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的红砖与红楼?萧红作品里的俄罗斯文化之建筑领域方面

(一) 用红色的好砖砌烟囱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

1

2013年电影《萧红》片尾,萧红病逝后,在天国里乘坐马车回到了松花江,呼兰河畔;她“回家”了!

在呼兰河与松花江合流处之北有个小城—-呼兰,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故乡。呼兰城是清代黑龙江七座军事要塞之一,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扼守松花江,拱卫伯都纳(今吉林省松原市)。

清朝末期,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的领土。原本是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成为界河,松花江下游全部成了异国土地。俄国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修筑军事堡垒——哈巴罗夫斯克。这样清朝军事上极为被动,若俄国船舰沿松花江直航伯都纳,顺着卜奎草原道,直取清朝国都北京易如反掌。此时,清朝有见地的大臣疾呼:“国家之根本在东北,东北之根本在伯都纳”。为了保卫东北边疆,清朝在松花江上的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呼兰和伯都纳设立三个副都统级别的二级军政区。

2

1879年8月18日,呼兰副都统正式设立。呼兰城同清廷在松花江南岸设立阿勒楚克副都统(今哈尔滨市阿城区)遥相呼应,控制着松花江水道。呼兰得以迅猛发展,中国移民和外国传教士纷沓而来。

中东铁路开建后,近在咫尺呼兰成为哈尔滨和铁路建设的主要支援城市,铁路完工后,一座现代的哈尔滨像海市蜃楼般浮现。呼兰人生活方式无不受到俄罗斯的影响。生长在呼兰河畔的萧红,较早地接受到西方尤其是俄罗斯的文化熏陶。

萧红后来到哈尔滨上学,更是全面接触到了俄罗斯文化。甚至她的饮食习惯都处处充满俄味。如她后来辗转青岛,上海等地,在大家聚会时,还亲自烹制一种主料是牛肉,辅料西红柿,大头菜的汤。有时,忙于写作的萧红几块黑列吧,一杯咖啡,就是一饨饭。

3

萧红的作品受到契诃夫的影响较大,语言上夹杂屠格涅夫式温情叙述。我们先就萧红在建筑领域对西方建筑结构的理解阐述一下。

4

1940年,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小说《呼兰河传》。作家在开场写小城呼兰河的时候有这样的描写:

“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院子很大,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非常高的,听说那火磨里边进去不得,那里边的消信可多了,是碰不得的。一碰就会把人用火烧死,不然为什么叫火磨呢?就是因为有火,听说那里边不用马,或是毛驴拉磨,用的是火。一般人以为尽是用火,岂不把火磨烧着了吗?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越想也就越糊涂。偏偏那火磨又是不准参观的。听说门口站着守卫。”

幼年萧红印象中的“火磨”,幼稚而可笑,还带些顽皮。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黑龙江人民对近代工业,简单朴素,略显愚昧地认知。

5

她为什么会说“火磨”用的是红色的好砖。这和二十世纪初中国工业有关系,那时候的中国建筑用一种手工压制的青砖,比不上俄国用机械压制的红砖质量好。

当时在中国东北城乡制作和使用几种砖:一种是土砖,制作办法是将湿泥土塑造成砖坯,自然风干;还有一种是土坯砖,在湿泥土砖坯中放一些“羊角”、稻谷壳以增加砖的强度。这两种砖成本低,质量差,大量使用在农村低烈度房屋建筑上;第三种是烧制砖,而呼兰地区为河网地带,无森林,缺乏木柴,苇子用来建筑房屋防寒保温,田地的秸秆用作家庭做饭取暖。煤炭是新型工业,价格极高。烧制砖的户主为了节省燃料,降低成本,这种砖基本烧不透,不结实。大部分这样的砖,用手轻掰就容易破碎,砖内部充满空洞间隙。

同俄罗斯使用的砖相比,西洋法烧制的砖,烧制时间长,温度够,降温合理,砖成红色,表面有一层厚厚的釉,坚如硬石。在当时中国只有官府衙门和财力雄厚之家才能用的起这样的好砖。中国土砖在建成房屋后,砖内部的气孔吸收潮气,对房屋有极大的损害。故而萧红说呼兰火磨“ 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非常高的”。高大的烟筒在20世纪初工业文明的象征!谁敢不用好砖来砌。

(二)向着红楼咆哮

萧红是地主家庭,父亲早早就把她许配出去了,快要出嫁的时候,婆家叫人捎来话,叫萧红学些缝缝补补之类的家务活。有了点新思想萧红抗议了,要到哈尔滨念中学。民国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等,在“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的极寒之地,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萧红的“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九岁萧红母亲死了,父亲也变了样,在“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对于祖父,父亲也常常和他争吵。

在这样一个极为顽固强硬的地主家庭,萧红在祖父的支持下,经过一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她的父亲和继母做了让步。遂于一九二七年秋,萧红离开呼兰河畔就读于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今哈尔滨萧红中学)。

16岁的萧红来到哈尔滨,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潮。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风起云涌,东北人民抗日爱国运动影响着她,她积极参加学生的反日爱国运动。在一九二八年冬季,反对日本修筑“满蒙五路”运动中,她写道:“我觉得我的脚步很有力。凡是我看到的东西,已经都变成了严肃的东西,无论马路上的石子,或是那已经落了叶子的街树,反正我是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喊声中了。”革命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自愿的。萧红学校那位平时端着女皇架子的女校长,就是被男学生用木棍恫吓胁迫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架到学校操场,她“发青的脸,她的眼和星子似的闪动在她的恐惧中”;二四百人集合在操场,“那些男同学们还满院子跑着,搜索着,好像对于小偷那种形式,侮辱!侮辱!他们竟搜索到厕所”。

一九二八年五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了修筑“满蒙五路”(吉敦等五路)的要求。激起了东北民众的反抗。萧红听到学生领袖们的演讲“日本若完成了吉敦路就可以向东三省进兵,他又说又经过高丽又经过什么……并且又听他说进兵进得那样快,也不是二十几小时?就可以把多少大兵向我们的东三省开来,就可以灭我们的东三省”。灭亡中国,像萧红这样的同学是”不会答应的“,在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九日,哈尔滨三千多学生走上街头,游行请愿示威,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最后演变成一场流血的斗争。

据萧红在《一条铁路底完成》(作于1937年11月27日,初次发表在同年12月1日《七月》第4期)写道:“走向火车站必得经过日本领事馆。我们正向着那座红楼咆哮着的时候,一个穿和服的女人打开走廊的门扇而出现在闪烁的阳光里。

6

萧红他们示威路线是“向着喇嘛台,向着火车站。小学校,中学校,大学校,几千人的行列……”即然走喇嘛台转弯顺势而下就是火车站,而萧红确说“走向火车站必得经过日本领事馆”。在喇嘛台通向火车站的红军街,那座日本领事馆是1936年才搬迁过来的,1927年此地址是满铁道株式会社驻哈事务所,该建筑1924年5月始建,1925年8月落成,设计师尤•彼•日丹诺夫。砖混结构,以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1927年冬季萧红能看到这座建筑,但它是满铁事务所,反日示威去的日本总领事馆。站在喇嘛台可以望到满铁事务所和哈尔滨火车站。

7

1927年11月9日参加游行示威的学生从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今哈尔滨萧红中学)出来,想去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必须从喇嘛台向东沿着东大直街走到果戈里大街和花园街交汇处,想来是萧红刚来哈尔滨,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不怎么出门,对哈尔滨地理不熟悉,怀着激动地心情跟随游行示威队伍,记错了道路方向了。

萧红提到的那座建筑是红色,肯定是花园街红色的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1905年日俄战争結束,哈尔滨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各国纷纷在派驻领事驻哈尔滨,九一八事变之前,世界各国在哈尔滨的外国领事馆和外交使团多达20多个。

1907年3月4日,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在南岗颐园街设立,首任总领事为川上俊彦。1924年迁至南岗新商务街27号(今果戈里大街与花园街交角处,花园小学校址),并设立了能容纳百余人的地下室监狱。1936年2月又迁至南岗区红军街原满铁事务所大楼(今哈尔滨铁路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内。1945年日本战败而关闭。

哈尔滨义州街27号(今花园街351号),是一栋三层带地下室的砖木结构的欧式民宅,1902年由中东铁路大承包商王好文建造。1905年清朝皇帝下旨在上海设立万国红十字会。俄罗斯在哈尔滨设立国际红十字会,当时是俄后方物资供应基地和输送日俄伤病员的地方,它是国际红十字会最早设在中国的办事机构。

8

据在此楼工作过人说,这栋楼内门极多,不熟悉的人进去找不到出来的门,小楼通往外面有三个门:一扇通往礼堂;一扇通向大楼梯;一扇则通小楼梯。 萧红说,他们到了红楼前,一位日本女人打开一扇门,示威的人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大叫改为“就打倒你”,日本女人“立刻就把身子抽回去了”,大门紧闭,“那么红楼完全停在寂静中,只是楼顶上的太阳旗被风在折合着“。

2011年原日本在哈总领事馆建筑拆毁,现在是哈尔滨花园小学。

9

雪狼刀风

陈文龙,1967年出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高级经济师、摄影师、户外旅行者。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近三十年,研究主要方向为远东近代史、中俄关系史和中东铁路历史。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中俄关系史学科的骨干成员,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会员,一点资讯签约作者。近年来自费考察中东铁路,并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国国家地理》、《铁道知识》、《看历史》、《环球人文地理》、《中国地名》、《华夏地理》、《黑龙江史志》、《北国旅游》、《哈尔滨史志》、《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大庆日报》、俄罗斯赤塔日报、俄罗斯效果报(周刊)等杂志报刊以及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网和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主流网站,发表了大量有关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现状调查的文字和图片。联系方式:jinsedao@126.com 13845995750

相关推荐

萧红的8年哈尔滨生活

注:本文首发于《新晚报》2008年12月 上世纪初,哈尔滨文坛上涌现出像萧红、萧军、塞克、裴馨园、罗峰、金剑啸、舒群和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