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赛马场的那些传说

文/长河  图/哈尔滨新闻网

一提到哈尔滨的城市名片,除了冰,就是雪,即便是体育竞技项目也是如此。回想一下,08年奥运会之后,不少媒体推出的那张“中国各省份奥运冠军排行榜”,黑龙江排名靠后。但咱一点也不亏,以后再弄个“冬奥会中国各省份奥运冠军排行榜”看看,要知道,黑龙江运动员数量可抵得上半只中国代表队啊——这也是黑龙江体育局之所以牛气的主要原因。

不过,今天要说的可不是冰雪运动,那个留到不几天后的冬奥会再说吧,今天唠唠一个比较“潮”的项目——马术,或者说,是马术运动里的一部分——赛马。

赛马这项运动,在西方和我国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哈尔滨的赛马制度源于西方,而参赛马匹则中西融合,这无论是在百年前还是当代,都称得上是有趣的事情。

1905年,居哈犹太侨民库列绍夫在南岗区南端老飞机场附近,也有说是马家沟河南端,现在的“三大动力”所在地附近,开办了哈尔滨第一家赛马场,当时称“赛马俱乐部”。起初的时候,赛马活动的规模很小,都是贵族内部自娱自乐的游戏。当时有个”北满赛马协会”,马匹多是从俄国运过来的。1909年,北满赛马协会归属了”后阿穆尔赛马协会”。 1918年,对于哈尔滨的赛马活动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赛马爱好者从西伯利亚的马场运到哈尔滨一批名贵的奥尔洛夫斯基种赛马。当时著名的马场主是塔丘科夫、莫尔鲁奥维奇、吉尔切恩科夫等。1922年,日本人也加入了协会,改名”股份公司哈尔滨赛马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五个月,日军占领哈尔滨。为了修筑机场,他们关闭了马家沟赛马场。1933年日伪在现和平路以南,自滨绥线向西至电工学院的一片空地上,修建了新的赛马场,历时一年完工,并命名为”哈尔滨国立赛马场”。是日本人将哈尔滨的赛马活动发扬光大了么?恐怕他们没那么好心吧,日本的经营者,将赛马场赌博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1962年7月16日的《哈尔滨晚报》介绍,赛马场每年4月至10月共有四十天举行赛马,一般在每星期六、星期日或节假日举行。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七、八、九三天,农历五月初四、初五,十一、十二、二十五、二十六六天,农历六月初一、二、八、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等九天,农历七月六七日两天。赛马时间以夏季较多。赛马一开始,数千人涌向马家沟和王兆屯,场里场外一片人海,人声鼎沸。

当时赛马分三种形式:一种叫驾车赛马,是以美洲产的高大“洋马”驾以特别的双轮车,一名御者坐车上;一种是以蒙古马为主的抽签赛马;还有一种就是东北地产的马,至于地产马在体质和速度上都不及前两种马的原因,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东北地势平坦,水草肥美,马儿们“被安逸的生活所累了”吧?

至于参赛规则,也很完备。除经常参加比赛的固定骑手、驭手、马匹之外,也允许经过体检、试跑合格的外来的骑手、驭手、马匹参加,然后按实际人、马的素质,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各编上号码,选手分别穿上不同颜色的号坎,并将这些骑手、马匹过去的名次、场次公布于众,以备参考。

赛马的核心,是“马票”。赛前半小时骑手先在场内溜马,买票的人根据每个赛马的编号,参考公布的纪录,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选择最有可能获胜的赛马票。马票一般的为五元一张,有钱的人有的买一两千元的马票,如果他选中的马号得胜,则可以得到加倍的赔偿。当然,总是输的人多,赢的人少。有的人一天之内连输几场,有的一连几天也没有获胜。输了,垂头丧气。赢了,喜笑颜开。而场主却总是大发其财的。

1947年哈尔滨的赛马场在人民政府的监督下永久关闭了,从那以后,关于赛马、赌马的事情也就随着拆掉的马场,一并被封存在这座城市记忆的角落之中。

2008年11月29日,全国速度赛马锦标赛在武汉东方马城赛马场举行,这被有些朋友看来这是哈尔滨重建赛马场的最佳契机。然而,毕竟这不是我们多数人能承受得起的玩具,我们“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好么?

史料来源:

长河

大话哈尔滨网站发起人,联系方式: dachanghe@163.com

相关推荐

8 条评论

  1. 坐个沙发!

  2. 长河

    测试豆瓣登陆留言…..
    顺便感谢上面那位做沙发的~

  3. fz

    这个新闻长河有没有兴趣研究一下……

  4. @fz, 好的,多谢~我这就去研究研究。可惜我是做结构分析的,不会弄景观…

  5. fz

    @长河, 其实我的意思只是关注一下,把相关资料整理整理而已……比如先弄清楚哪里要修什么,要起什么作用之类的。

    我感觉哈尔滨最近的城市规划的改进在加速,而且也确实必要,因此有必要关注一下。

  6. John

    可惜被拆除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