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旅行:甘南,川北

作者:刘文军(好望角),选自作者游记《边缘旅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年7月),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时间:2013年7月14-20日
线路:兰州-永靖-夏河-若尔盖-迭部-岷县-兰州
领队:金乔,中国徒步网
向导:贡布,藏民

黄河岸边的石窟

炳灵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是个寺庙,可一旦置身此地,出现在你眼前的却是大大小小的石窟,里面是形态各异的造像。寺庙也有,但规模很小,与庞大的石窟群相比,微不足道。

在藏语中,炳灵寺的意思是“十万佛”,不难想见这个寺庙佛像之多。然而,在国内众多的石窟建筑群中,炳灵寺却鲜为人知,原因和它位置偏僻,不易到达有关,即使是在今天,要想接近这处石窟,也要折腾好半天。

一大早,在兰州市区一个街角匆匆吃碗兰州拉面,坐上一辆半新不旧的金杯车,向炳灵寺所在地永靖县进发。路上,司机老马说,去炳灵寺石窟要先开车到刘家峡水库大坝,然后坐船过去,这是最佳捷径,但也要一个多小时。如果全程坐车,走陆路,需绕远,而且路况极差。

马师傅说得没错,刘家峡水库大坝下面竖着一个木牌,上面标明:距炳灵寺54公里。我在黄河上游有过多次乘船经历,但每次距离都没有这个长。不过,这也不是坏事,给了我们一次与黄河多亲近一会儿的机会。

柴油船驶离码头,水流不疾不徐,两岸峰峦被一座座甩在了身后。景色养眼,但路途难熬。柴油船年久失修,马达声音大作,震得窗户嗡嗡作响。船行水面,上下颠簸,左右摇晃,伴有阵阵袭来的柴油味道。驴友续续活泼开朗,她形容我们都是糖炒栗子,到地方就被晃熟出锅了,不过到时候身上散发的不是诱人香味,而是熏人的柴油味。

接近炳灵寺,两岸山峦的形态出现了变化,一座座土丘样的山峰拔地而起,船工大声告诉我们:这是炳灵石林,丹霞地貌,只有黄河上游才有,寺院都藏在石林里,要走进去才能看见。

炳灵寺位于“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氏建立的西秦政权(公元420年)。经过上千年的开凿,在今天的炳灵寺可以看到历代佛像造型艺术风格:先秦造像面形方圆,身姿挺拔,衣纹线条流畅,质感明显,带有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北魏造像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人物神态安详,含蓄凝重,体现出佛教艺术民族化、世俗化的倾向;唐代造像面容丰腴,肌肤细腻,端庄秀丽,人物表情含蓄生动,体态自然健美,让人想到大唐生活的安逸和富足。

宋元以后,开窟造像之风日渐衰落,但藏传佛教多彩多姿的风格也慢慢融汇进来,并且在石造像和泥造像基础上出现了金铜造像。

如果你犯懒,又想多看点,尽可以来炳灵寺,在这里,你可以一次性饱览历代石窟艺术风格。

积石山大寺沟河道两旁的岩壁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佛像,最大的佛像高27米,上半身为石雕,下半身为泥塑,原有九层护楼,清同治年间被毁。失去阁楼保护的佛像在风雨侵蚀中变得满目疮痍,头顶螺髻脱落,鼻尖泥塑塌掉。我的朋友邹蓝30年前到过这里,他戏称这尊佛像为“塌鼻子大佛”。

沿河道行走,遇到一座小桥,几个背包客从干涸的河床爬上来,一个年轻人说:“那边还有一个上寺,比这边漂亮,有观光车,往返40块钱。”听他这么一说,大家来了兴趣,立刻租车前往。

去往上寺需要穿过一个曲折的峡谷,沙土路面,车子走在上面颠簸不已,但两边的石林风光让人“爱不释目”。在一处石壁前,司机把车停下,说:“这是飞天石壁,值得一看。”下车细看,原来是一种天然的风化蚀刻,画面凸凹不平,人物飘飘逸逸,犹如仙女飞天,故得此名。

峰回路转,20分钟后,眼前出现一座幽刹古寺,上寺到了。寺院四周群峰环绕,院中花木扶疏,几支向日葵籽粒饱满,花瓣金黄,一看就是个修行静养的好去处。

一位身披绛红色袈裟、手持念珠的老喇嘛听见动静,挪步出门,嘴里不时冒出几句英语单词,让人不敢小看这出家人。老喇嘛住所简陋,床上放着一本英汉词典,我有些好奇:“您在哪学的英语?”老喇嘛的回答让我们肃然起敬:印度。

虽说上了年纪,但老喇嘛腿脚勤快,免费引路讲解。经他指点,我们在主殿的顶棚发现了几处壁画,这些壁画大部残损风化,漫漶不清,但从余下的部分仍可以看出它的精美,其中一幅画面枝叶繁盛,莲花绽放。想不到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寰的荒僻山沟里,竟有如此的高雅艺术等待人们欣赏。

从始至终,老喇嘛脸上一直挂着微笑,看得出,他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他脸上的肌肉不是因为见到人临时堆起来的。他的内心一定是平和的,安逸的,充满善心的。外面世界的万千变化、人事纠葛、花花绿绿都与他无关,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独守着这块净土,任凭岁月流转,古寺青灯,伴佛一生。

回来的路上,依旧是那辆破旧的观光车,依旧是颠簸不平的路程。领队老金以其一贯的风格说,不如下车走一走,锻炼锻炼,也领略一下峡谷风光。于是,十几个人在他的率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踩着泥泞的沙土,像行军队伍一样走出了峡谷。

老金性情活泼,别看不修边幅,大大咧咧,他可是个响当当的“海龟”,在日本留学期间,专攻体育管理,回国后,放弃到国家机关就职的机会,与夫人任明一起,创办了中国徒步网,实现了把爱好与饭碗(事业)结合在一起的愿望。这个组织隶属国际市民体育联盟,如今在业界已颇有名气,成为户外爱好者的一个基地。跟着这样的户外专家行走,不由得你不开心快活。

午后的拉卜楞寺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脚步才轻巧,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因为注定那么少。

风吹着白云飘,你到哪里去了,想你的时候,哦抬头微笑,知道不知道?

“奶茶”刘若英的一曲《知道不知道》把我们带到了《天下无贼》的拍摄地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坐落在海拔3000米的安多藏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有“东方梵蒂冈”之称。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1

图12-1 金碧辉煌的拉卜楞寺

寺院内游人不断,但一走进院子,每个人都被那种肃穆的氛围给感染了,抑或是被那种宏大的气势给慑服了,每个人走起路来都蹑手蹑脚,说起话来都轻声细语,仿佛自己已经皈依佛门。在这里,你需要的是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心感受。

让人过目难忘的是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转经长廊。这个长廊有1700多个转经桶,3.5公里长,按照正常速度,转完需要一个半小时。我在廊道里看到一位上年纪的藏族妇女,身背布袋,步履蹒跚,她在挨个转动巨大的经桶时,口中念念有词。虽然听不懂,但我猜想她念的应该是六字真言,也就是韩红《家乡》和朱哲琴《阿姐鼓》中反复吟诵的那六个字: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老人目光中透出的那份虔诚,令人肃然起敬。在藏民心里,转经就是积攒功德,转得越多,功德就越多。

2

图12-2 虔诚的藏民

看到这里,脑子里不由浮现出独克宗古城那座高大的转经筒来,这个转经筒高21米,重60吨,下面安装有滚珠轴承,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那次,我们四五个人围上去,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前推,转经筒纹丝不动,没办法,只好又唤来几个人,在“一、二、三”的号子声中,这个巨大的转经筒才慢悠悠动了起来。

不久前看到一个消息: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遭遇火灾。我在古城的一家客栈住过两个晚上,那些木结构老房子一定难逃厄运,不知这个位于半山坡上的转经筒是否安然无恙?

我本凡俗之人,能够走走世界上最长的转经走廊,推推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也算是一种缘分。

高原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天空湛蓝,正是户外人盼之不得的好天气,跨过一座小桥,一口气爬到晒佛台上。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寺院群落尽收眼底,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气势恢宏。那些藏式建筑的鎏金屋顶和琉璃碧瓦在阳光的反射下散发出瑰丽的光彩,庄严神圣,巍峨壮观。我当时不由冒出一个想法,这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宫殿。

《天下无贼》刚开场有一段万人朝拜和日照金顶的画面,场面宏大,气势恢宏,我们虽然没有赶上这种大型法会活动,也没有看到日出景色,但拉扑楞寺建筑群的宏伟气势却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

老金不管脏不脏,就势往草地上一躺,摊开四肢,大呼过瘾,然后掏出手机,给驴友晒起照片来。

就在这时,一个老外挎着相机从山脚下气喘吁吁地爬了上来,他在俯瞰拉扑楞寺全貌时,嘴里不由冒出了一句“wonderful!”。

天色渐晚,大家开始往山下撤,而那个老外仍旧站在山坡上发呆,也许他是在等待落日,那应当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宏大场景,一个曼妙的时刻,可惜我们没有时间了……

九曲黄河第一湾

甘南川北一带的地名多带一个“曲”字:碌曲、玛曲、舟曲……就连河流也不例外:嘎曲、墨曲、热曲……,甚至连马的名字也带有浓厚的地域味道——河曲马。

这些众多的“曲”都是由黄河带来的。

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黄河自西向东流入甘南和川北交界处,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又流回青海境内,这道弧线被人们称为九曲黄河第一湾。这道美丽的弧线决定了甘南川北的地理特征,也给人们带来了一道难得一见的黄河“蛇曲”美景。

欣赏河流曲线之美最好的办法是登高远望,于是绕过索克藏寺,沿着新修的木栈道一步步向山顶爬去。户外行走考验人的体能,也考验人的意志,3500米的海拔遏止了多数人的脚步。抬头看看山脚,又看看山顶,不忍放弃,于是和另外两位驴友相互鼓励,继续攀行。

终于爬到山顶,三个人上气不接下气,两腿发颤,但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感到力气没有白费。

极目远眺,唐克大草原一望无际地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发源于四川红原的白河由此汇入黄河,两河交汇处,河汊纵横,蜿蜒曲折,“蛇曲”的河水在草地上分割出大大小小的洲岛,河面宽阔,气势浩大,犹如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近处,索克藏寺和白色佛塔恰到好处地点缀在山坡上,给大自然景色增添了一丝难得的人文气息。

3

图12-3 “蛇曲”的黄河

大自然造化之神奇,没见到,无法想象,见到了,惊叹不已。《发现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中有一段话,不妨拿来共享一下:“如果说壶口瀑布是黄河最波澜壮阔的史诗,那么九曲黄河第一湾无疑是秀美祥和的序曲,在辽阔原野间,在佛塔的注视下,带上高原的纯净,蓄起史诗的力量,回首向北,悄然远去……”

来到山顶,已是日落时分,可惜这一刻云层有些厚,低低的压在山头,不肯散去,无缘拍到传说中的“黄河天上来,红日地中落”美景。老金说,留下一点遗憾,明年可以再来。老金没有食言,第二年夏天,他果然又带领一群驴友走了一趟甘南川北,依然是原来的路线。

也许是要给我们的川北之行再来一个小插曲,结束在九曲黄河第一湾的逗留,来到唐克乡的一家藏民餐馆吃晚饭,一位驴友趁饭菜还没端上桌的功夫,到门口一个小摊上淘货,见到一颗漂亮的狼牙,甚为喜欢,与看摊的小女孩一番讨价还价后,花100元买下。

就在大家传看这枚漂亮的狼牙时,一个黑红脸膛的藏民汉子气势汹汹地朝我们冲了过来,嘴里大声嚷嚷着什么。原来,小女孩的老爸回来了,他认为狼牙卖便宜了,要讨回公道。这安多汉子一边大叫,一边取腰中的铁链,那位驴友一看这架势,吓得赶紧把狼牙扔了过去。安多汉子拿到狼牙,二话不说,把100元扔到桌上,拽上小女孩,转身就走。

惊魂未定的我们,吓得大气不敢喘,赶紧低头吃饭。饭馆老板娘见状笑呵呵地走了过来,说:“别怕,他样子凶,但人很好,从不动手,他也就是吓唬吓唬你们……”

若尔盖湿地,烧奶的阿妈

若尔盖,有人称其为草原,有人称其为湿地,在我看来,称其为湿地可能更贴切一些。

从甘南一路驶来,进入川北,跃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几次深入其中,发现这里的草不是很高,也不是很茂盛,但湖泊溪流遍布,走在松软有弹性的草地上,一不小心就会踏入水洼,没一会儿工夫鞋子就湿透了。

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主要功能是调节气候,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观赏不尽的美景。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名列榜首,另外五块湿地分布在巴音布鲁克、三江平原、黄河三角洲、扎龙自然保护区和辽河三角洲。

天蓝欲滴,草绿如翠,穿行于中国最美的湿地,心情格外爽朗。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牦牛,炊烟袅袅的牧民帐篷,不时扑入我们的视野。就在大家忘情欣赏车窗外的美景时,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老金发出指令:“停车,开始徒步!”于是,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大家纷纷下车,进入草地,深一脚浅一脚,开始了两个小时的跋涉。

见到山就想爬,能走路就不坐车,这是户外活动者和普通旅游者的最大不同。一次在饭桌上,一位驴友问我:“你说,旅游和户外有什么区别?”我想了想,回答说:“旅游注重结果,户外注重过程。”我的这一总结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作为普通旅游者,常常是上了车之后就直奔景点,到了景点就直奔有代表性的标志,拍完照、买点纪念品之后就上车,坐在车里就睡觉。而作为户外活动者,不仅要到达目的地,还要享受去往目的地的过程。
近年来国际上流行一个概念,叫“徒步旅游”(trekking tourism),得到中国徒步网等户外组织的提倡。所谓徒步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徒步为主要旅行方式,用行走的方式在走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获得强烈的旅游体验。这一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旅游者所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远山远水的追求,这种旅游方式将成为一种趋势。

绿茵茵的草丛中开着不知名的野花,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间或有一两只蝴蝶翩跹其中,偶尔,还会听到轻微的嗡叫声,那一定是野蜂在你耳边轻轻掠过。草地上,几条清浅的小溪静静流淌,还有那一摊摊风干了的牛粪,让人找到久违了的田园牧歌感觉。

几顶黑色的牦牛帐篷前,两位身穿藏袍的小姑娘在忙不迭地挤牛奶。城里人看什么都新鲜,于是乎,长枪短炮,咔嚓咔嚓,一顿狂拍。两个小姑娘头也不抬,只顾挤个不停,估计她们心里一定是在笑:“不就挤个奶吗,有什么好照的?”

终于把食指按酸了,走进帐篷,阵阵奶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帐篷中间有一个小火炉,上面放着一个铜壶奶锅,燃料是牧民常用的干牛粪。烧奶的藏族阿妈不会说汉语,笑呵呵地用手指了指奶锅,示意我们品尝。我出门注意保护肠胃,不敢造次,但看着这刚刚挤出来的牦牛奶,还是忍不住喝了两碗,感觉就一个字:鲜。据知,牦牛奶的含钙量是普通牛奶的7-8倍,在市场上的价格大大高于普通牛奶。

4

图12-4 湿地,牦牛,藏民

离开帐篷前,老金还嫌不够,用随身带的保温壶灌了满满一壶,然后代表我们全体塞给藏族阿妈70元钱,阿妈可能不会点钱,也可能不计较钱多钱少,接过钞票,攥在手里,一个劲朝我们笑。

回到车上,人人大呼过瘾,既亲近了草地和藏族牧民,又达到了锻炼身体、放飞心情的目的。

车子在无边的草地中穿行,道路平坦顺畅,草地上牦牛点点。路边一块平坦的高地上,一群青年男女用手拉成一圈,正在跳锅庄舞,于是停下车来,过去凑凑热闹。

草地上铺着一块塑料布,上面放着食品和饮料,如今的年轻藏民也时兴郊游。看他们的着装,与汉人几乎完全一样:皮鞋、牛仔裤、红色羽绒服。如果说有差别,那就是女子多数都戴一个白色口罩,几乎把整个脸都罩住了,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高原紫外线和风沙的侵害。

一位藏族女孩朝我们招招手:“过来,一起跳吧!”几位驴友禁不起诱惑,加入其中,其余的坐在地上助兴。3500米的海拔和稀薄的空气对内地人是个考验,不动地方都觉得喘不过气来,更不用说连唱带跳了。果然,不到5分钟,几位上场的“演员”就上气不接下气,跟不上节奏了。

扎尕那,向导贡布

迭部这个名字听起来怪怪的,光从字面看,难解其意,即使追溯回藏语,意思也颇令人费解。

在藏语中,迭部的意思是“大拇指”,何来此名?原来,迭部多山,传说有神仙用大拇指在山上摁了一下,于是山分两座:迭山和岷山,两山之间的峡谷就是今天的迭部。

迭部有山,也有水。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的白龙江从迭部境内穿过,在四川广元汇入嘉陵江,最终流入长江。迭部山大沟深,不通火车,没有国道,只有一条沿白龙江修筑的省道横穿境内,要想到达这个地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旅行社很少组织这条线路。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越是难以到达的地方,越有值得看的美景,值得听的故事。从一望无际的若尔盖湿地出来,我们一路跌跌撞撞地进入了峰峦叠嶂的迭部山区,开始了一段令人憧憬的行程。

“迭部是如此令人惊叹,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20世纪初,美国探险家、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受《国家地理》杂志派遣,到中国西部进行田野考察,当他走进迭部山区时,眼前的景色让他惊呆了,他用近乎夸张的语言说:“我平生未见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洛克盛赞的迭部景色,其精华在扎尕那。

在藏语中,扎尕那的意思是“石匣子”,顾名思义,它坐落在一个群峰环绕的山坳里,如同一座天然岩壁构筑的石城。进入石匣子要经过三道石门,石门道道狭窄逼仄,形同要隘,如果设兵把守,插翅难过。在旅游热没有兴起的年代,扎尕那为石门阻隔,成为一个鲜为人知、鲜为人至的秘境所在,直至今天,知道扎尕那并能够进入石门的人仍然是少之又少。

当地人称扎尕那为“阎王殿”,名字有些吓人,但景色却是“天上人间”。在藏民向导贡布的引领下,我们爬上一块高地,这里植被茂密,绿草如茵,清新的空气在一呼一吸间充溢肺腑。四周环顾,瞥见远处草地上扎着一顶帐篷,走近一看,几位身披绛红色袈裟的年轻喇嘛正坐在草地上欣赏音乐。贡布告诉我们,眼下正是藏族的香浪节时期。香浪,在藏语里是“采薪”的意思,现在已成了甘南藏区的一个重要节日。

老金一见此情此景,立马来了兴趣,背包和登山杖往草地上一扔,跟着节奏,左旋右转跳了起来,其神态动作犹如孩童,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位年过五十的老“海龟”呢?几位女性驴友一见,立马上来伴舞。绿茵草地,红男绿女,舞姿率性,看得小喇嘛们直入迷。

站在高处向对面望去,山顶云雾缭绕,半山腰的草甸上散落着村寨、青稞架、寺庙、白塔,风景如画。扎尕那,犹如一处梦中的仙境,出现在真实的世界,又犹如一位凌然出尘的仙子,飘然来到你的面前。

走下高地,顺着一条山谷行进,又是另一番景色。山谷两侧岩壁耸立,山谷中溪水潺潺,野花芳香,偶有蜂蝶飞过,发出嗡嗡的鸣叫声。走过一座木桥,在溪边蹲下,用手掬一把清凉的泉水,先用鼻子嗅一嗅,再擦一把脸,顿觉神清气爽。贡布说,这条溪水是白龙江的一条小支流,从山里流出来的,没有污染,村里人直接拿它做饮用水,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

贡布的话音刚一落地,抬头间,看到小溪边丢弃的矿泉水瓶、香烟盒、废纸和塑料袋,不知何人所为。在憨厚淳朴的藏民贡布面前,我们这些外来旅游者,真的有些难堪,这是文明人做出的事情吗?

保护生态环境,呵护一草一木,应当是旅游者最基本的常识,最起码的素质。相比之下,户外人对此更为看重。长期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环保意识都很强,随身都要带一个垃圾袋。一次,在昆明机场,眼见一位年轻女孩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随后扬长而去。上车之后,领队“随疯”马上以此为例,向我们这个团队里的新手强调了绿色出行的要求。

在贡布的引领下,我们走进村里,来到他的家。贡布的家是一座两层的藏式踏板房,兼做家庭旅馆。贡布的媳妇不会说汉语,见到生人先是腼腆一笑,然后用手指了指厨房,意思是让我们自己动手。原料已经准备齐全,加工不成问题,于是大家开始劈柴、生火、洗菜、淘米、切肉,七手八脚中,一桌丰盛的饭菜很快搞定。

狼吞虎咽中,贡布说,他的家庭旅馆很受欢迎,如今来这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夏天旺季要提前预订。贡布说这话时,露出一脸的骄傲与满足。他告诉我们,以前他在家里种地、养牛,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自打办起旅游后,挣了些钱,眼下他正准备扩建家庭旅馆。看他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我们连连为他举杯,祝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欣赏山水美景,品味山区野味,呼吸新鲜空气,大家乐而忘返,驴友续续不住惊叫:“太美了!太美了!”接着,她又央求老金:“就住这儿吧!就住这儿吧!”可还有下面的行程等着我们,只能依依不舍地与贡布一家人告别,与扎尕那告别。
作家雷达在《天上的扎尕那》一文中,称迭部山区“纯洁无瑕”,有“绝世之美”,但他生怕一宣传开来,游客就会蜂拥而至,使这个人间仙境走了味。他踌躇再三后说,关于扎尕那,他只写这一篇文章,他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作家的担忧不无道理,石门洞开之日,会不会就是扎尕那不再平静之时呢?

天险腊子口

迭部自然风光美,历史遗迹更有名。由扎尕那出发,沿白龙江东行100公里,就是甘川古道上的“咽喉”腊子口。
一路上,白龙江沿岸水电站一个接一个,原本风景秀丽的江岸变成了工地,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白龙江,一个多好听的名字,民间传说,白龙和黑龙打架,白龙由于身单力薄,打不过黑龙,退隐西部山区,蛰伏起来,没想到今日在机械化部队面前,又被打得遍体鳞伤。据说这些电站的装机容量大多在10万千瓦左右,不知这种行为属于西部大开发还是西部大开挖?

腊子口素有天险之称。当年红军长征趟过若尔盖湿地后,向北进入山区,在迭部召开了俄界会议,决定攻占腊子口。甘肃军阀鲁大昌欲凭借天险在腊子口将红军一举歼灭,结果一败涂地。记得小时候看过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的小人书,当地老百姓把红军称为“天兵天将”,说他们是从天上飞下来的。

腊子口战役胜利后,中央红军向东北方向翻越了岷山主峰,到达了陇南宕昌的哈达铺。在一个小小的邮政代办处,战士们找到一张香港《大公报》,上面刊有徐海东率领红25军到达陕北与刘志丹会师的消息。毛泽东看到后,兴奋异常,立即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到陕北去。因此,哈达铺也被称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在翻过岷山后所作《七律•长征》中的一句。此时的毛泽东心情一定是愉悦的,渡过了金沙江和大渡河,走过了草地,翻越了雪山,又明确了行军方向,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向北行进,再翻过一座六盘山,就可以到达陕北根据地了,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吗?

说腊子口是“天险”毫不夸张,隘口长30米,宽不到10米,抬头仰望,峡谷两侧悬崖峭壁对峙,一条窄窄的溪水从峡谷中穿过,水流湍急,响声隆隆。当地老百姓有个说法,说腊子口是“用斧头生生劈开的”,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恰如其分。

5

图12-5 天险腊子口

关口处立有一座纪念碑,题词出自当年率军突破天险的红四团政委杨成武。杨成武被人称为军中“虎将”,一生战功赫赫。我2003年3月在人民大会堂政协开幕式上见过杨成武将军,此时的他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眉宇间仍不乏英武之气。

腊子口游人稀少,博物馆大门紧闭,据说只有单位集体组织红色教育之旅的时候,经事先联系才开放。看来即使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这里也是很难到达的地方,否则凭这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这条线路早就成为旅游热点了。

不过,游人稀少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户外活动者来说。国内有三大藏区——卫藏、康巴和安多,甘南属安多藏区,相比之下,安多藏区更原汁原味一些,其原因就在于它还未被人们认识,未被游客和商业化气息染指,这实在是一件幸事。

刘文军

网名“好望角”。生于小兴安岭林区,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徒步网理事、国际古道网理事、中东铁路历史研究学会会员、大话哈尔滨网站专栏作家。出版游记《边缘旅行》(入选“2016年十大旅游图书”)《西域游历》《一路向北》《丝路漫记》。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相关推荐

边缘旅行:川藏线上

作者:刘文军(好望角),选自作者游记《边缘旅行》(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年7月),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时间:2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