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的拳艺人生

imharbin_2014-03-12_04-05-27

张玉,道里西十四道街同滨螳螂拳武术馆螳螂拳名师张同滨弟子,习武四十余载,是梅花太极螳螂拳大师曹德坤的第四代传人。

哈尔滨的梅花太极螳螂拳主要由曹德坤所传。曹德坤出生于山东烟台,师承郝家梅花太极螳螂拳第二代代表人物郝恒禄,深得精髓,1915年在哈设德坤武术馆,是我市设馆较早的拳师之一。曹德坤在哈教授的第一代弟子中张炳煦最具代表性,张玉系张炳煦次子张同滨的得意门生。

初次见面时,张玉正在授课。本以为其人是一副高大魁梧、形神威猛的“大侠”模样,进门看到的却是一位精干瘦小的长者,脸上挂着一幅厚厚的镜片,透着几分书生意气。其时张玉老师正饱受腰疾烦扰,只能在一旁指导学生练习。尽管如此,他还是忍不住站起来示范一二,果然形如快刀、神似螳螂。螳螂拳以硬、崩、实、砸、粘、拈、帮、贴、采、叫、顺、送、提、拿、封、闭十六字为基础,讲究稳、准、狠、愣、舒、停、快、展、神、活,制敌迅猛,实用性强,也正因如此,练习难度颇大。今天孩子们的练习强度和当年没法比。他向笔者展示了很多小时候习武的照片,不难看出,在所有习武的孩子里,张玉的动作和师傅最为一致。他建议初习螳螂拳者,一定不能求快,而应力求规范,动作扎实、到位。仅最基础的“三锤”动作,张玉就反复练习了数年之久。

其后的两个多月里,张玉的腰疾慢慢康复,经常和孩子们比划几下。虽然还不能够完全施展,但其步伐迅捷,出手有力,大有四两拨千斤之势。学生都说,被张玉用手握一下,感觉像是被钳子牢牢卡住,丝毫没有还手之机。真正的功夫不仅仅在于招式,更在于日复一日的修炼和积累,没有顽强的毅力是不可能达到的。当然习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毅力,不但能强身,更可修神、习德。

在已经走过的五十多年人生路上,张玉并不是一直以习武为生,他当过工人,后来下了岗,做过很多营生,甚至还在药店当过更夫。但习武一直未曾间断,就像一条珍珠项链,在过来的这几十年光怪陆离的时光里闪闪发光,是他人生的灵魂。习武对他的处世方式、人生境界影响很大。他常说,做人要不卑不亢,坦然从容,做事要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他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八十年代的时候,张玉曾经坚持学习英语,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培训班、英语还是新鲜玩艺儿的年代,他只得靠广播学习,跟着播音员反复练习。从去年开始,年逾五十的张玉决心开始研究电脑,从最基础的打字开始,就像当年习武一样,一招一式,日日修习,从头开始…

张玉说,原先梅花太极螳螂拳是比较保守的,师傅基本不会大开门庭、招募弟子。但为了将拳艺发扬光大,张玉老师带过很多学生,有的根本不收取学费,多数只象征性地收些费用,一个月百十块钱,目的也是在于让学员们懂得珍惜,认真修习。目前还在和他学拳的孩子仍有十几人,在省市各类比赛中拿过不少奖项,令他感到十分欣慰。在亲友的鼓励下,张玉去年注册成立了武术培训班,取名“百恒”,意指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他说,这样的精神,在今天日渐浮躁的生活中,尤为难能可贵。

像这天空一样沉默

慢慢追逐,简单生活。

相关推荐

3 条评论

  1. 石头

    我们跟着张老师学习武术快两年了,受益匪浅。

  2. Brian

    现在支持习练武术的家长很少,多数注重文化课而轻视身体和意志力

  3. 徐少侠

    好师傅人人爱,希望把老祖宗的好东西传下去。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