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江桥抗战遗址

作者:刘文军,黑龙江籍,现居北京
联系方式:2677018332@qq.com

对喜欢寻幽访古的人来说,到了黑龙江松嫩平原,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以南80公里的江桥抗战遗址。

说起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人人皆知,可说起嫩江上的江桥,恐怕知道的人很少,至少在我身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没几个人知道。可一旦翻开中国抗战史,第一页保准是它,因为它是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地方,也是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的地方。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政策下,日本侵略军很快占领辽宁、吉林,进逼黑龙江。在全国人民的一片指责声中,远在天津的张学良不得不有所表示:任命瑷珲驻军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兼军事总指挥,迅即南下,阻击日军。

当时,黑龙江的省会在齐齐哈尔,日军要占领这个省会城市,必须走平(四平)齐(齐齐哈尔)铁路,向北推进。这样,横跨在嫩江上的那座铁路桥就成了决定双方命运之地。

1

马占山将部队按纵深布守在齐齐哈尔、昂昂溪、泰来一带,死守嫩江大桥。11月4日,日军以投降的满铁守备队向江桥发起进攻,被马占山部击退。11月6日,日军又以主力第2师团投入作战。马占山亲赴前线指挥,日军以优势炮火和飞机、坦克掩护,双方形成拉锯战。其后,日军又从朝鲜调来援兵,加强进攻,江桥岌岌可危。

11月的松嫩平原寒风凛冽,滴水成冰,日军装备精良,补给充足,马占山的部队为临时拼凑,仓促上阵。从兵力看,日军投入精锐部队三万人,马占山部只有3个旅,人数不到日军一半,马占山在抵抗期间虽一再求救,但未获驻防锦州一带东北军的实质性援助。在敌强我弱、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江桥最终失守,马占山节节撤退,省城齐齐哈尔随即失陷。

抵抗期间,马占山通电全国,表达前线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占山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寸尺之地,沦于异族,惟有本我初衷,誓与周旋,始终坚持,绝不屈让。”马占山的举动激发了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国内报纸都以大字标题进行报道,教育家陶行知赋诗:“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各地群众组织慰问团、后援会,捐钱捐物,支援黑龙江抗战。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组织“援马抗日团”。在江桥抗战纪念馆,我看到一个“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广告,上面标明:“每箱提慰劳金国币十元”,落款为上海福昌烟草公司。

2

江桥抗战失利后,马占山先后退到海伦、黑河一带,组织东北救国抗日联军,后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率一部分人退入苏联境内,其余大部加入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寇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马占山辗转回国后,继续从事抗日活动。“西安事变”后,他利用在东北军中的关系,积极参与斡旋。解放战争后期,他联系邓宝珊,做傅作义的工作,推动北平和平解放。1950年6月,毛泽东让秘书给寓居北京的马占山打电话,邀请他出席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由于疾病缠身,马占山未能如愿,当年在北京病逝。

马占山系绿林行伍出身,因打仗勇敢,善于谋略,实力不断扩张。在家园故土遭受外辱之际,他能够临危受命,奋起抗击,源于他的民众气节,也源于他个人身上的品质。我自小在东北长大,对东北人的豪爽仗义、讲义气、不甘受辱特点深有体会。东北人的这个特点,我想主要是和自然条件有关,在天寒地冻、野兽出没的恶劣环境下,人们需要抱团、互助、合作,才能渡过难关,生存下去。

马占山是一名职业军人,没什么文化,上不到高深的层次,但他身上具有典型的东北人特征,他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发性、天然性,是性格使然。在我看来,东北人的义气性格甚至影响了历史进程,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张学良为对得起家乡父老兄弟,先是扣押了蒋委员长,逼其抗日,后又不顾个人安危,执意陪其回南京,导致后半生身陷囹圄,如果换了别人,是不是也会这样做呢?

3

如今的嫩江铁桥

乌云袭来,天色转阴,我们驱车来到纪念馆后面不远处的嫩江岸边,试图寻找当年发生激战的嫩江桥——哈尔葛江桥遗迹,发现这座木桥早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建的一座铁桥,高大宏伟。原木桥的桥墩地基处,有一道围起来的铁栏杆,内立一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上书:“1931年11月4日,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有组织有规模武装抗日的第一场战役,揭开了中华民族武装抗日战争的序幕。”

4

嫩江桥畔残留的碉堡

风渐起,雨渐至,略显浑黄的嫩江水哗哗流淌,岸边杂草荒芜,昔日的硝烟痕迹难觅踪影,也许只有岸上的那座残破的碉堡能够昭示出这块土地曾经有过的沧桑。一位身披雨衣的渔民坐在一艘破旧的铁皮船上,手持钓杆,神情专注,目不斜视,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造访者视而不见,他是不是也知道8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举世闻名的战役呢?

刘文军

网名“好望角”。生于小兴安岭林区,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徒步网理事、国际古道网理事、中东铁路历史研究学会会员、大话哈尔滨网站专栏作家。出版游记《边缘旅行》(入选“2016年十大旅游图书”)《西域游历》《一路向北》《丝路漫记》。联系方式:QQ2677018332。

相关推荐

东北的“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是小说《红岩》中的人物,原型叫宋振中,江苏人,生于1941年。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 …

安重根与安重根遗墨

走进哈尔滨站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内,数幅悬挂于墙上的安重根遗墨条幅引人注目。遗墨运笔娴熟,刚劲有力;内容哲理深刻, …

2 条评论

  1. 寒风凛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