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张翔得眼中的老建筑-凝固的音乐,流动的史诗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流动的史诗。多民族的集居,多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哈尔滨美轮美奂的的建筑艺术。巴洛克、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现代建筑、中国古典、伊斯兰建筑等中西方各种建筑流派在哈尔滨竞相绽放、争奇斗艳。一条千米百年中央大街,就几近浓缩了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筑,被各地的旅游者成为“建筑艺术博物馆”也确不为过。

一座建筑不仅对居住其间的人是有话语的,对周围的建筑也是有话语的。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建筑,与整个城市、国家的建筑构成了一个场域。

而这个物理的场域又与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制度性场域密切相关。建筑的物理空间和隐形的秩序空间有何关联,两者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张翔得认为,公民建筑将催生更多的公共生活,推动更多领域公共空间的打开。

张翔得作品《斜阳送暖》

张翔得作品《斜阳送暖》

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美自然风光的象征。但朋友们可曾知道,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同样迷人。

哈尔滨注定是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而其建筑艺术更是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舶来文化。因为远离中原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思想及观念上较少束缚,因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以说哈尔滨在被动开放的状态下,广泛吸收了西欧、俄罗斯、日本的建筑文化,才逐步行程了今天色彩纷呈、丰富的建筑风格。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历史,哈尔滨的建筑才会带有如此浓郁的异国情调。

哈尔滨素有众多雅号,“东方莫斯科”既是其一。漫步在哈尔滨街头,你会为不是跃入眼帘的精巧的建筑所吸引。极具俄罗斯风韵的建筑,主要有木结构及砖构的教堂、住宅及小餐厅。

即使没到过哈尔滨的人想必也听说过“喇嘛台”,它是建于1899年的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今天的博物馆广场。这座木构井干式帐篷顶叫嚷堪称“东方莫斯科”的象征。可惜的是“十年动乱”中已被拆除,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另一座体现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是圣˙索非亚大教堂。整个建筑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央耸立的巨大而饱满的洋葱头造型的穹顶,它坐落与16面体的鼓座之上,成为四翼校长彭尖顶的统率。这座教堂精致的砖砌技艺与严谨而完美的拜占庭风貌,成为“东方莫斯科”的又一标志。

哈尔滨的另一个雅号——“东方小巴黎”,哈尔滨不仅有各种法国古典复兴、折衷主义建筑,而且20世纪初流行全世界的“新艺术”风格,在哈尔滨建筑中更有成熟的体现,其高超的建筑艺术丝毫不逊于同时期的法国建筑,正因为如此,哈尔滨才会有如此美誉。

无论是早期的画作,还是正在探索中的老建筑系列画,张翔得的画作始终没有离开他生活的这座城市。故乡的绮丽美景深嵌在他的记忆中。城市的喧啸与宁静,教堂的晨曦与钟声、江畔的落日与晚霞,这独特的景色感染着他。每当我徜徉在这里感受着它的美景,他总有一种想表现它的欲望。

进入20世界90年代以后,一座座星级饭店、办公楼等陆续耸立在松花江边、闹市区内,为城市天际线增添了丰富地韵律,此时哈尔滨所洋溢地是国际大都市地现代气息,市近代浓郁地西方建筑风格地延续。

随着历史的研磨,一些建筑已不复存在,除了给世人留下遗憾,也警示后人要珍惜历史、保护历史、铭记历史。张翔得用画笔,身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用独到的笔触记录下了哈尔滨的一大批知名保护建筑,希望用这种形式来记录和保留历史,昭示后人。

在张翔得的城市水彩画作品中,哈尔滨这座多元城市中的建筑精品的魅力得到了再次的印证。 透过张翔得的一幅幅水彩画,我们仿佛又看到历史天空的漫天飞雪,耳边又回想起百年老街上的铜马车的蹄声……

陈文

《增值空间》执行制片人。制作人物专题片、艺术家纪录片,合作热线:15104688236,艺术品收藏热线:15104688239

相关推荐

2 条评论

  1. 哈尔滨的建筑,总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这里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值得我们付出最大努力去珍视和保护

    • 刘东明

      是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