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不新不老的哈尔滨:西餐留给我的印象

640-webp

五十年代哈尔滨有很多西餐馆,爸爸妈妈常带我们去吃饭。我的记忆中最早吃西餐的地方不是华梅、也不是马迭尔,而是一家小馆。当时我五岁左右。

这家西餐小馆在上游街靠近中央大街、监狱对过。没看见什么招牌,和普通住宅一样,一扇门一扇窗户。欧式的外门高大厚重,门口上方有一个铁艺半球型雨搭,既没镶玻璃也没有布罩,很好看。门前有一块约一米见方的水磨石平台,只有一寸多厚。

推门进去,屋子不大但非常整洁,好像来自天窗的光线照的屋里非常明亮,菱形摆放着四、五张方桌,既不宽敞又不显局促,刚好的距离看着非常舒服。刷着红色油漆的老式地板,衬上方格的餐桌布,给人一种既像家又不像家、新颖而温馨的感觉。可以想象的到,在这种环境里用餐是非常愉悦的。女服务员是外国人,帮我们挂衣服,给我们点菜,来来回回的像家里人一样。至于吃的什么菜我不记得,只记得有一盘炒米饭,里面有各种颜色的东西。

这次吃饭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是因为吃的是什么,而是地点和有着浓郁的家庭氛围的餐馆。时隔六十来年了,说记忆犹新一点都不为过。

八十年代初,道里的一位朋友带我去一家“黑”店吃了一次西餐,这也是我吃西餐印象比较深的一次。

这家小店的地址在中央大街、上游街和中医街之间、理发店南侧。说它是“黑”店就是不开门、不开栅板,来的全是熟客,而且就晌午一顿。听说他爸是马迭尔的西餐厨师,早上把半成品做好,(当年还没有冰箱,做好的东西都放在地窖里),中午由儿子司厨,每天准备的食材就那么多,卖完拉倒。

这个吃饭的地儿可纯粹是家里,别看地方小又不像饭店,但味道是没说的。不管是血菜汤、奶汁肉饼还是菜卷,比当时的华梅地道多了。有一道菜是软煎鱼,非常鲜嫩,口感和味道绝佳。我常做的西式泡菜,就是在他家学的。后来几次想跟朋友说再去一次,但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他们非常警觉,好像不让生人知道这个地方。

我记得当年在华梅两人用餐消费不到40元,但这次花多少钱我就不知道了。

魁君

50后,哈尔滨文史爱好者,微信公众号:魁君,联系方式:dearlaoba@163.com

相关推荐

哈尔滨老建筑

图文/栾颖新 生长于哈尔滨的作家阿成曾说:“一座城市里的事情总是这样,不管这幢老楼、老公馆何等的漂亮,何等的珍贵, …

2 条评论

  1. 青青姥姥新号

    我记得当年我家就在上游街住,我家对面是当时俄国学校,内有西攴店,父亲常带我去吃正宗的俄国菜,牛肉饼,苏巴汤灬灬,还有地下室面包房的大列巴灬…,太好吃了。

  2. 第一次去的是塔道斯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