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历史建筑不是哈尔滨作为殖民地的证据

文/超越悲欢   图文编辑/长河

目前我们在探讨哈尔滨的城市属性的时候,都进入了一种前提语境,即哈尔滨为殖民地或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城市。而之所以产生着两种思考,主要是基于哈尔滨存在的众多欧式建筑。殖民地和西方文化影响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如何区分需要参照建筑背后的社会历史,需要深入分析建筑的分类与成因。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对于哈尔滨中众多老建筑的“历史档案”并没有梳理,一部完整生动,充满故事性的建筑档案并没有建立起来。事实上,当下我们对于建筑的很多谈论都是偏离历史背景,都是从我们固有概念出发的,本来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的“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恰恰成为了制约我们思考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哈尔滨欧式建筑的成因很复杂,需要有区别的深入思考。

哈尔滨老火车站,已拆除  来自网络

哈尔滨老火车站,已拆除 来自网络

1932年之前的哈尔滨仅限于现在的道里、南岗、香坊一侧,并不包括道外、阿城、呼兰,居民构成非常复杂,俄罗斯人、德国人、法国人、乌克兰人、波兰人、犹太人、日本人,涉及到20多个国家的侨民,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是有所差别的,在哈尔滨如何显现这种文化差异性了?这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传统的日式建筑是怎么样的?传统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构成哈尔滨主题建筑的建筑特点又是什么样子的?而这些建筑在哈尔滨都褪去了自身原有的文化性,转而成为了哈尔滨多元建筑中的重要一环。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长河摄

哈尔滨的形成于深圳颇为相似,一张白纸被各国移民勾勒的五彩斑斓,一流的建筑师的到来,使得哈尔滨在城市初建之时就具备了较高的艺术起点。后人单土厘1903年的《旅行记》“今划入界内者一百三十二方华里,已建石屋三百所。尚兴筑不已,盖将以东方之彼得堡也。兵房已可容四千人,亦兴筑不已。”而且俄国人将城市规划的概念带到了哈尔滨,由此可见在1898~1905年代的哈尔滨便基本上形成了有别于内地,与巴黎、彼得堡同步的特有建筑风格。

俄国人将最有诚意的建筑带到了哈尔滨,奠定了哈尔滨最初的建筑底色。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使得哈尔滨摆脱了沙俄独占的局面,在众多条约的掣肘与约束下,哈尔滨成为免税区和自由港,俄国人在此地破天荒地引入了西欧议会制,设立了市议会,放宽了各国居民入住哈尔滨的限制。这一时期,迎来了哈尔滨历史上较大的移民潮。

1905~1914年一战爆发,哈尔滨开辟了陆路、水路两条国际航线,作为东北亚重要的粮食、金融中心,与日本、德国、英国、俄国形成了稳定的经济圈,由于水路交通的配置程度较高,具备了独特的地缘因素,哈尔滨较之内地其他沿海港口在经济开放程度、广度上都有显著差异,较之于国内的经济联系,哈尔滨更侧重与世界经济圈的互动,而这是哈尔滨有别于其他城市最显著的特点。

现黑龙江省博物馆

现黑龙江省博物馆 来自中国记忆论坛

早期的欧式建筑底色,加上国际哈尔滨的现实,使得城市的建筑一开始就与法国巴黎、俄国圣彼得堡保持了同一层次。人类对美的感知是相同的,不仅俄国人精心打造哈尔滨的建筑景观,这座城市的其他族裔也尽量在本民族建筑风格上保持与城市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当时,既有俄罗斯建筑师设计中国传统风格建筑,现为哈三中的建筑是由俄罗斯建筑师斯维利多夫设计的;也有日本建筑师设计俄罗斯风格建筑的,如原为中东铁路车站站舍的江畔餐厅,属于俄罗斯风格建筑,是日本建筑师大谷周造设计的。1926年中国人正式收回哈尔滨市政管理权,本年由中国当局出资修建了众多建筑,吉林铁路交涉局、霁虹桥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而这两个建筑无论从外形还是内部构造都显示了与原有欧式建筑的关照,一律采用西洋风格。中国当局借以表示——中国人尊重各国侨民的文化,有能力掌管国际都市哈尔滨。可以这么说,各国建筑师的作品都保持了与哈尔滨原有建筑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说明历史建筑的形成与哈尔滨是否为殖民地没有强关联性。

索菲亚教堂广场一角

索菲亚教堂广场一角 长河摄

以上是我单从建筑史角度提出了对“殖民文化”与“建筑文化”的一些思考。下面我在谈一下,哈尔滨历史上“消失的大多数”——铁路附属地内的中国人。众所周知,33年之前。作为俄国实际控制区的哈尔滨有着多个族裔再次生活,但我们一直忽略掉的一点事即便在哈尔滨外国人口最高峰,1919年,外侨人数也仅仅是百分之五十四。这座城市中张绝大多数的还是中国人。

在我的阅读范围内,1932年之前的“中国人”在哈尔滨,从经济、政治而言,在东北亚地区,中国人的并非“弱势群体”,而且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这点是有别于传统观点的。

郑国利先生在谈及道外的时候,说他之所以不愿离开哈尔滨,就是因为他长于道外,耳畔时常会引起马车的铃铛声。我在最初接触哈尔滨地方史的时候,眼前总会闪动的一幕是:霁虹桥边,松花江桥上持枪对视的中俄军人,以及如下的场景:“一个中国记者躲在铁道边上,一个中国人从到外一侧疯狂朝道里冲,第二天的报纸出现‘某某大盗杀人越货,不知所踪’,云云”。

哈尔滨一分为二的观念,曾在我脑中曾经无限放大。但是当阅读历史文本,特别是旧报纸、就档案的时候,我真切的感觉到即便是在俄国控制一侧的哈尔滨,中国人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群体,与其说是1926年收回哈尔滨,不如说是此前的积累到达了一个拐点,迎来了一个总爆发。

站点默认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编辑

相关推荐

文化边缘的城市

本文原载于1998年11月13日黑龙江日报《城与人》专刊  曾一智 / 文 早晨打开电视机,水均益正在介绍20年前上演的话剧《 …

十年前的建言

本文转载与曾一智博客,原题为《十年前旧作: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走向》,原为发表于2001年1月3日《黑龙江日报》城与人 …

3 条评论

  1. lelew

    借“大话哈尔滨”,更多更好的了解家乡的繁华历史。
    要常新哦!

  2. @lelew 谢谢支持,能保证的,是一直会坚持下去,至于更新嘛,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3. 稻子

    有些牵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