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尓滨是中国最先出现铁路道口的城市之一,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铁路道口应运而生。由于当时通过道口的火车和车马行人并不多,加之火车均按点运行,道口看守人员按列车通过时间上岗即可,且只限于昼间。据百年前出版的《中东铁路大画册》显示,当时的有人看守道口,只有道口标志和护桩,不见道口看守房(图1)。
据史料记载,哈尔滨最早的道口房出现在傅家甸(现在道外区)北马路一带。当时,那里人烟稠密,商贾云集,在铁路横穿马路的地方,有俄式“木刻楞”(用原木卯榫相交而成的木屋)道口房,火车一来,俄国道口员走出房门,放下两边的栏杆,呜呜地吹起小喇叭,警告人们躲避火车。
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城市周边人烟稀少,铁路沿线的王兆屯、沙曼屯、太平桥一带大都是菜园子,道路车辆稀疏,多数道口无需看守,只设“小心火车”标警示过往行人。城市闹区道口设人看守,但由于道口车马行人不多,道口交通事故极少。
建国初期,繁忙道口由工务部门派人看守,道口房是旧帐篷或用旧枕木搭成的,以后改为砖房。道口设备简陋,木制栏杆刷黑白相间油漆,后坠短钢轨,起落由人工操纵。道口备品有:信号旗、喇叭、撬棍等。道口房无电话,晚间道口员提着“油灯”接火车。道口员多数由老养路工担任,看道口是个养老的活儿(图2)。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城市运输业的发展,机动车增多,多数城区道口派人看守,并设道口报警装置(电铃),火车接近道口时自动联通报警装置节点,道口电铃响起,道口员出场接车。市区繁忙道口增设遮断(紧急)信号,道口一旦出现险情,道口员立即打开遮断信号开关,向火车司机显示停车信号(红灯)。部分木制栏杆改成轨道式栏栅(俗称“跑车”),来火车时关闭栏栅,栅栏头部红色警灯闪闪发光,尤其是夜间显得格外耀眼。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为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铁路部加大道口建设投资,建造了一批造型新颖、便于了望的道口房。同时,增设道口电话、照明灯和扩音器等设施,美化环境。道口员也趋于年轻化,还出现了一批女道口员。女道口员上岗时,头戴大沿帽,手持信号旗指挥车辆,酷似女交警。至今,哈尔滨铁路局管辖沿线道口,仍有女道口员上岗。
随着中国铁路大提速,道口成为影响列车提速的“绊脚石”。铁路部门高度重视道口安全,自1980年起全面实施道口“平改立工程”(建立交桥或地下通道),哈尔滨同全国铁路沿线各大、中城市一样,一座座造型各异铁路立交桥,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昔日曾为运输安全立下汗马功劳的“老道口”纷纷退役。然而,哈尔滨有一处“老道口”被保留下来,即西大桥附近的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3公里道口。至今仍,该道口被保留的原因是,道口四周楼房稠密,既不宜建立交桥,也不宜建地下通道(图3)。
昔日的“老道口”,现已成为城市交通的记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