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凉亭小厂”,出了颗闻名全国的“中国芯”

杨之滨家住友谊路,出门就是江边。天气好的时候,77岁的他依然会和老同事走过江桥,在江北的老树下坐一会儿。这两棵老树周边现在已经是一片绿地了,可是凭着这两棵老树,杨之滨和他的同事们在多年以后,找到了曾经的老厂房旧址。那个规模不大却履历辉煌的小厂,名字叫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是中国电子行业第二号先进标杆单位,承担了多项国家尖端武器电子元件的生产任务。

晶体管在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呢?通俗点说,它是半导体时代电子产品接收信号的核心部件,重要性相当于集成电路时代的芯片。

七个待业小青年鼓捣出的大事情

60年代初高中毕业后,杨之滨进入哈尔滨电子器材厂当工人,他很喜欢这份工作。“我中学时就加入了无线电兴趣小组,经常跟着物理老师给教室安个扩大机、装个喇叭什么的,所以有机会进这个厂我特别高兴。我在厂里很受重视,我也喜欢研究技术,最喜欢跟厂里一个老右派聊天,他叫陈永旋,是留德归来的专家,从北京过来的,请教完他我再自己动手。”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国家经济处于起死回生阶段,就业机会很少。进厂没多久,杨之滨就赶上了厂里裁员。“当时领导还挺照顾,安排我去职工夜校当老师,我一点都没考虑,就说这工作我不喜欢,不用管了,我自谋出路。”

二十出头的杨之滨考取了营业资格证,开了一个叫“安国无线电修理部”的门市,在偏脸子一带很有名。“当时做个体户实在不可理喻,因为正规的国营修理部很多,我那点技术又很浅薄,谁找我修呢?我就开始琢磨,发现收音机面临换代。那时哈尔滨的收音机都是日本电匣子,电压110伏改成220伏后,这些收音机就要报废,这样我就给人改造电匣子。”

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你能让他们的“家用电器”起死回生,自然很受欢迎。生意打开局面之后,杨之滨开始有了合伙人,开起了塑料修理部。“当时塑料是新材料,比布匹还便宜,又很实用,很神秘。可是坏了不能缝制是个问题,只能采用高频加热,我就用土法做了个电子热合器。这时有个叫于广珍的大姐就加入进来了,她是外向型的人,负责销售。”

接着杨之滨开始研究晶体管,又有人陆续加入,都是有一定无线电基础、没成家、没工作的小青年,算是7人“创业团队”。就这样,在中央大街一个潮湿的地下室里,几个小青年鼓捣出了样品。“以往的街道企业都是糊纸盒之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干的算‘高科技’,领导都很惊喜,时任市委书记任仲夷说:‘真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同时决定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建议我们搬到江北。”

▲两棵树是原通江厂的旧址

1966年3月,杨之滨团队开始筹备建厂,可两个月后“文革”就开始了。“支持我们的领导都被打倒了,自顾不暇。道里党校在江北的疗养所也不能办了,我们就把那里占了。在道里区委李善增等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在江北的俄式小凉亭里继续搞研发。”

走进高墙上“大学”

“因为晶体管实验要求洁净车间,我们穿白大褂、穿拖鞋,在街道企业中显得很‘尖端’。”杨之滨说,“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可是这样的老师哪找呢?学校都关门不上课了。”不过,杨之滨还是很快找到了拜师的门路。“我们所属的通江社区,管区内有一所监狱,关押的大多是‘政治犯’,社区主任也很热心,说那里知识分子成堆,我给你们联系,进去实习一下。”

监狱局的批准很快下来了,杨之滨和两个同伴一起来到了监狱办的企业——新生开关厂。“我们进去之前被告知,只问技术,不言其他。车间里的人都是白帽子、白大褂,干着一样的工作,区别政府技术干部和犯人的方式是看‘裤脚’,犯人的裤脚是灰色的。”

走进开关厂,杨之滨和同伴们真是大开眼界。“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有机会见到生产线的整个流程。我们三个人做了分工,我学整体,副厂长韩德威学化学,研究水的纯净度,还有一个人学电路,因为回头我们办厂没有设备得自己做。”杨之滨回忆说,当时很多服刑人员在技术方面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外文专业书。慢慢的,杨之滨与这些人熟了之后,发现他们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技术人才。他在监狱里的第一位老师是何德和工程师。

监狱里诞生“奇迹”

何德和本来是一位爱国青年,1920年出生于台湾,194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电机大学,然后跟随大学老师、日本著名电工学家难波来到大连工作。1947年,在大连与日本女孩高地富江结婚,妻子改名何新民。

▲杨之滨(右二)

何德和开创了中国电子行业的很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块镍铬钴永久磁铁、中国第一块手摇发电机用电压表,他还让中国第一台手摇发电机实现批量生产。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何德和所在的沈阳电工一厂奉命迁往我省阿城。1951年,何德和因为被“搜到无线电一部”等罪名蒙冤入狱。在监狱,何德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了场部的送电问题、施工现场的供水问题、让全国闻名的莲江口抽水站投入运行。1955年底,何德和刑满释放,留在劳改系统就业。

1957年,妻子何新民从日本探亲归来,带回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公安部的领导看到后很受启发,何德和很快接到了研制半导体收音机的任务,1958年9月27日,中国第一台七管外差式半导体在哈尔滨新生开关厂研制成功。1979年,何德和获得平反。

何德和(前排右三),杨之滨(后排右三)

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尊重工匠精神

除了用何德和这样的海归专家,杨之滨也重用了一批监狱里的高级技师。“何德和是大牌专家,有战略思想,但是他们离不开手艺人。咱们现在叫工匠精神,他们理论不深厚,但是实践经验丰富。监狱里有位徐梦然老师傅很厉害,他有一个绝活,能把石英玻璃做成各种形状。”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杨之滨苦苦寻觅的人才,在这里几乎找全了。“我就跟他们聊剩余刑期,刑满后第一时间把他接到我们厂就业。还有一位李金德师傅,手艺好,技术非常全面,我了解到他没家,就对他说,你期满了我来接你,我们工厂就是你的家。”

就这样,当时正在扫大街、干杂活的技术大牛都被揽到了通江厂,解决了技术攻坚的人才困境。因为当时局势,这些高端人才来到通江厂后都是隐姓埋名工作,可是能够学以致用,在厂内受到尊重,他们还是很欣慰。

1967年,杨之滨也遭到批斗,被开除出工厂,每天写检查。“工宣队进来后,说我们穿白大褂是资产阶级,不安置老弱病残,只专不红,还重用那么多有‘问题’的人。”杨之滨说,“我一边忙着写检查,一边安排几个助手继续做实验。”

杨之滨丝毫没有动摇要做的事情。“我就是觉得我的思路没错,刑满释放的人员就是自由公民,为什么不能用?”1969年党的九大提出“抓革命促生产”,杨之滨也借风回到厂里继续主持工作。“当时过江只有一个大桥,冬天时工人一大早扛着蒸馏水过江,用医院的二连球打气,然后用酒精灯烧结二极管,解决了没有煤气的问题。我们总有土办法,很多老职工回想起来都说,那么苦,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江北小厂,为“两弹一星”配套

进入70年代,哈军工的教授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找到杨之滨。“有一种专用计算机需要开关管,我们当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任何顾虑就说:我们试试看。”通江厂派人专门去济南的151研究所学习,研制出样品后就去哈军工调试,请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后来哈军工干脆派人进厂,直接参与团队,同吃同住,这让我们的团队也得到升华和提高。”

1977年,通江厂配套哈工大炮瞄雷达,1978年正式被列为国家尖端武器制造商,包括钱学森所在的航天五院在内的国内顶尖科研单位,都放心地将自己项目所需的二极管交给通江厂生产。“东风五号导弹从试制阶段我们就开始参与,那是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

全国首创“电鼻子”

如今每家必备的煤气报警器,最初也是在通江厂诞生的。“那时候研制它不是为了民用。当时大庆的天然气生产,稍有不慎就会爆炸、着火,煤气公司经常发生中毒事件。土办法是把鸟笼子挂在车间,因为鸟比人更敏感,看见鸟不行了,就知道空气中有毒气。还有就是用肥皂泡,如果漏气的话肥皂会吹泡。”如何用电子技术有效预防这些危险呢?研究国外杂志之后,杨之滨得知日本已经出现了“会闻味的电子管”。

▲赴日考察

“一种不服输的感觉!1974年我们把‘电鼻子’做出来了,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然后我们开发了排烟罩市场,让排烟罩能够预警可燃气体泄漏,当时这个东西国内市场不大,我们就瞄准国际市场,上海一家公司做代理,往国际上推。”

那时候,出口商品最大的交流平台是广交会。1976年,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的产品在广交会上闪亮登场,立刻引起轰动,包括香港《文汇报》在内多家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杨厂长在当时就发现了敏感技术的巨大潜力,可以说非常超前。”张伟17岁进入通江厂做学徒,1987年出任该厂厂长。后来,张伟代表通江厂参加电子工业部答辩,实力战胜郑州一家企业,让黑龙江成为中国敏感技术基地。

接待柬埔寨考察团

接待越南代表团

接待朝鲜代表团

接待阿尔巴尼亚代表团

登上《人民日报》,全厂转制国营

小小的通江厂,成为哈尔滨的一个窗口,柬埔寨、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那个年代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都派代表团来通江厂考察学习。可是创业的前十几年中,杨之滨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人物,理由是“光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这个局面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得到了全面翻牌。

▲1980年《人民日报》

1980年1月11日,《人民日报》用大篇幅介绍了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在“文革”中创业的传奇故事,并配以评论员文章:“今天,国内外的形势也逼着我们广揽人才,以加快四化建设的步伐。如果有更多的同志像杨之滨那样,不仅有求贤若渴的愿望,而且有‘三顾茅庐’的行动,那么,我们是可以发现和起用大批人才的。”

借着改革的春风,通江厂全员转制国营。厂子有名了,产品不愁销路了,可是通江厂技术探索的传统却没有因此停滞。“清华、交大、南开、哈工大等20多个名校毕业生被一次性分配到厂里担任骨干。”不久之后,杨之滨被提拔为哈尔滨仪表局副局长。

2000年后,哈尔滨通江晶体管厂渐渐没落。可是从通江厂走出的技术人才依然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电子行业,并被委以重任。杨之滨也在退休之后创办了一家风电企业,产品乘着“一带一路”的翅膀远销海内外。“量力而行,坚持下去。”杨之滨这样总结自己的做事风格,目光非常淡定。

几十年后的聚会

王静

曾从事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制作十几年,现为黑龙江广播电视报记者。联系方式:122397565@qq.com

相关推荐

松花江街逸事

松花江街,是一条以哈尔滨的母亲河“松花江”命名的街道。它是哈尔滨建城初期就规划形成的街道,始于上世纪初。它是以哈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