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书苑]伤,别离

001kOMVSty6FCByeMR4aa&690

 

古人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伤,亦有灞桥折柳送别的习俗。近人更有传奇僧人弘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佛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特别是最后一句:“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那落日余晖化作窗前的光束,满山满野,那荒凉、野逸、落寞的孤零零的亭子,都是让人留恋的金色。有画面,有婉转哀伤的笛声,更有一杯浊酒的清寒,明朝即将别离,那将是一个怎样难舍难离的情境啊。

“你走,我不去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去接你”。诗人为何不去送呢?有的人别了还能再见,有多少人,今生别了就别了,也许再无见面的机缘。当还能轻声说出“再见”,尽管拥抱时你藏起努力控制的眼睛,尽管拿出自己全部的坚强,毕竟是幸福的。因为不管时间是长是短,总还能再见。

一位老人去世了很多年,不少亲属在回忆他的时候,都提到“每次去,老人都在院子门口迎接;每次离去,老人都送到大门口,久久地凝望,直到你走得很远很远……”老人的一生化为那扶杖久久凝望送别的身影。

送别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仪式。在这大门口、电梯旁的简单仪式里,传达着你在我心里的重量和位置,告诉你我是多么不舍得你离去。世事无常,谁知道明天的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那一声再见后就真的能再见吗?

酒过三巡,一大堆朋友轻松融洽的氛围里,醉的不是酒,不是麻醉的神经,而是内心的渴望。酒杯相碰的刹那,哪里是酒杯的相碰,而是灵魂的撞击和抚慰,一个眼神就洞悉彼此的心是通的,你明了,我明了,那内心美妙的滋味。但又能怎样,这杯酒后,今夜即将别离。

也许是彼此一个会意微笑,也许是鲜艳围巾的吸引,也许是我像一个老朋友,你对我们的服务无微不至,大家都感到了你“有点失态”的异乎寻常。酒罢人散,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更没有人约黄昏后,甚至连一个打招呼的道别都没有,就这样离去。但今天,你却成为一个陌生人文章的角色。因为知道注定要别离,不愿打破心中的美好。把一种心情变成一种美好回忆,需要理性更需要品味。

骨子里有漂泊的因子,每次出行都觉得身若浮萍,伤感于别离。此刻几百人的班机上,看书的、看电影的、游戏的、睡觉做梦的,睡觉没做梦的,不知多少人与我一样,在回忆别离的场面,品咂离别的滋味。西方有一种说法,所说的诗,其实就是与时间对抗的艺术。在时间的无情淘洗中,有哪些可以永恒?所有能够历久弥新长久流传下来的都可以称为诗。中国艺术也很重视诗意。所说的诗意在当代通俗的理解是与正常的、想象中的不一样,或比期待的美好和更出乎意料,就觉得很诗意。比如雨中登泰山;本来期盼的是烛光晚餐,却收获了玫瑰和钻戒。但在经典中的诗意,其实都和一个东西有关,那就是对即将逝去、失去的慨叹和无可奈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对时间的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无可奈何。“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宵一刻千金、良辰美景去难回”“”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看花难得去年人”“看山昨失一支藤”“辜负名花又一年”,是对一位佳人、情事的回忆,为何回忆,因为已经失去和别离。尽管很是伤感,但这是经典诗意的深意。

年幼时,为节省下时间出去玩儿,很多时候,没吃完饭卷一个煎饼就跑去找小朋友了。有的小朋友家庭相对困难,说想吃自己的煎饼,当要把自己吃剩的半块煎饼给人时,都要咬上最后一口。往往这一口是这顿饭也是这个煎饼最香的。还是因为心里知道,马上就要失去了。

怕失去的别离心理诞生了经典的诗意。伤别离是因为得到了。如果没得到,就不存在失去和别离,就只有渴望和仰慕。所以得不到是最好的。没见当代很多人的精辟总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很多大家也有表述,仓央嘉措说:“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最好不相爱,可不相弃……这位王子把情参透,堪比后主。辛弃疾那”众里寻他千百度”也透出了对得不到美好的执着。

人心里不知藏着多少秘密和隐私,大家知道、能说出来的别离有多少,而无法言及、不想人知的精神离别又有多少?这些无法说出的别离更深更痛,不然就不会那么多苦酒和嘴上的泡泡了。人类的情感也有能量守恒定律。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就会越多。欢聚的时刻多,别离的时刻也会越多。不想伤别离,不想被别离折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得到,不想去得到。但情感如此丰富的万物灵长,谁又会不想去得到呢?

在面对人类情感,面对别离,徐志摩是认识较为深刻,也是最洒脱的一位:“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人家徐先生多么洒脱,那一刻不知道他是如何要求自己的,但要求别人把互放的光亮都要忘掉,真的能做到这样吗?如果能,还会在交汇时互放光亮吗?诗人都是含蓄的。我是不相信他能做到“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2013年11月24日赴德国法兰克福航班上

张俊东

北京大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近年致力于中国画研究和创作,尤其在花鸟画创作上主张深挖传统、回归笔墨内美,取得一定突破。

相关推荐

5 条评论

  1. 欢迎新作者入驻大话哈尔滨~~画好厉害~~~

  2. 刘 梦

    世间万般哀苦事,无非生离合死别。每一次的离别,都可能会是永别。

  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 网站不错,雁过留痕,欢迎互访!

  5. 不错的站点,以后一定常来。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