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东铁路》2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东北诞生了一座崭新城市,沿着横穿这座城市的铁轨,向西一直可以走到欧洲,向东能够直抵太平洋,这就是哈尔滨。详情请见CCTV9记录频道《特别呈现》节目 2013年1月29日播出的纪录片《 中东铁路》 第二集 1900-1904

 视频地址

一百多年前,在中国的东北诞生了一座崭新的城市。沿着横穿这座城市的铁轨,向西一直可以走到欧洲,向东能够直抵太平洋。这就是哈尔滨。 公元1900年5月,当烟波浩渺的松花江水照常奔流到哈尔滨的岸边时,一连串巨大的桥墩让这条源远流长的大江盘旋激荡,徘徊不前。它仿佛凝望着横亘在自己上空的这段钢筋铁骨。一望,就是一百一十二年。 这是中东铁路西部线哈尔滨至满洲里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全长949.185米,是中东铁路沿线跨度最大的单线铁路桥。史称第一松花江大桥。由中东铁路工程局桥梁总工程师连多夫斯基亲自督建。 在坚如磐石的巨大桥墩上,镌刻着起起落落的松花江水冲刷出的痕迹,记录着岸边那个传奇城市的命运沉浮。而桥的身影,流连在一百多年以来无数个旭日与夕阳之间,勾勒出这座江城的独特轮廓。它无声地伫立在所有曾经驻足江岸的人们背后,见证沧海桑田。 1900年6月, 就在第一松花江大桥开工一个多月之后,中东铁路沿线的很多工地骤然停工。清政府突然下诏向英美法俄等十一国宣战,令各省督抚召集义民成团,抵御外侮。东北地区的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沿着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掀起滔天巨浪。4月,黑龙江将军寿山命令驻边各军赶赴松花江北岸的呼兰集结,等待号令,向对岸那座刚刚诞生的城市哈尔滨发起进攻。 攻打哈尔滨的义和团从东、南、西三面进行合围。最先向顾乡屯,江北船坞和第一松花江大桥发起进攻。之后,占领顾乡屯的义和团会合双城等地人马,攻克了位于元聚烧锅的中东铁路砖厂和酒厂,随后兵分两路,一路支援进攻埠头区,另一路沿铁路线向火车站发起猛攻。但是,俄军的大批援兵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之下到来,义和团最终没能攻克火车站,撤回了顾乡屯。 1900年7月28日,当义和团与俄军激战正酣之际,中东铁路公司督办许景澄却由于向朝廷上书力主镇压义和团,反对破坏正在建设的中东铁路,在北京被处死。这位和中东铁路结缘的外交重臣,最终竟成为垂死挣扎的大清帝国回光返照时的牺牲品。 1900年8月3日,沙俄救援哈尔滨兵团抵达哈尔滨。8月7日,清政府委任李鸿章为全权钦差大臣,与各国议和。8月15日,八国联军由东直门入城,北京失守。 这时,由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总司令,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为参谋长的六路大军长驱直入,在中国的东北攻城掠地。1900年12月22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 在《中东铁路建筑大画册》里,可以看到一些被俄国人称为红胡子的人。事实上他们并非土匪,而是当时被俘虏的爱国清军与各地义民组成的东北义和团。显然,镇压破坏铁路工程的义和团被侵略者当成了巨大的功绩编入画册向沙皇汇报。 在惊心动魄的1900年,大清国如同一个回光返照的巨人,完成了最后一次痛苦而迷茫的挣扎之后重重倒地,再也没能站立起来。而此刻的龙兴之地,却是一片热火朝天。那里人头攒动,物资汇聚。铁路工程正牵引着无数人流、物流从四面八方云集松花江岸边的哈尔滨。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岁尾,人们在城市的制高点上,看到了金光闪闪的东正教十字架。 按照俄国人的规划,一座东正教堂被置于离火车站不远的秦家岗的最高处,然后,以教堂为圆心向四周辐射出数条马路。如今,人们依然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中心地带清楚地看到最早规划的城市线条。而那座教堂,作为城市的绝对地标矗立了六十六年。 教堂的建造者列夫捷耶夫1893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民用建筑工程学院。他是最早来到哈尔滨的城建工程师。尽管在中东铁路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俄国人还是习惯将他称为哈尔滨最早的建设者。 后来的人们在 圣尼古拉大教堂地基的东面发现了一块纪念铜牌。 “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也为纪念我们神圣的主教大人尼古拉·米尔里基斯基圣徒,并以他的名义于创世纪七千四百七十年夏季,自耶稣诞生之日起一千八百九十九年十月一日尊耶稣之意,在松花江地区铁路之村兴建这座教堂。工程师阿列克谢伊克列门奇耶维伊·列夫捷耶夫建造,边防警卫军神父阿列克桑德勒·彼得洛夫·茹拉夫斯基和斯捷潘·米哈伊洛夫·别林斯基神父祝圣。” 这座教堂以城市主保圣徒尼古拉的名字命名,目的是保佑城市平安。建筑教堂的图纸来自遥远的圣彼得堡,木材是从大洋彼岸运来的加拿大红松。教堂内部精美绝伦的巨大圣像壁和一系列装饰品都是在俄国的欧洲部分加工完成的。而钟楼上的七口大钟出自俄罗斯的造钟圣地秋明。有一位不知姓名的俄国大师创作了圣像壁上的巨幅尼古拉神像,他严格遵循了古俄罗斯圣像的创作原则。而圣像壁上的其他作品,则是由专业画家格鲁辛科用了几个月时间才最终完成的。许多中国当地的能工巧匠,完成了这座教堂的很多细致的雕刻和装饰工程。从此,一个异国他乡的宗教建筑在中国人眼中的龙脉之上昂首挺立,但中国人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其中。相形之下,不远处那些香火缭绕的简陋庙宇,在国运凋零的岁月里总显得有些黯然神伤。 1900年的哈尔滨,教堂的钟声与火车的嘶鸣回荡在城市上空。而这里的空气中很快又增加了一种散发着麦芽浓香的柔软味道。这一年,俄籍波兰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在位于今天南岗区的花园街上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 从此,拉着木桶的马车开始轻快地奔走在日新月异的城市之中。越来越多的啤酒厂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这座城市也在啤酒的泡沫中整整浸泡了一百一十多年。 190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义和团运动的烽烟散去,清政府开始为刚刚过去的那个庚子年买单。在《辛丑各国和约十二款》中,中国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这是对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由于清廷态度的逆转,很多当初扶清灭洋的志士人头落地,而某些主张镇压义和团的大臣得以平反,其中就有原中东铁路督办许景澄。 二十多年之后,中东铁路公司在哈尔滨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并将一条连接新市街和傅家店的大街取名许公路,就是现的景阳街。与此同时,一所许公纪念实业学校也在邮政街动工兴建,许景澄最终被一个自己从未到过的城市所铭记。 1901年10月2日。在围观人群的欢呼声中,一列火车从刚刚建成的第一松花江大桥上缓缓通过,大桥正式竣工。一个月后,中东铁路全线临时通车。 四天后,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他的人生落幕,昭示着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命运即将走向终结。就在他与整个帝国的一切爱恨戛然而止的时候,在中国最北方的辽阔大地上,一条标志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大铁路横空出世。 铁路沿线,一连串等级不同的车站陆续粉墨登场。这些随铁路而来的简约实用的建筑物,从此成为火车经过的每一方土地上的参照物。哈尔滨最早的火车站,出现在今天俗称老哈尔滨的香坊区,那里是1898年铁路工程局率先驻扎的地方。当时为了便于从码头上转运物资,铁轨曾经一路铺设到松花江边。而 圣尼古拉大教堂对面的那座秦家岗车站,后来被俄国人改叫松花江站,这座车站最终被扩建为闻名遐迩的中东铁路一等大站哈尔滨火车站。 1902年的哈尔滨,随着局势渐渐平稳。铁路工程进入了又一个关键阶段。黑龙江吉林两省铁路交涉局相继恢复并落户哈尔滨。之后,中俄之间一系列与筑路直接相关的合同在所谓的交涉之下不断出炉。这些合同公然剥夺和蚕食着大清国诸多重要权利。这时的中东铁路如同一条锁链,不断勒紧整个中国东北的咽喉。 采访:步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那个时候火车是烧木头不是烧煤的,那个时候煤发现得很少,怎么办呢?那时候我们森林很多,所以又定了一个条约是可以伐哪个地方的森林。那个森林伐了以后把木头弄成了一段一段的,弄好了以后,当时铁路沿线不远就是一个一个木头垛,堆了很多的木头,有时候火车要开到那停下来把木头装上去。 受到劫掠的不只是东北的林业资源。修筑和运营这条大铁路所需要的庞大能源,几乎全部来自于它所到之处的沃野之下。当年为铁路工程而建的煤矿一座接一座地出现在铁路沿线。东北境内纵横的水系也被迫根据合同向俄国轮船开放。接下来,一系列购地合同跟随铁路呼啸而至。当年的人们在经过中东铁路枢纽及沿线各站时,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 随着铁路沿线人口的与日俱增。一种致命的传染病不期而至。1902年6月,在当时位于哈尔滨火车站前的中东铁路中央医院里,不断有人因为霍乱病菌而丧命。疫情沿着正在建设之中的铁路线迅速蔓延。组织防疫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卫生防疫委员会的委员们迅速在疫情严重地区设立防疫站,隔离患病人员,对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消毒,并设立免费的饮水站。 四个月之后,疫情渐渐得到控制。根据统计,这场霍乱的死亡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共死亡中国人1945人,俄国人695人。这是当时埋葬病死的人们的场面,哈尔滨的棺材铺也变得应接不暇,崭新的墓地突然增多。这座城市经受了诞生之后的一次巨大考验。 1902年10月6日。一位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人物抵达哈尔滨,视察已经临时通车的中东铁路。他正是这条铁路的始作俑者,财政大臣维特伯爵。与此同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圣彼得堡的御前会议上宣布“满洲将来必须归并俄国,至少要成为完全依附于俄国的附属国”。 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沙俄在中国东北的一举一动。此刻,一个强劲的对手早已蠢蠢欲动。为争夺衰弱的大清国的遗产,它不惜与俄国兵戎相见。 每当行进中的列车即将穿越中国东北大兴安岭腹地的时候,总有一段3077米长的幽暗旅程静静等在前方。一百多年来,各式各样的火车头无数次喘息着咆哮着爬上海拔973米的高度之后,突然消失在山岭之间。犹如风雨兼程的漫漫长路上一次舒缓而深沉的呼吸。 诞生于1903年的兴安隧道运行至今。按照当时的技术标准它的使用寿命被定为六十年。经过不断维护和修缮,它与面前的铁轨一道,成为这片土地上活着的遗迹和不死的历史。 早在1897年俄国人第一次勘测中东铁路西部线路时,就曾提出要打通一条穿越大兴安岭的隧道。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极为大胆的构思。山势险峻的大兴安岭是宽广的松嫩平原西北方高高耸起的边际线。想穿过它,必须在隧道东面的雅鲁河谷地中修建一条螺旋形展线,逐渐加高路基,这样才能让来自哈尔滨方向的火车经过七公里的绕行之后进入隧道。 1901年,兴安隧道工程在踌躇满志的中东铁路第四工段工程师鲍恰罗夫的主持下全面展开。此前,由于义和团运动的突然爆发,已经人声鼎沸的兴安岭工地一度陷入沉寂。而复工之后的隧道工程将注定成为整个中东铁路的最大难关。数以千计的工人会聚在工地上,除了俄国技术人员之外,绝大多数是中国工人。这片封禁三百余年、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很快出现了新的村落、集市、还有俄国人的教堂和中国人的庙宇。 为了加快进度,隧道上方开凿了一系列竖井,竖井内部使用了电动升降机。在已经完工的隧道内,窄轨火车成为运输工具。由于缺乏开凿和衬砌隧道的熟练技工,铁路工程局从意大利雇佣了五百名专业石匠。他们日夜兼程,从万里之外阳光明媚的亚平宁半岛一头钻进了大清国北方滴水成冰的群山之中。 1903年7月13日,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尤戈维奇通电全路,宣布中东铁路工程全线竣工。同时将全路移交中东铁路管理局正式营业。这时,哈尔滨的大直街上,一座崭新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大楼也即将竣工。 但那条穿越兴安岭的隧道因为施工难度超出了人们最初的预想,仍然没有完工。替代它的是一条Z字形越岭线。由于坡度太大,在这条临时线路上每辆机车只能牵引五截货车,每天运行三个往返。这种情况延续了整整一年。 采访:李述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这枚铜牌,是1903年中东铁路公司制作发行的一个兴安隧道的纪念牌,我们看到牌上有一个沙皇,右手拿着一个双头鹰的俄罗斯盾,左手把着的是一幅兴安隧道的地图。它的背面写的是中东铁路公司制作。下面写的是,鲍恰罗夫就是当年中东铁路第四工段的总负责人。这个牌是中东铁路发行的。 今天,经过这条通道的列车夜以继日,川流不息。每当机车开进隧道口之前,两侧巨大的碉堡总会迎面而来,它如同一把巨锁扼守着这个铁路干线上的咽喉。 在1903年的照片上就已经出现了他的影子,虽然废弃多年,这些碉堡完整的内部空间仍然令人惊叹。当时的一些钢轨被就地取材,作为建筑物里纵横的梁架。擦去锈迹,中东铁路的俄语缩写和每条钢轨的产地和年代依然清晰可辨。外面,是大兴安岭一成不变的漫长寒冬和转瞬即逝的春去秋来。从这里俯瞰,铁轨的线条竟变得柔软,就连偶尔风驰电掣的巨大列车也显得温顺了。毫无疑问,当时俄国人修建这些堡垒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 山雨欲来的1903年,已是千疮百孔的大清国又一次闻到了火药味儿。随着纵横中国东北连接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的建成,沙皇开始公开讨论“满洲最后归并俄国”的问题。此时,当年在东北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中东铁路护路队早已扩充为外阿穆尔军区。下辖五十五个步兵连,五十五个骑兵连,六个炮兵连和二十五个教导队,总兵力两万五千人,控制着整个中东铁路沿线,由沙俄财政大臣维特直接指挥。 1903年5月。俄国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巡视远东访问日本。经停满洲里、博客图,并在哈尔滨受到大清吉林将军的隆重迎接。中途他还曾下车视察正在奋力凿进的兴安岭隧道。而他将此行的终点定在了旅顺和大连。 与此同时,俄国照会清政府的外务部,提出在东三省开商埠、设领事,须事先征得俄国的同意。沙皇尼古拉二世扬言“不能从满洲撤出军队”,而且要“在满洲集结军队”。随后,他批准了俄国臣民迁入中国东北中东铁路沿线附属地永久居住。 (字幕) 夫俄国对于北满洲之侵略,尚用柔滑浸润之术。其对于南满洲,则纯出强暴横夺之策。不顾逼日本返还辽东之口实,不辞开瓜分中国之端绪,维依鲸吞之欲望。将囊括满洲为己有物。而我国羸弱无力,拒寇不能,惟有束手以待其宰割。这是《中国近时外交史》上的一段悲愤陈词。 一时间,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横行,触痛了列强之间相互默契共同瓜分中国的敏感神经。反应最激烈的正是曾在俄法德三国的干涉之下,被迫将辽东半岛以赎回的方式还给中国的日本。   采访:段光达 黑龙江大学教授 我们知道俄国人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始在远东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权益,同时俄国人在远东的势力也开始显得羽翼丰满。那么这个时候呢,日本人除了他自身的发展之外,谋求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各种权益之外,他有一个朋友,就是英国人。英日同盟开始日渐完善,英国人开始不断地帮助日本人来对抗俄国人,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远东地区就形成了两大势力派别,一个是俄德法,就是俄国、法国、德国。一个是日本、英国、美国。 采访:步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来到中国,就把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分得差不多了。美国后发展起来的,当美国想来的时候,已经发现这么多的重要地方都被人家占了。它想和人家抢,那就发生战争,那是不现实的。怎么办,所以美国提出了一个办法,叫门户开放。什么意思呢,中国的门户向列强向大家都开放,不要这个地方光对英国,这个地方光对俄国,向大家一样都开放,而且中国答应你的利益我也可以享用,答应我的利益你也可以享用,这叫利益均沾,有好处大家享。 很快,俄国人听到了从大洋彼岸传来的抗议声。美国指责俄国违背了“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原则,并站在了与俄国剑拔弩张的日本一边。 1903年8月29日,沙皇尼古拉二世突然下令免去了财政大臣维特的职务,任命其为大臣会议主席,取消了这位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及中东铁路建设过程中居功至伟的重要人物干预远东事务的实权。这意味着战争将被提上日程。此时,隔海相望的日本参谋本部已经制定完毕对俄作战的计划。12月30 日,在日本的警告之下,清政府竟然电告各省,如日俄开战,中国将严守“局外中立”。 1903年的岁末,战争的阴云飘向东北大地。也是在这年,一位中国妇女陪同身为外交官的丈夫从日本经刚刚通车的中东铁路去往俄罗斯,路过了正在建设之中的哈尔滨。 (字幕) 俄公司即占香坊为起点,初意亦就香坊经营都会。乃续见冈地爽垲,濒江而不患水,尤占优势,于是于冈建都会。今划入界内者一百三十二方华里,已建石屋三百所,尚兴筑不已,盖将以为东方之彼得堡也。哈尔滨左近,扼满蒙之正中,濒松江之大水,洵为无上之要区。   ——钱单世厘《癸卯旅行记》 这是一位生活在二十世纪初的知识女性留下的一段关于哈尔滨的珍贵文字。她的《癸卯旅行记》被后人定义为启蒙时期的中国女子对西方社会文化的观察。在惊讶于大清国北方一座东方之彼得堡横空出世的同时,她内心的忧愤之情也溢于言表。 1904年1月7日,七千俄军进驻旅顺口,日本与俄国紧绷的神经终于在这一刻迸裂。2月4日,日本决定中断谈判,与俄国断交。几天之后,日本海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停泊在旅顺口和仁川的俄国军舰,率先挑起了一场罪恶的争霸战争。 1904年2月10日。日本正式对俄国宣战。这一天,一辆满载南下俄军的专列强行驶过了尚未最终完工的中东铁路兴安岭隧道,直扑战场而去。列车在经过尚未最终夯实基础的螺旋形展线时险些倾覆。这似乎为即将开战的俄国人带来了某种不祥的征兆。 但是战争却为哈尔滨带来了滚滚人潮。这座正大兴土木的铁路枢纽城市,顺理成章地成为日俄战争中俄军的大后方。在寒风刺骨的 圣尼古拉大教堂广场上,举行了俄军的出征仪式。那座散发着松木清香的大教堂聆听着许多年轻士兵的最后祷告。俄国先后九次征兵一百二十多万人投入战场。最终,数以万计的俄国士兵葬身他乡。前线的大量伤员,也被中东铁路源源不断地运至沿线的各个医院,规模最大的是哈尔滨中东铁路中央医院。 随着战事迫近,中东铁路全路宣布戒严,铁路运输完全处于军事指挥之下。铁路管理局内设立军运办公室,并规定军事运行图。外阿穆尔军区铁道旅被划归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直接指挥。这位从前的远东地区乌苏里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上校,也将在哈尔滨走向自己人生的巅峰。 1904年4月,六名化装成中国人的日本特工潜入中东铁路西线,企图炸毁富拉尔基附近的嫩江铁路大桥。行动失败之后,横川省三、冲祯介被押解到哈尔滨,俄国军事法庭将他们在王兆屯枪决。 后方处决日本特工的枪声并不能阻止俄军正面战场的溃败。不久,日军从朝鲜横渡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5月1日,日本攻占九连城,5月6日占领凤凰城,5月10 日,旅顺口被日军包围,中东铁路南支线与旅顺口交通断绝。5月16 日,日本进攻金州城。5月17 日。两军在大连展开激战。30日,大连被日军占领。 1897年,当俄国人准备将铁路从哈尔滨铺到渤海边时,勘测队来到这个叫作青泥洼的地方,俄国人将此地改叫大连,俄语的意思是远方。 数年之后,大连有了规划整齐的街道,蒸汽压路机在不断地修整着高低不平的道路。很快这里还有了市政厅、公共花园、气象站、学校、宾馆、银行、俱乐部、发电站以及墓地。 除铁路之外,港口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从一百多年前的照片上,还可以清楚地辨认出当时预制混凝土的场地、仓库和吊装设备、不间断生产的石灰厂、以及为工厂运送木材的马车。 1904年,俄国人丢掉了大连。但战争至此仍未结束,日本人的下一个目标是中东铁路南部支线的终点站旅顺口。 当时的旅顺口,是俄国远东总督府所在地。坐镇此地的沙俄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海军上将可以从容地登上鹌鹑山,俯瞰这个从大清国强行租借来的重要军港。视线所及,是连绵的要塞和正在组装军舰的巨大船台。除了车站、教堂、银行之外,驻扎重兵的营房和连绵不断的军事设施使这里的气氛与众不同。 步步紧逼的日军与困守旅顺的俄军展开殊死决战。最终,在这场围困战中日军以十四万对俄军二十三万取胜。至关重要的二零三高地争夺战一役,日军便战死包括统帅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在内的五千多人。当时的战场记录显示,攻下二零三高地时,山顶俄军几无一人存活。 血雨腥风的1904年,将中国东北南部的千里沃野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但在战场的后方,哈尔滨,这个因战争的到来而全速运转的铁路之城,正不断接纳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滚滚资源,历史的灾难与机遇同时降临。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纪录片《中东铁路》3

中东铁路 1905-1917,详情请见CCTV9纪录片频道《特别呈现》2013年1月30日《中东铁路》纪录片第三集 视频地址 这是公元1 …

纪录片《中东铁路》1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参加了加冕典礼。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之下,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 …

日本夺取中东铁路始末

文/图 郑琦 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修建和经营的一条“丁”字型的铁路。中东铁路干线从满洲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