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铜时期起,这里多部落、多民族融合,也一度是民族政权统治的边缘地带,固边、防边成为文明演进的特征。唐代高句丽老边岗土墙长城第一起点,位于这里南山江边山坡上,是德惠境内海拔最高点225米。辽金时期也曾修建了一系列防御工事,清朝属于蒙古前郭尔罗斯王公领地。乾隆晚年及嘉庆初年,因江底高于附近江段,江水较浅,便于承载和掌握木船过江业务,此处被开辟为码头。德惠市松花江镇松花江村后口子屯形成于道光元年(1820年),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商业贸易集散地。
清末年间这里修筑东清铁路,俄国人在此设立养牛场。1903年铁路通车后,在这里设立松花江(老少沟)车站,形成中东铁路与松花江航运的枢纽,火车站与码头优势互补,水陆联运,交通运输十分繁忙。清末民国时期,俄罗斯、日本先后在这里驻军,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也兵戎相见,在这里打响了三下江南的战争。
中东铁路长滨线/大桥/车站/俄侨社区/码头
自中东铁路长滨段勘探开始,为保证勘探工作的进行,中东铁路局就在传统码头西侧布设汽船和木船,开展哈尔滨-后口子-吉林客货运输业务以及过江运输业务,使这里由此成为松花江流域较早步入近代化航运时代的几个节点性村镇之一。
1901年松花江大桥开工建设,位于后口子屯传统渡口西侧,长滨线110公里988米处,1902年竣工,桥梁全长787.34米,为中东铁路全线上架设的第二长桥。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出于强化军需物资调集、转运军需建设松花江车站及配套建筑以及码头。
车站作为客货兼营的车站之一,每天上下旅客都在百人以上,年发送旅客8-10万人。以汽船和木船为主要载运工具的松花江码头随着车站的承运能力提升而获得快速发展,到1916年,每年仅民营的哈尔滨戊通航运公司一家就有几百艘次汽船到此驻泊,成为松花江沿岸的重要码头,这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中东铁路在后口子占用33.34垧地,还租用1187.05垧,大大超过了作为三等车站的窑门站,为长春地区沿线各站之最。至1930年,大约有1000人左右的俄侨在此生活并进行驻军。
九一八事变后/浅野部队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三旅团长谷部少将率第四联队、炮兵大队及坦克2辆,从长春乘火车沿中东铁路去哈尔滨作战。后口子往西的老少沟站是中东铁路最靠近大桥的车站,战略地位重要。29日8时许,潜伏在老少沟站西南4公里吉林自卫军李杜部狙击来犯之敌,日军记载“在老少沟附近造敌人步骑兵五六百人的抵抗”。李杜军队破坏了铁路,并且作战意识坚决,日寇死伤惨重。经反复较量,日军才突出包围,于29日夜间赶至三岔河站。随着日伪傀儡政权的建立,至1932年3月,松花江以南的长滨线各站点逐步为日军控制。
苏联不顾中国主权,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在1935年苏日双方达成协议,将包括南部线在内的所有剩余的中东铁路出让给日本。日本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完成了对中东铁路的殖民化占领。日本从苏联手中购买长滨线之前一直是单线运行,购入后,在1935年开展扶余境内到达家沟段的复线建设,长滨线运力大增,运输秩序得到优化,客货运量大幅增长。
为保卫松花江大桥,日本增强了兵力,后口子屯的守桥部队,由浅野四郎任部队长,并且招纳了流落在东北的白俄军人,与日军混旅而住,当地称为“浅野部队”。该部队有七、八百人,其中白俄军人多从哈尔滨征集而来,全部为骑兵,备有俄式和日式武器。浅野部队的各级官长,正职由日本人充任,副职由白俄担任。军饷由伪满洲国政府供给。
中长铁路管理局的成立/内战爆发/三下江南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将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合称为中国长春铁路(中长铁路),由中苏共同管理。但是,由于内战的爆发,中苏共管流于形式。期间,苏方拆毁铁路及工矿大量设施,作为战利品运回国内。
1946年3月,苏军撤离黑吉两省,国共东北内战全面爆发。长春至老少沟间的铁路停运,控制德惠的国民党军与松花江北岸的共产党在后口子一带形成对峙,双方沿江两岸构筑防御军事。至1946年度,形式对中共不利,在南满的主力部队被压缩到以临江为中心的狭小长白山地区,总计不足4万人。12月底,国民党方面集结10万大军,向共产党在南满的这最后一块根据地发起大规模进攻。此时在北满,国共两方基本上是以松花江为界各据南北,均取守势,在松花江两岸地区实行分散布防,并相互不断派出小股部队骚扰,以达到牵制目的。为阻止敌军可能向江北发动的进攻,中共军队对中东铁路德惠以北的路段和松花江大桥等实施了破坏。中共北满部队为配合南满友军临江保卫战,自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初,先后展开了三次南下松花江的作战,史称“三下江南”。
一下江南进行了多场战斗,中共军队撤退江北,出于防守需要破桥毁路。东桥(甲线桥)原有12座桥柱,在南端被炸倒两座桥柱并掀倒桥梁和栏杆。还炸塌了桥头和江岸边的1座碉堡,松花江之西桥(乙线桥)在原已被破坏6孔的基础上,又被从中炸倒了两个桥座。还将一百余条可能被国民党军利用渡江的铁船也全部炸毁,但国民党军的追击是紧迫的,松花江一带的国民党军兵力已达到一个营,而老少沟也有一个连的国民党军进驻,并有两辆汽车到达了松花江桥头堡。国民党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向中共军队驻守的桥头堡进攻,曾一度攻占桥头堡。我军反击,将敌人击溃,并夺回了桥头堡据点 。
为策应南满战事,我方开始了第二次南下松花江作战,随即又开始了第三次南下松花江作战。“三下江南”作战使我军不仅在南满站稳了脚跟,而且巩固了北满,获得了作战主动权,扭转了其在整个东北战场的被动局面。从此,我方军队转入战略大反攻。自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至三十七年(1948年),我方军队在东北接连展开了夏季、秋季、冬季攻势,攻克和收复战略要地四平、吉林、营口等城市18座,彻底切断了北宁铁路(北平至沈阳)、中长铁路(自哈尔滨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迫使国民党军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据点,为尔后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在二下江南作战时,国民党新一军五十师一四九团二连奉命驻守松花江桥头堡,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精锐的美式装备,在我方军队多次围攻下,坚守碉堡。国民党把“固点”的幻想寄托在矗立在松花江两岸的钢筋水泥碉堡上。夏季攻势后,完全切断了德惠至长春的交通后,该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10月,九台、农安、德惠一带相继被我军解放,该残部依然负隅顽抗,既不投降,也不撤退,孤守待援。我方军队冬季攻势展开后,该部守军恐惧激增,先后曾有5名士兵投降。12月19日,这80余名守军接到长春的命令,突围返回长春。但被我军从其塔木调来的部队会同追击部队共同包围,全部歼灭。
我方军队在东北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通过铁路将已解放地区的部队、支前物资运往前线,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铁道纵队(铁道兵前身),立即抢修被炸毁的中长铁路松花江大桥。1948年8月1日,抢修开始,数千名战士、铁路职工及支前农民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在松花江右(北)岸铺设铁路便线,抢卸架桥器材;潜入湍急的江水中打捞沉入江中的残梁、器材;不分昼夜地灌筑桥墩,铆焊钢梁。经84个昼夜突击抢修,10月24日,松花江大桥胜利通车,并举行隆重的通车庆典。陈云、吕正操等中共东北局、东北野战军领导参加了庆典大会。陈云在讲话中说:“松花江大桥的修复,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大会结束后,一列等候在大桥北侧的军列汽笛长鸣,在数千人的欢呼声中驶上大桥,奔向战争前线。此后,一列列满载着部队、战车、弹药、粮食等军用物资的军列,通过大桥驶向解放战争前线。据统计,在1948年秋冬辽沈战役激战之际,由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开往前线的军列达631列,为我方军队夺取辽沈战役和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8年,基于松花江上的甲线桥一直存在难以克服的安全隐患,考虑将该站撤销,但还是通过挖潜改造等手段,让该铁桥继续使用到2006年,至此,承运了103年的铁路结束了他的使命。也许出于战备考虑,或者是由于拆除成本过高,百余岁高龄的松花江甲线大桥保留下来,但桥面上钢轨等也全部拆除了。为了防止保留下来的钢椼架被人为破坏,大桥南北两端与岸边路基相联的一段梁架被拆掉了。松花江大铁桥,这位百岁老人,就这样日夜孤立在滚滚松花江水中,默默回味着自己悠长的往事。如今,大铁桥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后口子屯拥有人口108户318人,由于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保护较好,周边游客比较喜欢到此游玩。附近景点具有一站(老少沟火车站)一桥(松花江大铁桥)一白楼(小白楼/守桥部队),一山(北山采摘园)一水(松花江)一长城(老边岗土墙/高句丽长城),不仅具有俄罗斯风格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群,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花江大铁桥、老少沟火车站、唐代高句丽长城起点,还是红色教育基地,义和团运动、老少沟战争、三下江南战争等等。在这里还成立了铁道纵队,就是后来的铁道兵部队,第一个大工程就是抢修这座松花江铁路大桥,陈云在通车典礼上还做了讲话。因这个故事拍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还在这里拍摄了电影《七七事变》。近年来,中共德惠市委宣传部还在这里举办了“墨舞松江”百米书画长卷、“放歌松江”大型文艺活动,德惠市让爱绽放志愿者也在这里开展了挖掘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群的志愿活动。这些构成一道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长廊,还吸纳了很多摄影、书画、文学、民俗等艺术家来此创作。春季还可以在林间踏青、吃开江鱼。夏季,可以在习习清风的江畔赏花、钓鱼。秋季,赏红叶,捡蘑菇,采摘葡萄。冬季,赏雾凇,开展冬捕及滑爬犁等活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