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抗联女战士的传奇一生

“爷爷,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参加革命呀?”“孩子,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就像这山里的大松树,四季常青。”这是当年15岁的抗联小战士李敏与她的“抗联父亲”李升一起在山里“跑交通”时的一段对话。后来,这段对话经过艺术家演绎,成为歌剧《星星之火》的经典片段,也由此诞生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前排左一刘志敏、左二宋殿芳 后排左一李桂兰、左二李敏

80年后的这个夏天,哈尔滨市天河园观天厅里,千名群众自发排起长队,为歌剧中李小凤的原型李敏送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旋律代替了传统的哀乐。在第91个建军节到来之际,李敏同志追思会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举行。黑龙江省文化厅领导、抗联史研究专家、李敏同志家属、抗联后代及李敏同志生前的身边工作人员参加了追思会。谈起老人生前的一幕一幕,与会者无不哽咽。

李敏192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畔的一个朝鲜族家庭。在父兄的影响下,李敏很小就加入东北抗联队伍。12岁成为最小的抗联战士,解放后成为全国行业排名第一的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党委书记,后来担任过省总工会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与老省长陈雷携手走过半世纪,离休后,她又把全部心血投入到抗联历史宣传的事业中,开始了人生又一段传奇……

梧桐河的女儿

在李敏回忆录《风雪征程》的开篇,她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梧桐河畔不仅是我的故乡,也是各种鸟儿的故乡,最多的是野鸭子和大雁,它们在这里嬉戏,产卵,繁衍。”

抗联名将王明贵之子王小江介绍说,1933年,父亲王明贵正在汤原县格金河金矿做工,此时梧桐河的朝鲜族抗日宣传队来矿上演出,能歌善舞的李敏和如今101岁高龄的李在德都在其中。“我父亲说,他当年就是看了这场演出才决心投身革命的。”王明贵很快在战场上显示出超常的军事天赋,军衔升至少将,为解放齐齐哈尔立下汗马功劳。

梧桐河抗联纪念馆王琪馆长介绍,在梧桐河,一共走出24位师级以上的抗联将领:李兆麟、赵尚志、王明贵、崔庸健、冯仲云……一个个光辉的名字让梧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母亲河。“李敏对梧桐河感情很深,离休后她经常回这里,我们建博物馆的时候,她把很多独一无二的珍贵藏品都给了我们:她当年写在小纸条上的日记,各种用牙膏皮做的小物件,她和陈雷的笔墨纸砚、各种印章,盛放赵尚志头颅的罐……”

李敏还用自己的健康为故乡“代言”。“她90多岁了还一口真牙,我们都特别惊讶,问她怎么保养的?她说还不是因为咱们梧桐河的鱼好?那时候梧桐河总涨水,鱼漂上来之后,有的做鱼毛,有的晒鱼干,多吃梧桐河的鱼和米,就是最好的补钙。”

右起李敏,陈雷,马云峰,王明贵,王钧。摄于五大连池市朝阳山。立碑处,即当年三路军总指挥部遗址。

14年抗战不写进教科书,死不瞑目!

李敏的大儿子陈晓东这样评价母亲:在14年抗战写进教科书的问题上,母亲执著到近乎偏执。从2002年开始为这件事奔走,到2014年如愿以偿,离休后的李敏,心里似乎只剩下了这么一件事。“大众只看到了一个结果,但我们知道这个过程中有多少坚持。换我们普通人,肯定坚持不到最后。”李敏回忆录《风雪征程》责任编辑李智新说。

“因为她自己不是全国政协委员,每年开政协会的时候,奶奶都会找到省里的政协委员,挨个儿送材料,嘱咐人家:一定要把抗战14年改进教科书的提案交上去呀!去北京相关部门她也没少跑,穿得很朴素,拎个破兜子,不认识的冷不丁儿一瞅会觉得有点儿怪:这老太太是谁呀?”李江的父亲李利民是李敏的第一任秘书,20几年以后,李江成为李敏的最后一任秘书,为李敏工作的8年,让李江感到了自己脱胎换骨的变化。“走近奶奶之后,我才第一次相信,人是可以没有私心的。”

在鞍山街23号,记者看到了一个既“豪华”又简陋的家。豪华的是院子,摆满了陈雷、李敏夫妇书法作品的碑刻,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简陋的是屋里,没有漂亮的家具,没有时尚的装修,特别是卧室,一张窄窄的硬板床和一张老式旧桌子,就是全部。李江回忆:“有一次看见奶奶正在缝皮带,已经裂成三段,我说这不能用了,她说这皮带不挺好的吗?缝缝就好了。她很少买新衣服,总是拣别人的旧衣服穿。”

作为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离休老干部,李敏的收入决不算低,她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答案只有四个字:抗联宣传。寻访抗联遗址、为抗联遗址树碑、制作抗联娃娃,都是自掏腰包。她身穿抗联军装,频繁做客央视、省台,只要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抗联,这位原副省级干部,似乎完全不介意别人把自己看做“网红”。

教育部修改教科书的通知终于在2014年下达了,李敏坐在家中沙发上,久久没有说话,然后她问李江:“是真的吗?”当得到确认的答复后她让李江把通知打印出来。“我要去感谢各位领导,感谢省委、省政府、省政协这些年所做的大量工作。”那一年,李敏90岁,已经与直肠癌抗争了40年。“这下我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抗联战友,死也瞑目了!”

那么多战友不能白死

李敏曾对李江说,从12岁上山参加抗联那一天起,她就没想着会活着下山。“就是去玩命的!抗战结束后,我就和陈雷讲,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咱们怎么这么幸运,没死呢?”活下来的幸运,让李敏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那么多抗联战友不能白死,要替他们正名,让他们的英勇故事世代流传。李江说,“奶奶的父亲和哥哥都牺牲在战场上,那时候一听说关东军来了,她就感觉自己眼睛充血,国恨家仇让她心中只想和敌人拼命。”抗联生涯练就了李敏钢铁般的身手和意志,88岁那年上山,李敏把比她年轻60多岁的李江远远甩在后面,“跟丢了”的李江很害怕,李敏在远处淡定指挥:“顺着坡下,别走回头路。不用担心我,我认识路。”

李敏去世前一周,抗联史研究专家李世龙曾跟随李敏回萝北老家为赵尚志渡江纪念碑揭幕,老人的精神头让他自愧不如。“所有的会议她都做记录,所有的发言她都是站着,演出需要她跳舞,95岁的人了,能自己举起一面大旗。”

抗联名将王明贵是陈雷、李敏夫妇的亲密战友,从梧桐河到苏联,再凯旋回到东北,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王明贵的儿子王晓兵向记者回忆了这样一段往事:“文革后期,有一次我父亲分到了一条鱼。我正欢欣地想这条鱼该怎么做,父亲说:陈雷刚从监狱中出来,需要补身体,给他送去吧。”当时只有二十岁的王晓兵,很有点儿舍不得这条鱼,直到很多年后,他听父亲讲和陈雷的“生死之交”。“一次战斗,170多人打得只剩下11个人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当时陈雷右手的动脉血管被打断了,血流如注往外喷,必须马上止血。我父亲和几个战士一起给他做‘手术’:把树枝削一削塞进血管,然后用棉花硬把血管堵上了。当时11个人有8人受伤,都是这样简单的处理:肠子被打出来的就塞回去,用皮带包上。还有腿折的,大家互相搀扶过了黑龙江,到达苏联后,大夫都不由得惊叹:中国人真有办法!但是这个土法也有副作用,陈雷得了破伤风,当时都抽了,好在苏联医生医术高明,很快就治好了。”

多年以后,李敏组织抗联宣传队,王晓兵、王晓江兄弟都觉得自己义不容辞。“我们做这些事没有工资,我们身体也不好,这么开心地跟着李阿姨做事,就是因为折服于她的人格魅力。”同样感同身受的还有抗联后代刘颖,母亲李桂兰是李敏的战友,当年她们一起“跑交通”,李桂兰扮演新娘,李敏扮演小姑子,一起露宿在4块石的松林中。“母亲受过酷刑,因为被灌辣椒水时伤了牙齿,30多岁牙就全部掉光了。我自己因为母亲在工作、婚姻上都一度受过影响,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抗联心里是有‘怨’的。可开始跟着李阿姨写抗联回忆录过程中,我才慢慢理解了母亲、李阿姨他们这代人。和英勇牺牲的抗联烈士比起来,我们受的这点儿委屈算什么?特别感谢李阿姨,她是我的灵魂导师。”刘颖也理解了母亲李桂兰生前,做抗联报告时纠结的心情。“其实每次回忆战友们牺牲的场面,对母亲来说都是一次揭伤疤,可是再难受她也要讲,只因为‘战友们不能白死’,他们的故事后代要知道。”

去世前一周与大儿子陈晓东和孙女陈晨在萝北

抗联路上,有仇有恨更有爱

在孙女陈晨的童年记忆里,一个经典场景是:离休后的爷爷奶奶在小院里写书法、回忆往事,爷爷写字,奶奶备墨,一派琴瑟和谐红袖添香。而半个多世纪前,两人的爱情却顶着压力,她就是看中了陈雷的人品和才学。在苏联红军88旅,两人经常爬到房顶约会。一次王明贵跟他们开玩笑,偷偷撤走了梯子,地下恋情大白于天下,两人很忐忑,等待组织的处分。可是在接下来的党委会上,旅领导的决定让他们惊喜不已:不但没有处分,还为他们准备了新房!多年以后,在抗联老兵的聚会上,当大家想起过去哭声一片的时候,轮到李敏讲话了,这段充满了浪漫性情的回忆让老兵们全都破涕为笑。“这也是李敏阿姨讲述抗联往事的风格,没有苦大仇深,却充满了感恩、快乐的正能量,充满了人性的美好。”王晓兵说,“老太太一辈子都是很高兴的,为国家奉献,如今使命完成,老人家是很高兴地走了。”省委党校王哲教授这样评价李敏:“非常朴实地介绍抗联,她总说,跟那些死去的战友比起来,她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

王晓兵说,这也是他们抗联宣传队致力要做的事情,结合新时代的特色,讲述枪林弹雨中,抗联战士除了勇敢和牺牲,还有智慧和乐观。“过去总有记者让我父亲讲杨靖宇吃草根、树皮的事,我父亲很不高兴,他说杨靖宇打了一辈子胜仗,只有生命最后7天那场是败仗,为什么要一再宣传呢?对于军人来说,败仗是耻辱!”每一位抗联老战士,生命中最后的执念,都是想让后人了解真正的抗联,读懂抗联人。

陈晨说,奶奶生命中最后57秒录像,是在ICU病房里,听到3岁半的重孙子在唱抗联儿歌,她激动地跟着一起哼唱,面容愉快而安详。做喜欢的事,爱喜欢的人,她的传奇一生都充盈着坦荡、快乐,相信如此脱俗而无憾的人生,会激励更多的后人。

王静

曾从事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制作十几年,现为黑龙江广播电视报记者。联系方式:122397565@qq.com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