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长镜头】米沙大叔和他的露西亚

本文原载于黑龙江广播电视报微信公众号(ID:hljgdb1980)

编者按:说起哈尔滨的露西亚西餐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去过那里的客人都忍不住猜测:“这家厨师是从俄罗斯请的吗?不然俄餐怎么这么正宗?”事实上,露西亚的厨师都是中国人,他们的老师是露西亚的老板胡泓。胡泓是位中俄混血儿,妈妈是俄罗斯人,爸爸是中国人。

1-webp

露西亚中央大街店

2-webp

米沙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道街的露西亚节日花园餐厅,记者见到了胡泓,一位闭口不言像中国人、咧嘴一笑像俄罗斯人的可爱大叔。他告诉本报记者:“在我中央大街的店里还挂着一张你们的报纸,采访香港导演许鞍华,他说哈尔滨最让他难忘的地方就是露西亚西餐厅。”事实上,这也是很多来哈尔滨的外地游客的共同感受,有了露西亚,他们对哈尔滨的各种俄罗斯风情的向往,都有了安放的地方。胡泓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所有装饰,从楼梯到墙壁,从家具到油画,都是他自己亲自画图设计的,他指着天棚上木雕的字母“H”说,那是他的名字。胡泓这个名字其实是他文革时后改的,他的原名中西合璧却毫不拗口:胡米沙。那么露西亚是谁呢?不是他的祖母,也不是他的初恋,而是“俄罗斯”的俄语音译。伴着露西亚缓缓流淌的歌声,米沙无限神往地怀念童年:“那时候,感觉生活是一件很美的事儿。”

童年米沙

在中央大街店里,来客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古朴的壁炉,上面挂着一幅很大的油画,一个俄罗斯少女在安静地看书。米沙说这幅画画于1906年,是哈尔滨现存最早的俄罗斯油画。而画中人,便是米沙的太姥姥。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0岁的米沙姥姥逃亡来到哈尔滨。米沙说祖辈的事情他们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姥爷来一面坡是因为修中东铁路。两个俄国青年就这样在哈尔滨相识相爱,婚后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便是米沙的妈妈。米沙的爸爸是水电工程师,曾被国家选派到苏联留学,同批的留学生还有李鹏、李铁映等人。回国后,米沙的父亲曾为苏联红军当翻译,有一次他被带到俄侨家里做客,结果,年轻的中国工程师对俄侨家里的美丽女儿一见钟情……刚开始,米沙姥姥姥爷都不赞成女儿嫁给中国人,米沙妈妈自己也很犹豫,可是米沙爸爸非常执著,终于迎娶到了心上人。

小时候的米沙

3-webp

米沙生于1951年,他还有两个姐姐,一家人住在建民街6号,在现在的南岗松雷商厦后身。那幢楼里住的都是外侨,一层两户,每家都120平方米大小,米沙家楼下住着一户波兰人,对门是房东,也是俄侨。童年的米沙不会说汉语,玩伴都是一栋楼里的俄侨后代。“邻居们都相处得特别好,大家都非常有修养。5岁时米沙该上小学了。当时哈尔滨有四所苏联小学,父母还带着米沙去考察了一番,小米沙坐在板凳上看着学生们表演节目,挺喜欢那个学校。可是最终父母还是决定送他去中国的小学。一是希望他学中文,二是考虑到苏联小学的升学空间比较小。米沙并不掩饰最初走出外侨楼时,对“外面世界”的恐惧和反感。七八岁的年纪正是顽皮捣蛋的时候,米沙与众不同的长相让他总受欺负。“刚开始他们就是好奇,觉得我是个异类,试探着接近,然后骗我的好吃的,伺机打我一下就跑,骂我是‘二毛子’。当时有个大孩子,天天在门口劫我,尤其喜欢当着女生的面揍我。”可是米沙无疑是优秀的,是当时少年宫里的童星,还是有很多女孩关注他。

当时并不是每一个俄侨家庭都像米沙家里那么富裕。当时有个俄侨朋友叫卓娅,是俄国贵族的后代,跟中国丈夫离婚后带着两个女儿生活非常不易。有时候她们来米沙家里吃饭,两个小姑娘的状态让米沙非常吃惊:“饿得跟小狼崽似的,会把肉骨头的筋膜都刮得干干净净,真正只剩下一块骨头。”卓娅的小女儿叫柳芭,长得极其美丽。有一次米沙去卓娅家里玩,发现她们家墙上不知被谁写了一句“一颗爱妹的心”,当时米沙就感觉很不对劲,接着看见一个特别“二流子”的小青年从卓娅家里走出来。他忍不住提醒卓娅:“这个人是谁呀?”可是卓娅说那个小青年人很好,总是保护她们母女。不久之后,米沙听说年仅十几岁的柳芭生孩子了,孩子的爸爸被公安局抓了起来。他脑海中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那个小青年。“孩子父亲到底是谁不是重点,重点是由此你就可以想象当时哈尔滨俄侨的生存状态,他们就是这样被信任的人欺骗。” 最后卓娅住不下去了,只好带着一双女儿搬家了。

“小木匠”米沙

少年时代的米沙有过很多美好的理想,当小提琴家,当火箭设计师,可是文革的爆发改变了一切。 “那天也没什么特别啊,我爸正常去上班,然后就再也没回来。没什么可说的。”米沙轻描淡写,眼睛里却有一种被深深伤害的怨恨,即使岁月过了这么多年也依然无法释然。因为曾经去苏联留学,因为娶了个苏联老婆,米沙的父亲——这位抗联烈士的后代被打成了“苏修特务”,被关进了友谊路上的“哈尔滨市第一模范监狱”,这里也曾关押过陈雷、溥仪等“政治犯”。“不让家人去探视,我们给父亲送去牙膏,都被他们铰开,怕我们往里面藏信。”直到父亲病死在监狱,米沙一家都没有机会见他。红卫兵闯进家门,带走了漂亮的苏联收音机,“那种感觉不是难过,是恐惧。”艰难的家境让米沙放下了小提琴和画笔,干起了木匠活。不能不说米沙真的是聪明绝顶,没过多久他就考下了五级木工。15岁的小木匠第一次出山,说好的工钱五块,从早上6时一直干到晚上12时,柜子做得很漂亮,最后却只拿到了三块钱。接下来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再一次把米沙推进了时代洪流中:黑龙江的852农场,多了一个高鼻梁、卷头发的下乡青年。著名作家贾宏图在《我们的故事》里,开篇便这样评价米沙:“我所认识的知青朋友中,可能胡泓是最有才华的。要说他是一个天才,一点不过分。”米沙从小师从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日本人佐藤康正学习小提琴,一年时间便达到了别人学三年的水平,后来米沙学油画、学声乐,样样都很出色,混血的基因优势,在米沙身上毕现无遗。可也是因为血统问题,米沙几次考文工团政审都没合格。“我在农场教的学生都考上了,我自己就去不了。”直到1971年父亲平反,他才被兰州军区文工团正式录取。

改革开放以后,米沙回到了故乡哈尔滨,传奇般又捡起了“木匠活”,做家具、搞装修,他的才华依然让人无法忽视。火车站前的别致小亭子、玉泉俄风浓郁的狩猎场,总是让人过目难忘。他的作品更是打动了一位日本客人,在对方的多次邀请下,1988年,米沙带着妻女东渡扶桑。在日本,米沙很快便小有名气。在长崎、神户、横滨都有他设计的建筑。甚至连他的业余爱好——雕塑都成了一种时髦:很多日本名人以请中国的胡先生为自己雕像为荣。

老板米沙

2000年,米沙回国了。他希望能够为故乡设计几座漂亮的建筑。可是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却屡屡碰壁。苦闷无奈中,他在中央大街开了一家露西亚餐厅。没有刻意的宣传,露西亚便在食客中有了名气。老家具、老乐器、老图书、老菜式,总能让人感到这是一家有故事的餐厅。

事实上,露西亚的故事依然在继续。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小时里:一个年轻人来餐厅“踩点”,准备在这里向女友求婚;一位电视台编导来约他拍摄,庆祝哈尔滨解放70周年,因为米沙的爷爷是抗联烈士;一个黑大俄语专业的女孩来找米沙,她今年刚刚考上本系的研究生,是米沙的忘年交;一个澳大利亚的年轻人来找米沙,他的母亲多年以前出生在哈尔滨,这一次他回到母亲的故乡,请米沙帮他寻找母亲当年生活的小村庄……

米沙说文革之后,有一批哈尔滨俄侨移民去了澳大利亚。知道有米沙在,露西亚便成为很多外侨回哈寻根的第一站。这群金发碧眼的“外国老乡”,操着已经有些生硬的汉语,表达着令人感动的乡情:“米沙,你知道,澳大利亚的飞机不好,我的心脏病都要犯了。回到北京,换成中国的飞机,开得稳,我的心踏实了!”米沙感慨地说:“在哈尔滨的最后一天你猜他们做了什么?去松花江边捡垃圾,把各种塑料瓶、零食袋都扔到垃圾桶,然后才上飞机回澳大利亚。这里是他们的故乡,他们爱这个城市,希望它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

很多外国的领事、将领来过露西亚之后,都流连忘返。通过法国、日本、香港、台湾的电视台的报道,五湖四海的游客都知道了哈尔滨有一家露西亚。在餐厅自办的《露西亚小报》上,米沙在前言中写道:“希望大家能更完整、准确地了解哈尔滨”。现在,65岁的米沙依然很忙碌,为俄侨文学系列画封面、写反映哈尔滨俄侨生活的小说,还有心爱的木雕绝活一直也没扔……米沙大叔,别总说自己此生一事无成,这种说法,所有的哈尔滨人都不会同意。

王静

曾从事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制作十几年,现为黑龙江广播电视报记者。联系方式:122397565@qq.com

相关推荐

玛拉的国际家庭

文/曾一智  原文发表于《黑龙江日报》 2000年12月7日 1936年,玛拉的曾外祖父吉尔什·奥尼库尔(前排左一)和曾外祖母切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