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厦鼎盛时

U7345P1274DT20111216105146

文/朱俊峰  王宝滨

昔日大名鼎鼎的北方大厦(现南岗区花园街403号新世界百货商场址),坐落在繁华的红军街与花园街交口处。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当年哈尔滨最高、规模最大的建筑物被淹没在浩瀚的楼海之中。然而,它曾有过的辉煌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1959年初,省委经请示国务院批准,决定在哈尔滨建设一座大型宾馆———北方大厦(含花园邨宾馆)。省、市领导对北方大厦工程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欧阳钦、吕其恩等省、市领导从选址到设计方案等都亲自过问,并提出国庆节前竣工,向建国十周年献礼。

1959年3月1日,北方大厦破土动工。哈尔滨建筑设计院承担设计。总设计师由省内著名设计师,工人文化宫、友谊宫的设计者李光耀担任,大厦主设计师是胡逸民。哈尔滨市市民、驻哈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大专院校师生等5万人次参加了大厦的建筑劳动。

当时的建设工地,人山人海,昼夜不停,工程进度日新月异。那时的施工方式还很落后,施工机械寥寥无几,脚手架都是由杉木杆搭建的,成千上万吨的红砖、混凝土和钢筋,几乎全部靠人工挑到高空。建设者们干劲冲天,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在数以千计的建设者中,涌现出红旗队、组9个、红旗手640多名。

1959年9月30日,北方大厦竣工。整个工程仅用7个月的时间,创造出黑龙江省建筑史上的奇迹。竣工的下午,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大会。哈尔滨万人空巷,市民争相目睹大厦风采。

当时的北方大厦,是哈尔滨的最高建筑(黑龙江电视台发射间曾设在9楼),轮廓完美,雄伟壮观。大厦门窗、檐头、腰线、墙面色泽等都传承了哈尔滨建筑物固有特色。建筑中央部分9层,高44米,两翼7层。从大厦楼顶可俯瞰哈尔滨市全景。

1960年1月1日,北方大厦全部投入使用。主要用于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等高级官员,中央、东北局、省内召开的大型会议,以及来哈开会、办事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这里是黑龙江省上世纪60年代历次群英会的主会场。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召开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科学技术大会”的代表,也都下榻在这里。

据原北方大厦老员工介绍,那时大厦是哈尔滨最高级的宾馆,设施、环境和管理,堪称国内一流。大厦挑选女服务员非常严格,要相貌端庄,举止大方,还要看家庭出身,比现在招收空姐还严。女服务员上班,不准涂脂抹粉,不准穿高跟鞋,皮鞋不准钉铁钉。大厦的服务员都很纯朴,吃苦耐劳,对客人服务礼貌周到。夜间客人休息时,服务员见客人的皮鞋脏了,会悄悄地为客人把皮鞋擦干净;客人白天出去开会或办事,服务员会把留在房间里的脏衣服洗干净、晾干。

上世纪60年代初,北方大厦先后接待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云、陈毅、贺龙、叶剑英、李先念、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知名人士。还接待了朝鲜首相金日成、最高委员长崔庸健、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罗马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毛雷尔、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等外国元首和高级领导人。国家领导、外国来宾对大厦的服务赞不绝口,离去时纷纷与服务人员合影留念。

北方大厦的美食,闻名遐迩。1972年5月23日晚,在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的晚宴上,厨师们精心制作出的大型“孔雀宴”,令西哈努克亲王和陪同的国家领导人交口称赞。

“文革”期间,北方大厦厄运难逃。大厦正厅的红纱大宫灯,精美的鱼缸和花盆,供外宾娱乐的台球案子和正门外的霓虹灯等,全部被砸碎或拆毁。正厅两侧的黑色的大理石柱子,被说成给革命摸黑,竟被裹上红纸。1966年10月,造反组织将北方大厦改为“人民大厦”。后有人提出称“大厦”是“崇洋”,叫“招待所”才是面向工农兵,又改为“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第一招待所”。以招待所的名义接待外宾,接待规格过低,1972年4月12日,有关部门取消“招待所”名称,恢复北方大厦原名。

1976年10月至1989年6月,北方大厦先后接待了邓小平、华国锋、万里、李先念、王震、谷牧、雷洁琼、华罗庚等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及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也门共和国总统哈姆迪,圭亚那总统阿瑟·钟和夫人,缅甸总统吴奈温,刚果总统萨苏·恩格索和夫人等外国首脑和贵宾也先后下榻于此。有资料显示,到1989年,北方大厦共接待中外客人一千多万人次。为宣传黑龙江、哈尔滨,扩大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1年,哈尔滨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北方大厦举行(7月1日至7月15日),来自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加拿大、联邦德国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客商,与黑龙江洽谈贸易的总成交额达3000万美元。1987年7月20日至29日,黑龙江省出口商品暨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洽谈会前身)在北方大厦举行。为筹备这两次盛会,大厦员工们拆掉客房的床位,搭建简易的摊位,将黑龙江省名优商品展示给与会国内外客商,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赢得了荣誉,为日后的“哈洽会”奠定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北方大厦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发表于2009年9月6日《新晚报》

朱俊峰

编审、高级记者,原中国展览馆协会副秘书长兼《中国展览》杂志总编辑,哈尔滨著名文史资料收藏家,黑龙江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书记楼”背后的故事

南岗区吉林街54号院里有一栋二层住宅楼,被哈尔滨人习惯地称为“书记楼”。以前有多任省委书记住过这里,如欧阳钦、杨易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