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宝滨
“老厨家”第四代传人郑树国先生,堪称是哈尔滨餐饮界的文化人,在哈埠餐饮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2008年冬,为打造哈埠特色餐饮,他准备用哈埠老地名给餐馆单间命名,并请我帮忙。于是,他策划我执笔(查找资料),半年完成十六篇。老地名是哈尔滨的“根”,现选九篇以飨读者……
1、道台府
“道台府”是哈尔滨“滨江关道衙门”的俗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以修建中东铁路为名,控制哈尔滨的军警、民政、财赋、司法大权,俨然“国中之国”。目睹主权沦丧,国人愤愤不平。鉴于此,光绪三十一年九月(1905年10月),吉林将军达桂与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合奏清廷,请于“吉林哈尔滨添设道员,专办吉江两省铁路交涉并督征关税”。同年十月四日(10月31日)奉朱批“著照所请,该部知道,钦此”,批准哈尔滨设治。1906年1月,以侯补道员杜学瀛试置道员,四月启用木质“哈尔滨关道兼吉江交涉事宜关防”之印设治议事。道址先选“傅家店”,后迁“四家子”处,仿吉林分巡道署之制兴建关道署,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二日(1907年9月)竣工,耗资30万贯。宣统二年五月(1910年6月),奉旨改为“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 继杜学瀛之后还有萨荫图、施肇基、于驷兴、郭宗熙、李家鳌等清政府道员,先后在这里就任。
“道台府”位于现在的哈尔滨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和北十九道街之间,是中国传统式建筑于北方地方建筑的混合体,占地面积两万八千余平方米,遵循封建礼仪,呈对称布局,左文右武,前衙后寝。他南北轴线长七十丈,东西宽四十五丈。中轴线上由外至内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宅门、三堂;东侧线上有衙神庙、书房、厨房、戈什房、杂项人房。西侧线上有冰窖、督捕厅、洪善驿、会华官厅、会洋官厅。院墙内有车棚、马厩、茶房、粮仓等。整个建筑群体错落有致,结构合理。
1911年,“辛亥革命”推倒清廷倒,“道台府”完成使命。
2、鳇鱼圈
哈尔滨“鳇鱼圈”在哪儿?就在“老江桥”东侧的老船坞,即原哈尔滨工人体育馆址。
1763年,山西太谷县王姓人家“闯关东”来到拉林,从“京城旗人”手里承包了自松花江上游烟墩砬子,至下游阿什河口域的官网,又称“拉林十网”,奉打贡鱼,并按年交纳课税。到了王姓孙辈王尚德这一代,已有文字记载开始在哈尔滨江段打鱼、建鱼圈,并向清廷进贡鲜鱼的记载。
松花江水丰鱼肥,盛产鳇鱼、鲤鱼、鳊花等名贵鱼。鳇鱼是鱼中极品,也是向朝廷贡鲜的贡品。《呼兰府志》云:“骨肉白多脂,骨柔而脆,为饮食上品。”捕鳇鱼大都在夏秋之季,松花江流域远离北京。
鳇鱼为深水鱼类体长二丈余,数百斤。平时潜于江底,遇有暴雨、涨水时,穿梭于江面觅食。渔民赶风大浪涌之时,十几人带巨网分乘数船划向江心,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上搜寻。鳇鱼一旦入网,不能马上起网,因鳇鱼在水中力搏千均,如将其惹怒,会拉翻江船。渔民先将其稳住,然后潜入水底,悄悄给鳇鱼戴上笼套,再将绳索分栓在各渔船上,将暴怒的鳇鱼拖到岸边。
先将鳇鱼要放进鳇鱼圈,待到严冬将其捞出冷冻,择日进京。因鳇鱼是贡品,且不容易捕捞,所以鳇鱼圈旁盖有渔房,只要鳇鱼进圈,立即设人日夜看守、照料。据载:鳇鱼圈松花江上游居多,如农安、德惠、扶余等地均有。
值得一提的是,“鳇鱼宴”“老厨家”创始人郑兴文老先生的拿手菜,道台府的“鳇鱼宴”就久负盛名。
3、上 号
香坊有史以来,称谓颇多,如“田家烧锅镇”、“老哈尔滨”、“上号”等,其中“上号”之称流传甚广。
香坊地区是清朝弘禁官荒以后,咸丰年间流民聚居的地方,位于呼兰区通往阿拉楚喀(阿城区古名)的交通要道上。阿拉楚喀原为金国开国首都,松花江南的贸易中心,距离香坊区只有20公里,来往车马很多,香坊便成为过往行人和车马打尖住宿的地方。为此,开大车店,招待过往车辆食宿,使之逐步形成集镇。人口日繁,土地肥沃,粮食有余,出现很多酒厂。
香坊首家酒厂称“永德兴”,是山东黄县田宝辉兄弟俩开的,人称“田家烧锅”。后来,一户姓张的地主,又开设一处酒坊,起名“万聚源烧锅”。“此酒厂开张后,生意兴隆,尔后,他又在松花江边(现兆麟公园址)开设分号。那时,买卖称之为“号”,新酒坊地势低于香坊,且为分号,故称之“下号”;老酒坊所在地香坊地势高,且开张早,称之“上号”。
1938年7月1日,日伪统治者在此成立区公所时,正式将该地区定名为香坊。其实,“香坊”这一地名,自有渊源。1805年(嘉庆十年),河北乐亭人李某到此种地,农闲时制作线香。12年后,制香生意兴隆,便在现草料街和卫生街拐角处盖起瓦房,竖起大门楼,门楼上高悬一块牌匾,上面刻有“香坊”二字,遂演变成地名。
4、秦家岗
秦家岗是哈尔滨南岗区最老的地名。清嘉庆年间,随着“京旗移垦”和清政府封禁政策的放宽,哈尔滨平房、顾乡、南岗已建立旗人村落。1898年,现火车站、哈工大、花园街等地均已形成村屯。据史料载,在现火车站与海关街口附近,住有一户姓秦的人家,人称此处为秦家岗。当年他家门前有一棵大榆树(位于哈站原一站台),枝繁叶茂,尉为壮观,可惜在大跃进年代(1958年)被伐掉。在原哈尔滨站老照片上,楼角南侧曾赫赫高悬“秦家岗”站名。由于这里位于松花江南侧的高岗上,后又有南岗之称。
1898年春天,俄国人以建设“铁路附属地”为名,强征豪夺秦家岗(南岗)一带的土地,农民被迫迁走,故1898年秋天,这里基本已成为一片荒凉的空地。俄国人以原“喇嘛台”(县博物馆广场)为中心对秦家岗进行规划设计,并冠以新地名“诺威高尔特”,汉意为新市街。
1901年建设全面铺开,根据秦家岗特有的丘陵地势,和南靠马家沟天然地理条件,重点考虑火车站的位置,沿岗(大直街)、沿河(马家沟)布置街道,先后建起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管理局、莫斯科商场(博物馆)、铁路文化宫以及现海城街、花园街一带造型多样、风格各异的“黄房子”,沿街绿化,彰显出俄国城市风韵。
5、埠头区
埠头区是现道里区的老地名,并与俄国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1898年,俄国人以哈尔滨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大批建设器材由松花江运抵哈尔滨,并在现江边小九站建码头卸船。俄国人将此地称为:“布里斯坦”,中文译意是“埠头区”,即有码头的城镇。随即,俄国人潮水般涌来,并将此地辟为商埠。
当时埠头区的面积并不大,仅以现中央大街为中心,东至滨洲铁路,西南至经纬街,北至松花江,呈三角形地带。由于中东铁路西部线(现滨洲线)将埠头区与傅家甸分开,人们习惯将铁路以西称为道里,铁路以东称为道外。
当年的埠头区是外国人的世界,洋人云集于此几乎所有的街道都是外国名。特别是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洋味十足。1909年,日商率先在此建起松浦洋行;1913年,马迭尔旅馆建成。紧接着英、美、法、德、意等国相继大兴土木。时至1921年,外国商店已有200余家。而中国人开的商号,寥寥无几。时至1933年,设在这里的中国商号仅有13家。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老厨家”在此却占有一席之地。1920年,郑兴文离开“道台府”后,即在中国大街与西十道街拐角处,开办了“老厨家菜馆”。因郑氏私家菜来自官府,档次高,所以选择了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埠头区。当时,郑家的诸多菜肴,令洋人赞不绝口。
6、桃花巷
“桃花巷”一名颇有来历。旧社会,这里妓院多,那些面似桃花,楚楚动人的烟花女子,或婷婷玉立于门前,或出入于街巷,于是街因人而得名。
“桃花巷”是老道外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巷,它的东口,与南头道街、南勋街、太古街、延爽街、天一街五街合一;西巷口与景阳街、承德街、中马路三街交会。不论是东巷口,还是西巷口,都交通便利,商家林立。当年的“桃花巷”,是老哈尔滨著名的饮食服务、购物、游玩一条街,客栈多、旅馆多,自然也有烟馆和妓院,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车水马龙,是老道外的一个缩影。
“桃花巷”一带也是老道外胡同最集中的地方,有染布的“染坊胡同”、有小饭馆小客栈积聚的“新市巷”、有估衣铺为主的“仁义巷”,北头道街附近的“张包胡同”有著名的张包胡同和范记仁义馆,北二道街有卖鱼的“鱼市胡同”,还有北十八道街通往二十道街的“景兴胡同”。
在现如今出版的哈尔滨地图上,“桃花巷”这一地名已不复存在,但当年这里发生的那些往事,却依旧流传在老哈尔滨人的言谈话语中…….
7、傅家甸
傅家甸的形成,却有三种说法:其一:说在清乾隆初年,山西太原人傅振基来马场甸子(现道外区)开荒捕鱼,随后,又有杨、韩、刘、辛4家佃户来此定居。其二:光绪十九年(1893年)七月,山东人傅连山、傅海山兄弟来现道外南十道街一带建房落户,开小店,兼种地捕鱼。其三:光绪十六年(1890年),山东德平县人傅宝山、傅宝善到此落户。
第三种流传最广。1890年,傅宝山、傅宝善兄弟经辽宁朝阳来呼兰东荒李家洼子(现呼兰区杨林乡)种地为生。因傅宝善读过书,懂些医术,时逢马场甸子一带流行瘟疫,傅宝善便来此行医。由于疗效好,颇受当地人欢迎,于是傅宝善留下来在现南头道街一带,盖房落户,开药铺,除行医买药,也给牲畜治病。不久傅宝山又来此开店,兼卖杂货和修车补套,为牲口挂掌,取名“傅家店”。
傅家兄弟经营有方,生意日渐兴旺,来此聚居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傅家店”便成为这里的名称。道光绪末年,清政府为加强治理,以“傅家店”为中心,合并“四家子”(现道外十六道街一带)、“岗家店”(原八区粮库附近)等地,成立了滨江厅。滨江厅江防同知何厚琦以“傅家店”的“店”字,字义狭窄,遂改“店”字为“甸”字,从此,“傅家甸”便成为这里的行政区划名称。
8、四家子
“四家子”是当年老道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点的中心,就在现十六道街一带。有老道外“开发区”之美誉。
1905年10月,吉林将军达桂与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以哈尔滨附属地俄人屡向傅家店侵展为由,合奏清廷设治,同年准奏,使傅家店(甸)人口剧增,商业繁兴,地不敷用。1916年4月,滨江知事张曾渠禀准上峰,将傅家甸以东相邻“四家子”六万八千余方丈荒地(现十四道街至二十道街)分为五等,作价出放(开发),辟为新市场。其名,又有“滨江新市街”之称。顷刻,市人争相购置,出卖街基款额达二十余万元。
“四家子”一下子兴旺起来,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俨然成为今日之开发区。1917夏,由十四道街至二十道街马路(现靖宇街东段)竣工,形成由道外头道街一直到二十道街贯通,整个新市街,初具规模。同年,“滨江公园”建成,园内绿树浓荫,姹紫嫣红。翌年(1918年),“荟芳里”落成;滨江劝业场告竣:“大舞台”、饭店、游戏场也相继成立;沿街商号,皮革、织布、织袜、染坊等工厂作坊似雨后春笋相继开业。随后,“滨安市场”、“华了舞台”、“新世界”又先后办了起来。此时,昔日荒凉的“四家子”已变成楼阁连绵、商肆林立、车水马龙、路人塞途的闹市区。特别是十六道街,格外繁华,奢靡喧嚣,成为老哈尔滨著名的“销金窑”(花花世界)。
与此同时,“滨江关道衙门”、警察厅、地方审检厅等权力机关也移到至新市街,“四家子”成为滨江行政、司法、军事、文化的中心。
9、三棵树
早在300年前,今天的三棵树一带是大片的沼泽地和荒草甸子,蜿蜒流入松花江的马家沟河、阿什河将这个地区夹在中间。在这两条河的岸边,到处是茂密的“柳条通”。由于松花江水的冲刷和风吹雨打,在今天哈尔滨塑料五厂一带三棵树的原址上,自然形成一个黄土岗,由西向东像一条土龙横卧大地。在这个黄土岗上面,生长着三棵大榆树,每棵均有三搂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三棵大榆树近看三足鼎立,遥望似三把巨伞,非常壮观。清雍正年间,这里圈为阿城莫力街满人旗地,尚未开垦,到了清朝中期,由于朝廷对东北放荒政策开始放宽,才不断有移民进入。清乾隆九年,汉人陆氏一家到此落脚,随后又有三、四家来此放荒,逐渐形成一个小小的村落,人们便把这三棵老榆树作为这个屯的代名称。
1923年,刘氏一家在三棵树附近建起一座小砖窑,因大量挖土取沙,三棵老榆树渐渐露出树根。约1929年,三棵老榆树被大风刮倒。据说,三棵老榆树倒后没人敢动,怕破坏这一带风水,因这三棵老榆树长在龙身上,是神的化身。
1932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在这一地区修建火车站、码头、松花江大桥和铁路工厂(原哈一机址),并设立警察机构,都以三棵树命名。解放后,太平区人民政府把横穿全区的一条主要街道仍命名为三棵树大街,并在这条街上设行政机构。至今,三棵树地名已有二百五十余年历史。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尔滨开往全国各地的火车都由三棵树站始发或终到站,使三棵树这一地名驰名全国。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10月,始建于1934年的三棵树火车站改为哈尔滨东站。为纪念三棵树这一启用250余年的地名,园林部门特意在站前广场花圃栽种了三棵小榆树,期待百年之后,三棵榆树枝繁叶茂,昭示后人。
俺是“老”三棵树人!
老“三棵树”在哪旮旯?
现在的哈尔滨东站
历史总是这么吸引人
太阳岛风景迷人
我是吉林人哦 支持东北
期待更新一期方言的叫法 很想学学
我来啦
听过三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