人的铁锅至少在高度1.5米,内径1.8米以上,一千年前的蒙古大草原会有如此大的铁锅吗?
   
     札木合用大铁锅煮人不能成立的几个原因:

     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决定蒙古人不可能携带巨大的铁锅

    十三世纪,也就是成吉思汗和札木合的时代, 蒙古诸部进入大漠南北之后,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与辽、金确立了臣属关系。而金朝也扶植了一批部落贵族, 蛊惑草原各部互相兼并,扩充实力, 抢夺人口和优良牧场, 以期成为草原诸部的盟主。

   而此时,金朝受到了来自南、北两面的军事压力。为了解除蒙古的威胁,金一面不断派兵剿杀,甚至虏卖蒙古子女为奴婢,一面加强上京等地防务,同时不许蒙古人入境,每年入贡,只在塞外交割,激起蒙古人极大的不满。

      草原各部落互相又矛盾重重,公元1189年,铁木真被本部贵族推举为该部可汗,随后,札木合同成吉思汗的第一次大决战——十三翼之战爆发!

      肉食品是养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以羊为主,牛次之的草原人,用一般的铁锅煮肉是历史事实。 在内蒙古博物院里有一套铁锅和铁锅架,它见证了蒙古族烹煮肉食的过程和吃肉食的习俗。这具铁锅内径也就有六十厘米左右,比蒙古文化先进的金代女真人,后世考古发掘出土的铁锅中也没有超过一米的。当年蒙古各部落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随时准备拔营起寨,到处迁移流浪,他们不会携带笨重的铁锅。

下图是大庆博物馆收藏的最大的辽金铁锅

       当时,成吉思汗主要活动范围在不儿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脚下的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的三河源地带。十三翼之战时,札木合为打成吉思汗措手不及,率领十三翼联军越过额尔古纳河,向土尔合兀岭进逼,长途奔袭成吉思汗游牧地;成吉思汗也组成十三支队伍迎战札木合,各路大军沿着斡难河岸和克鲁伦河岸向奎屯河方向移动,双方在答兰巴勒主惕草原(今蒙古温都尔罕西北)遭遇。札木合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千里奔袭,应该是轻装急进;成吉思汗更是仓促迎战,丝毫没有准备,双方都不会带笨重的物资和家眷。

         二、北方少数民族同经济发达的宋朝之间的贸易中很难得到铁制品

       宋代在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手工业主要生产部门有矿冶、采盐、纺织、造纸、印刷、陶瓷等,生产力极端落后北方草原民族非常渴望得到宋朝的手工业品。

      早在北宋立国初期,就针对辽的贸易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榷场设置官员管理互市贸易。辽、金、夏从榷场买进羊、马、茶、荔枝、柑桔、橄榄、沙糖、生姜和犀象丹砂等;北方地区输往南方的大宗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互市商品种类的不同反映了南北方各自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特点。北宋坑铁大多产自河北、山西等地,宋冶炼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铁、铜及锡等实行专卖与榷酤,禁止私制和民间交易,而对民间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同时严禁现钱、铜和可作军器之物出境。 

       这就是说,宋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冶炼出巨大的铁锅,从宋代出土铁锅实物看,它们是铸造的,而不是现代钢模压制法,这样的铁锅壁非常厚,一口能煮人的大铁锅起码要在数千斤以上,如此笨重的铁锅在宋代严格的榷场制度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卖到草原上。对宋代出土的大铁锅,当时宋人铸造出来作为何用我们也不清楚?反正不是用来烧火做饭的。札木合贫穷落后的部落不会拥有七十口巨大的铁锅。

      三、当年草原不产铁矿,冶炼技术也炼不出数万斤的铁锅。

      由于宋朝铁贸易的严格控制,辽金政权为了满足自身农业生产和战争的巨大消耗,不得以都开始学习先进的炼铁技术。早期的一些生女真部落已经掌握了冶炼和铸造技术,有了专业的铁工,女真完颜部曾向其它部落购买铁甲,当时的完颜部还不会炼铁和制造铁器。随着金统治范围的扩大,铁矿产地增加了,采矿和冶炼业逐渐恢复。金海陵正隆二年,始议鼓铸,金政权在原来北宋的河北、山西铁矿区开始炼铁。

       从考古发掘得知,女真人在黑龙江阿城东南与五常毗邻的半山区小岭、五道岭一带也有冶铁矿。深受女真人影响的蒙古各部落,会不会炼铁?应该说在札木合时代还不会,从《蒙古秘史》知道,蒙古族先祖走出大兴安岭山区,遇到大山阻隔,他们利用很多牛皮做成风机,把山烧出一条路,才进入草原戈壁。鼓风机应该是炼铁技术的一部分,可这里也没提到炼铁。成吉思汗在对外战争中,每次胜利后都会把铁匠等工匠,留下不杀,可以得知蒙古人非常缺乏炼铁技术。

      2013年国庆节,我参观了阿城金源博物馆,该馆收藏近20多只金代六耳行军锅,其中一口六耳大铁锅吸引了了我的注意,此锅是博物馆目前发现并收藏的最大的一口行军锅。该锅的直径为74厘米,其它铁锅无论体积和重量都与它相差悬殊。这么大的铁锅也煮不了人。


      
     综上所述,札木合没有那么大的铁锅,正史也没有记载他用大锅煮活人。这样一个灭绝人性的事件,被无缘无故扣在札木合头上,并成为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明代宋濂修的元史未见札木合大锅煮活人的记载,就断言没发生这段历史事件是个孤证的话。那么清末民初的史学家柯劭忞于1920年编撰成《新元史》给扎木合列传了,其中写道:

      太祖亟召集部众,为十三翼,以拒之。战于答兰巴泐渚纳。太祖兵败退。札木合断兀歹部人察合剌安之首,系于马尾而去。 

       札木合在十三翼之战胜利后,仅仅是砍断一个部落首领的首级系在马尾巴上,这在古代战争中,尤其是少数民族战争中是常见的事情,不能说明札木合有多残暴。

       总结研究前史写成的新元史也未记录“大铁锅煮活人”事件。

      现代史家都说札木合大煮活人后,失去民心,众叛亲离,最后被成吉思汗打败。元史记载却没有这样的说法,元史太祖本纪道:

       帝功德日盛,泰赤乌诸部多苦其主非法,见帝宽仁,时赐人以裘马,心悦之。若赤老温、若哲别、若失力哥也不干诸人,若朵郎吉、若札剌兒、若忙兀诸部,皆慕义来降。

        成吉思汗宽厚仁义,睿智的战争思想, 感化并征服了蒙古各部落纷纷来投奔,当然也有札木合性格上的缺陷,他在领导蒙古各部落时治理的失误。但是,绝对不是因为所谓的”大煮活人事件“导致他失败。

        天下是人人之天下,战争不休的蒙古草原,札木合就没权利争夺统治权吗? 一代叱咤风云的枭雄,随着帝王之梦的破灭,大漠黄沙湮灭远去的号角,成王败寇,笑傲疆场。因此,在最初的草原,历史传说故事中留下的丝丝痕迹,证明札木合是蒙古族统一大业的重要人物,之后在历史与文学艺术当中,札木合沦落为奸诈与阴谋诡计的邪恶象征,并成为背信弃义的代名词。由一代天骄的安达到一方大汗,再由部落盟主到奸邪小人,令人无奈和叹息!

      当札木合失败后被杀,他站立着草原上,仰望长生天,对成吉思汗说道,天下只能有一个英雄,你是我的好安达,我永远站在不尔罕山的山巅,看着我的安达,保佑你!开创蒙古人的帝国。这是一种草原民族不屈的精神,也只有草原人在死亡面前才能对敌手发出的声音。备受契丹、女真等民族欺辱,形同一盘散沙的蒙古民族,在历史的必然时刻必然崛起一位强有力的英雄,带领他们走向民族的顶峰!

 

雪狼刀风

陈文龙,1967年出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高级经济师、摄影师、户外旅行者。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近三十年,研究主要方向为远东近代史、中俄关系史和中东铁路历史。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中俄关系史学科的骨干成员,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会员,一点资讯签约作者。近年来自费考察中东铁路,并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国国家地理》、《铁道知识》、《看历史》、《环球人文地理》、《中国地名》、《华夏地理》、《黑龙江史志》、《北国旅游》、《哈尔滨史志》、《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大庆日报》、俄罗斯赤塔日报、俄罗斯效果报(周刊)等杂志报刊以及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网和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主流网站,发表了大量有关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现状调查的文字和图片。联系方式:jinsedao@126.com 13845995750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