瑷珲,百年光阴(二):风铃墙,魁星阁

作为雅克萨战役的后方基地,瑷珲曾是黑龙江沿岸最大最繁华的城镇。

“走出要塞大门,一条长且宽的大街展现在眼前,这条街与河岸平行伸展着,大街两旁有许多小巷和街道,几乎每栋房子临街的一面都是店铺,每个店铺都写有花花绿绿的汉文和满文招牌……”在《黑龙江游记》中,俄国人马克这样描述那时的瑷珲新城。

《瑷珲条约》签订后,俄军侵占海兰泡,将其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以庆祝条约签订的成功。1900年7月,沙俄军队趁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清政府无暇北顾之机,以义和团破坏中东铁路为由,在黑龙江东岸制造了海兰泡惨案,5000多名中国百姓被手持刀斧的俄兵砍杀或推入江中溺水而亡。随后又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2000多名中国百姓被害。

瑷珲博物馆院内的江东六十四屯展示

沙俄军队继而越过黑龙江,将有300多年历史的瑷珲古城付之一炬,幸存下来的只有一座魁星阁。由于这一年是庚子年,人称“庚子俄难”。

经过交涉和驱赶,沙俄军队于1907年退回江东,瑷珲城得以在一片瓦砾上重建。1956年,国务院对一批“生僻难认”的地名用字进行简化,将“瑷珲”改为“爱辉”,此举遭到很多文史工作者的反对。2009年,黑龙江省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将“爱辉”区恢复为“瑷珲”区,未能获批。

2015年5月,黑龙江省政府在权限内批准,将爱辉区下面的“爱辉镇”的名字恢复为“瑷珲镇”。《黑龙江日报》称:“瑷珲,这一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称谓,承载着历史、蕴含着文化、凝结着乡愁、寄托着希望,在阔别60年后重载史册。”
瑷珲古名的恢复,来自众多人的努力。每天清晨,人们都会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会准时来到瑷珲纪念馆门前,背靠老榆树,撑开遮阳伞,支上一个小书摊。老大爷个头不高,面相憨厚,貌似农民。但当地人说,老爷子是这里有名的民间文史专家,书摊上的资料都是他自己编写的。他以前在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工作,退休后专门搜集整理瑷珲史料,寻访遗迹,踏查遗址。几十年来,他为恢复古名一事四处奔走,上书呼吁,如今的初步成果,有他很大的功劳。

如今的瑷珲镇,城墙早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将军衙门府,也就是“省政府兼省军区”大院,不见半丝踪影。小镇不算繁华,甚至有些萧索,令人联想到女作家萧红笔下的北方农村。

风铃墙,由1858个铜铃和一口铜钟组成

聪明的瑷珲人在博物馆门前设计了一面风铃墙。这面独具匠心的风铃墙由1858个铜铃和一口铜钟组成。每当微风吹过,风铃墙就会玲玲作响,提醒人们不忘历史。

魁星阁建于清光绪年间,当年沙俄军队放火焚毁瑷珲古城,魁星阁能够幸免于难,也算是一个奇迹。伪满时期,魁星阁先后被日伪军占据,作为岗楼使用。1945年8月,魁星阁被出兵东北的苏联红军炮火击中,阁楼塌陷。当地居民后将魁星阁整体拆毁,只剩下地面几块长条型的基石。上世纪80年代,在当地文物部门的呼吁下,魁星阁得以复建,省长陈雷为其题写了匾额。

重建后的魁星阁

在民间传说中,魁星即文曲星,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主宰文运。魁星才高八斗、睿智过人,在文人雅士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瑷珲古城先后出过24位将军、都统和大臣,老百姓相信,这是魁星保佑的结果。百度得知,国内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阁,离我家不远的北京府学胡同小学院内就有一座。可以想见,100多年前的黑龙江边陲虽非邹鲁之邦,也是一个尊文重教所在,并非想象中的荒蛮一片。

秋高气爽,阳光透过树枝洒落在地面上,留下斑斑驳驳的影子。乘兴登上魁星阁楼顶,遇到一位上年纪的守楼男子。他一开始以为我们是来为子女升学祈愿的,神秘兮兮地说:这里的香火很灵,被魁星点中可以“金榜题名、一举夺魁”。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守楼男子话题一转,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了魁星阁的掌故,言语中透露出一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选自作者游记《一路向北》(人民交通出版社),略有修订。文中照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刘文军

网名“好望角”。生于小兴安岭林区,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徒步网理事、国际古道网理事、中东铁路历史研究学会会员、大话哈尔滨网站专栏作家。出版游记《边缘旅行》(入选“2016年十大旅游图书”)《西域游历》《一路向北》《丝路漫记》。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