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曾经的时髦前卫代名词

[原文发表于半月谈,原文题为《她曾是时髦前卫的代名词》,作者高振凌授权发布,资料图来自人人网哈尔滨主页]

哈尔滨的夜雨很多,无论是盛夏还是深秋,淅淅沥沥的小雨总是喜欢在深夜悄然而来,又愿意在黎明寂静而去。

记得第一次来哈尔滨的时候,正好赶上深夜的一场秋雨。那时候的我刚下火车,拖着大皮箱一个人在马路上寻找着学校,脑海里对于哈尔滨的了解仅仅是一个模糊的称谓,仅仅是书本上为数不多的介绍,再就是臆想出来的对于寒冷的种种不安的假设。

哈尔滨是一座很美的城市。从雨夜醒来的第二天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清亮的夏日,一望无际的江滩,高飞的花风筝,遥远的铁路桥,欢乐的人群,以及行走在城市湿地中的惬意和清亮,几乎满足了我所有对于美好的感知。

城市的美既有细节的琢磨,也不缺宏观的洞察。作为努力融入这座城市的新移民,我对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感知正是在细节和宏观的探求中不断丰满起来的。

哈尔滨是一座年轻的城市,1898年经由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松花江国际航道的开辟,得以发展起来。依托水陆交通的便利条件,吉黑两省的大部分粮食从哈尔滨源源不断地运抵日本西欧诸国,俄国远东及中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和生活必需品也皆仰仗哈尔滨的直接供给。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是时髦前卫的代名词。在三十余国移民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成为多元移民文化最为繁盛的国际大都市。那时候,无论是在习惯了海派文化的瞿秋白、胡适、还是浸淫于京派文化中季羡林,都对哈尔滨所展现出来的大气和洋气惊叹不已。

时至今日,哈尔滨的外侨已经悉数离开了城市,解放后历次的人口迁徙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哈尔滨的市民主体,原本也已形成的社区文化已经没有了依附的基础。哈尔滨的多元移民文化也逐渐沉淀下来,转而成为了不可言说,但却时时刻刻影响着城市现在的风俗和习惯。

哈尔滨市民文化是一部中西跨文化交流史的生动演绎。哈尔滨的市民是享受高雅文化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对与交响乐以及西餐的热爱,并不是向满街的欧陆建筑一样属于外来文化的遗存,而是哈尔滨市民主观自身文化的表述。

长久以来,松花江右岸就是哈尔滨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早年俄国人就将此地作为休闲场所,在太阳岛、沿江斯大林公园以及整个面积广大的江滩上留下一座座造型典雅的木质小屋和公园,也将休闲的传统和惬意的生活方式注入了哈尔滨市民的血液。哈尔滨市民对于西洋音乐、西洋饮食、滑雪等西洋运动的热爱是集体性的行为,哈尔滨的姑娘对于美的追求,对于时髦的诠释也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试想当年,充满小资情调的生活方式按说与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格格不入,但无论是在战争年月,还是文革时期,哈尔滨的市民文化都经久不衰地流淌在市民的血液里,虽然也受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势改造,但却始终未曾异化,始终保持了文化的完整性。

正因为如此,哈尔滨的夜晚充满了欢乐。江边公园里群众性的歌唱小组、健身小组让江边充满了情趣和浪漫。无论是去吃西餐还是去听音乐会都不在是青年人赶时髦的单一行动,而是全家参与的集体行为。这种全民参与高雅艺术的氛围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正是哈尔滨的可爱之处。

哈尔滨是一座有别于内地的城市,它的独特存在于城市的方方面面,细细地走,细细地品读,会让人不自觉地走进这座城市的内核,继而重新审视生命存在的意义。

站点默认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编辑

相关推荐

文化边缘的城市

本文原载于1998年11月13日黑龙江日报《城与人》专刊  曾一智 / 文 早晨打开电视机,水均益正在介绍20年前上演的话剧《 …

2 条评论

  1. DIESEL

    她拍的照片好有立体感,还有危机感.感叹一下.

  2. 思源

    @DIESEL 我觉得还好有对称感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